黃秀萍
(福建省閩清縣云龍鄉(xiāng)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 350803)
?
一年生實生橄欖苗繁育技術
黃秀萍
(福建省閩清縣云龍鄉(xiāng)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 350803)
培育優(yōu)質橄欖苗是橄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基礎。該文從種子采集、處理、播種、移植、培育、出苗等方面介紹一年生實生橄欖苗繁育技術。
橄欖;一年生實生苗;繁育技術
橄欖為福建閩清三寶(橄欖、糟菜、粉干)中第一寶,也是閩清縣重點扶持發(fā)展的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其栽培歷史悠久,效益明顯。據(jù)初步統(tǒng)計,閩清縣現(xiàn)有種植橄欖面積約2667 hm2,產(chǎn)量1.8萬t,產(chǎn)值超過2億元,通過保鮮、加工還可增加附加值3億元。閩清縣地處閩江流域,獨特的自然氣候,產(chǎn)出的橄欖也獨具風味,近年主推的檀香橄欖、小個子甜欖等優(yōu)良品種鮮食具有碰牙即碎,清香四溢,且具有清熱、解毒、利咽、生津、止瀉等功效,深受消費者青睞。被稱為“福果”的閩清橄欖暢銷廣東、上海等大中城市,遠銷東南亞地區(qū)。為發(fā)展壯大橄欖優(yōu)勢產(chǎn)業(yè),云龍鄉(xiāng)充分發(fā)揮資源、技術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一年生實生橄欖苗繁育。據(jù)統(tǒng)計,2016年閩清縣云龍鄉(xiāng)出圃優(yōu)質一年生實生橄欖苗53.5萬株,平均每株單價3.5元,銷售值近200萬元,同時帶動發(fā)展1334 hm2大田橄欖生產(chǎn)。因此,發(fā)展橄欖苗繁育項目具有顯著的社會與經(jīng)濟效益,已成為當?shù)毓r(nóng)增收致富的短平快項目?,F(xiàn)將橄欖苗繁育技術總結如下,供廣大橄欖種植戶參考。
1.1 母樹選擇
優(yōu)良成年母樹應經(jīng)過3~5年的跟蹤觀察記載,具有穩(wěn)定的優(yōu)良特性,包括具有植株健壯、株型呈傘狀、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性好、大小年現(xiàn)象不明顯、抗病蟲、耐低溫霜凍、果實外觀和食用品質佳等特性。
1.2 種果采收
一般在初霜前立冬后,選擇經(jīng)前期篩選標識的母樹上的果實采摘,采果范圍在樹冠外圍中上部,大小一致、無病蟲為害、充分成熟的果實[1]。
2.1 種子取核
采取堆漚自然腐爛脫肉取核法,將采摘后的果實鋪成厚55~60 cm,在上面鋪蓋1層2.0~3.0 cm稻草保溫防蟲,讓其自然腐爛,每隔1周左右翻動1次,剔出已腐爛的果實,取核洗凈晾干后進行層積處理,一般進行2、3次即可。
2.2 種子層積
橄欖種子必須通過層積處理才能完成后熟階段。層積處理應選擇在具備避風陰涼、清潔干凈的水泥地室內(nèi)進行,先在水泥地上鋪1層約3 cm厚的干濕適度的干凈細河沙(標準:手捏成團,松開沙子自行散開),然后鋪1層橄欖種核,厚約10 cm,再鋪1層2 cm細沙,再鋪1層10 cm橄欖種核,如此相間堆積4、5層。層積過程要注意噴水,保持沙含水量40%左右,如果沙過干應及時篩出種核重新層積。一般層積55 d,層積處理過程直接影響種子發(fā)芽率、出苗率和芽整齊度與粗壯度,因此要注意觀察,做好通風、補水和保溫等管理。
3.1 苗圃地選擇
苗圃地應選擇在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水旱輪作地或菜園地。
3.2 苗床準備
前作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雜草與前作殘株,開好排水溝,播種前25 d進行深翻曬土,耕深30 cm,播種前5~7 d耙碎土塊,耕翻耙細,按畦寬100~120 cm、溝深25~30 cm、溝寬30~35 cm的規(guī)格整畦做苗床,苗床表土用濕潤的砂壤土或壤土,整平后用木板稍壓平,蓋上塑料薄膜待播。
3.3 適期播種
2月中旬取層積好的種子,用55℃左右的熱水浸30 s,再用冷水浸泡2、3 h,然后把種子均勻撒播在苗床上,每平方米播種量500~600 g,用腐熟過篩農(nóng)家肥與砂壤土或壤土按1∶4比例充分混勻后進行蓋種,厚度2 cm左右,再用竹片搭拱架蓋薄膜保溫保濕催芽,膜四周用土蓋緊壓實。
3.4 幼苗管理
一般從播種到出苗需要45~50 d,當?shù)卣T?月上旬出苗,這期間管理重點是保持土壤濕潤,保證發(fā)芽需要的正常水分,4月中旬若遇連續(xù)晴天高溫,應在中午前揭去薄膜降溫,并在傍晚時對偏干的苗畦先澆水再覆蓋薄膜,以利發(fā)芽。4月下旬,隨著氣溫的升高可逐漸揭去薄膜,防止高溫燒苗;較大的降雨來臨之前,應及時覆蓋薄膜,防止大雨沖刷幼苗造成損失。出苗后繼續(xù)保持土壤濕潤,早晚觀察幼苗,發(fā)現(xiàn)地老虎等地下害蟲或老鼠為害,可用58%樂施本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微乳劑1500倍液噴濕畦土防地下害蟲;用0.005%溴敵隆麥粒毒餌毒殺老鼠。
4.1 苗地準備
移栽前30 d,按畦帶溝寬1.7 m、 畦面寬1.2 m,溝寬、深各30 cm規(guī)格進行整畦。
4.2 營養(yǎng)土配制
耕翻耙細苗圃地表土深8 cm左右,每667 m2用腐熟過篩土雜肥或農(nóng)家肥1000~1250 kg、過磷酸鈣150 kg、生石灰50~75 kg均勻撒施畦面,后翻耙入土,讓肥土充分混合均勻,并沿畦的方向攏土,以便于裝袋,一般采用邊配土邊裝袋的方式,每667 m2可裝1.45萬~1.50萬袋。
4.3 裝袋整畦
營養(yǎng)袋選擇厚度0.2 mm、直徑10 cm、高20 cm的塑料薄膜營養(yǎng)袋,裝土前分別在離袋底和袋口2 cm處各鉆2個直徑1 cm的小孔,以利于排灌水。每袋裝營養(yǎng)土1 kg左右,排袋以每排10袋緊密相靠,兩排互相依靠為1行,行距30 cm,行與行之間用一般土壤填充成畦,畦的兩旁培土成畦。
4.4 幼苗移植
出苗后20 d左右,苗心葉剛展開時為最佳移植期,一般在5月初進行。移植時宜選擇陰天或晴天傍晚起苗移植,為了減少苗根損失,移植前半小時將水灌透苗畦表層土,待根部土壤充分松透后再起苗。由于1粒橄欖種子可陸續(xù)出苗1~3株,可選擇長勢一致的進行移植,移植時用一小尖木棒在營養(yǎng)袋中央打洞,然后豎直放入小苗根系,將入洞的營養(yǎng)土稍用力壓實,讓土壤與根系緊密接觸。種后澆透定根水以利于成活。
5.1 水分管理
橄欖苗既不耐干旱又怕澇,特別是營養(yǎng)袋苗更怕旱又怕澇,要及時澆水補充水分。但遇到多雨天氣要注意排水,否則易引起苗根頸枯萎、爛根,甚至死亡。
5.2 及時補苗
移植后3~5 d應勤觀察移植成活情況,發(fā)現(xiàn)缺苗應及時補苗,且澆好定根水。
5.3 科學施肥
一般施肥分3次進行,第1次在移植后30~35 d,每667 m2用48%三元復合肥15 kg兌水1500 kg澆施;第2次在苗高25~30 cm時,每667 m2用48%三元復合肥20 kg兌水1500 kg澆施;第3次在苗高35~40 cm時,每667 m2用48%三元復合肥20 kg兌水1500 kg澆施;結合病蟲防治用20%多元葉面肥500倍液根外追肥。
5.4 適時除草
移栽30 d后開始除草,當發(fā)現(xiàn)畦面有雜草應及時拔除或用鋤頭淺中耕除草,一般進行3、4次。
5.5 摘心控長
當苗高55~60 cm時,及時摘除頂端生長點幼芽,促進苗壯、苗粗。
5.6 嚴防病蟲
為害橄欖苗期的病蟲害主要有白絹病、炭疽病、介殼蟲、白粉虱、蚜蟲等。
可用20%根腐寧可濕性粉劑或5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澆灌防治白絹病,可用20%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可用58%阿維礦物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介殼蟲,可用1.8%阿維菌素加5%啶蟲脒乳油1500倍液防治白粉虱、蚜蟲。
5.7 防凍害管理
橄欖苗期怕霜凍,閩清縣一般在農(nóng)歷10月份就要做好防凍工作。在苗圃畦的兩邊每隔1 m立1根木樁,樁上用木頭或毛竹連接搭建保溫棚支架,同時在畦的頭尾木樁上橫著綁上竹竿,然后沿著搭好的架子及畦四周蓋上黑色的遮陽膜,以通氣保溫。如果遇到極端低溫天氣,則在畦的四周及棚頂加蓋稻草防霜凍,并灌溝水防止根系凍害。霜期結束后拆除遮蓋物,次年3月中旬即可陸續(xù)起苗出圃。
6.1 規(guī)格苗標準
根系發(fā)達,植株健壯,葉片濃綠,芽眼飽滿,無病蟲為害,苗高60~75 cm,莖粗7.5 mm以上。
6.2 起苗出圃
選擇陰天或晴天早晚起苗,用鋤頭刨開畦頭和行間土,逐一取出,注意不要破壞營養(yǎng)袋。之后按規(guī)格大小分類裝箱銷售。
[1]許長同,余德生,賴澄清.橄欖栽培(第一版)[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林玲娜)
Propagation technology for one-year-old olive seedling sprouts
HUANG Xiu-ping
(YunlongTownAgriculturalServiceCenterofMinqingCounty,FujianProvince350803)
High-quality seedling cultivation is the foundation for ol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propagation technology for one-year-old olive seedling sprouts was summarized in this study, including seed collection, treatment, sowing, transplanting, cultivation, emergence, etc.
Olive; one-year-old seedling sprouts; propagation technology
2017-02-18
黃秀萍,女,1974年生,農(nóng)藝師。
10.13651/j.cnki.fjnykj.2017.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