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思源,蔣 慧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清償規(guī)則的解析
賈思源,蔣 慧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在夫妻共同債務的承擔方式上,我國目前呈現(xiàn)出側重保護第三人利益的同時,也對非舉債配偶的合法利益進行保護,這使得婚內個人債務與夫妻共同債務呈現(xiàn)出逐漸分離的狀態(tài)。本文通過對夫妻一方與第三人形成合法債務,將婚內個人債務轉變?yōu)榉蚱薰餐瑐鶆眨瑥亩室鈸p害非舉債配偶合法利益的情況展開討論,進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非舉債配偶;債務轉移;婚內財產(chǎn)夫妻約定協(xié)議制度
婚姻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的清償規(guī)則在不同階段呈現(xiàn)出了不同特點。
第一階段:存在兩種主要的觀點,一種是在肯定夫妻共同債務的前提下,將特殊情況認定為個人債務;另一種則是以個人債務為主,夫妻共同債務例外。我國立法采用的是第一種觀點。第二階段:如果收入推定為婚內財產(chǎn),那么為了增加收入所產(chǎn)生的債務就是共同債務,不討論收入是否用在共同生活。[1]第三階段:是否將債務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重點在于債務是否為了婚內共同生活而產(chǎn)生,不在于夫妻是否合意。[2]第四階段:不同階段夫妻債務的認定有不同標準,具體規(guī)定了夫妻共同財產(chǎn)制和分別財產(chǎn)制以及婚內財產(chǎn)約定、債務償還原則,[3]隨之衍生出積極財產(chǎn)、消極財產(chǎn)的區(qū)分和家事代理權。[4]第五階段:在肯定共同債務的前提下有了除外的規(guī)定,但是明顯側重于保護交易安全。[5]第六階段:通過補充規(guī)定發(fā)生夫妻一方的虛構債務和非法債務的情況,另一方配偶不用清償。[6]可以看出對于交易的保護已經(jīng)不是全都保護的局面,而是出現(xiàn)了依照具體情況區(qū)別對待的趨勢。
筆者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下文簡稱為婚姻法解釋二)的補充規(guī)定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之前的不足,但是僅對虛構債務和違法犯罪的債務進行規(guī)定仍不夠。全國各地曝出多起夫妻一方“被”巨額負債的案例。面對一方在婚內瘋狂舉債并跑路的情況,非舉債配偶不僅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還要面對成為“老賴”的風險。[7]對于在離婚前隱瞞自己配偶舉債的情況,更是故意讓非舉債配偶負債而債務人自己變相增加財產(chǎn)。[8]這同時損害了債權人和另一方配偶的合法利益。本文對此展開討論:一方配偶通過與第三人形成合法債務,故意損害非舉債配偶的合法利益。具體要件有:一是一方配偶與第三人形成債務。二是債務為合法債務。三是有夫妻共同債務的表象。四是債務人不能還清債務。五是債務不是因為婚內共同生活而產(chǎn)生。六是債權人請求法院執(zhí)行非舉債配偶的財產(chǎn),包含非舉債配偶的個人財產(chǎn)和婚內共同財產(chǎn)中的個人部分。
這些要件包含了三方主體——債權人、債務人、非舉債配偶。其中有三種關系:第一,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是債權債務關系,涉及到保護交易安全。第二,債務人和非舉債配偶是合法的夫妻關系,涉及到婚內個人債務和婚內共同債務的劃分。第三,債權人和非舉債配偶是否形成債權債務關系,涉及到公平正義的倫理分析。筆者重點對第三種關系進行解讀并展開討論。
益的理論探討
(一)從民事交易角度談理論內涵
1.秩序 在秩序層面對市場交易進行保障,重點是為了維護善意交易人的利益。在此債權人是善意的,債務人是惡意的,債務人的配偶并未參與到合同之中。進行比較,債務人的配偶更顯無辜。合同僅僅意味著簽約中雙方當事人之間自愿同意,無論在合同的內容上還是責任的分擔上都不涉及第三人的意愿。因此與債務權人的利益相比,非舉債配偶的利益更值得保護。因為合同本身就存在風險,這是債權人在訂立合同時就應當考慮到的,債權人有避免風險的義務。債務人的行為同時侵害了兩個法益,雖然交易安全和非舉債配偶的合法利益都需要保護,但是維護非舉債配偶的利益,更有利于保障無辜者,可以更好的維護社會秩序。
2.效率 在民事交易中,效率主要體現(xiàn)在為了增加財產(chǎn)的動態(tài)流轉,避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確認交易安全。依據(jù)本文所討論的內容,如果判決債務人的配偶承擔債務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債務人的配偶可以還清債務。雖然債權人和原債務人之間的訴訟消失了,但是增加了原債務人的配偶與原債務人之間的新的訴訟。第二種,債務人的配偶無法還清債務。那么就會形成從之前的一個訴訟變成三個訴訟的局面,債權人與債務人、債權人與債務人的配偶、債務人與債務人的配偶之間的訴訟。而且如果期間債務人有還款能力了,執(zhí)行給債權人還是給債務人的配偶,還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因此,從最初就傾向于保障債務人的配偶的個人合法權益,將更有利于效率的實現(xiàn)。
(二)從公平正義的角度談理論內涵 要理清責任分配,首先要清晰婚姻中的財產(chǎn)關系和身份關系,因為債務人的配偶牽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婚姻關系。在婚姻的屬性中,有財產(chǎn)關系和身份關系,但是這些都不是絕對的義務。在日常中二者無顯然的區(qū)別。隨著社會的生產(chǎn)關系發(fā)達之后,財產(chǎn)關系遂由親屬共同生活關系分離,而顯示出其獨立的存在。[9](P2)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肯定婚姻中夫妻的財產(chǎn)關系和身份關系在特定時候分離,將有助于理清各方關系。
1.公平。在婚姻家庭中男女地位平等,夫妻一方不具有承擔對方個人債務的義務。值得注意的是婚姻家庭法早已融合了人權的觀念,呈現(xiàn)出公法的特征。男女雙方在財產(chǎn)和精神上都不是對方的附屬品,在家庭之外夫妻中的任何一方都有自己的獨立價值。因此,在家庭之中夫妻之間不僅人格地位是平等的,財產(chǎn)地位也是平等的。所以,對債務人配偶的責任認定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才更有利于公平的實現(xiàn)。例如:非舉債配偶是否知情,是否想通過合同得到預期利益。非舉債配偶如果可以證明債務人有將債務轉移給自己的惡意,使債務具有夫妻共同債務的表象,就應當讓債務由債務人自己承擔才更能體現(xiàn)出公平。
2.正義。無論是支持債權人的權益還是債務人的配偶權益都是一種正義,因為他們都具有善意和無過失。但有一點值得注意,債務人的配偶并不在原有的合同交易之中。債務人的配偶被動加入到合同的關系之中,可能對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合同一無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在債權人請求法院執(zhí)行債務人配偶的財產(chǎn)時,責任的分配要傾向于債權人才更能體現(xiàn)正義。
對于一方配偶通過與第三人形成合法債務,來故意損害非舉債配偶的合法利益的情形,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來進行完善。第一種是立法上的完善,第二種是法律制度上的完善。
(一)立法上的完善 筆者認為,可以在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基礎上增加一款,作為該條第四款:夫妻一方通過婚姻來轉嫁與第三人的個人債務,第三人向非舉債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法律制度上的完善 筆者認為,應當設立婚內財產(chǎn)夫妻約定協(xié)議制度。
1.設立原因:第一,這一制度不與現(xiàn)行的財產(chǎn)制度相沖突。從我國現(xiàn)行的夫妻財產(chǎn)的立法形式來劃分,有法定財產(chǎn)制與約定財產(chǎn)制兩種類型。婚內財產(chǎn)夫妻約定協(xié)議制度屬于約定財產(chǎn)制,我國禁止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chǎn)。[10]婚內財產(chǎn)夫妻約定協(xié)議制度,不是分割共同財產(chǎn),而是通過夫妻之間的約定劃分出共同財產(chǎn)與個人財產(chǎn)的范圍。第二,這一協(xié)議可以使約定成為有公信力的依據(jù)。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夫妻一方可以證明已經(jīng)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的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閮蓉敭a(chǎn)夫妻約定協(xié)議制度的設立,既方便法院進行查證屬實,也可以達到法律規(guī)定的明確約定。對于夫妻雙方是否有惡意串通逃避債務的嫌疑,夫妻雙方有無共同對外舉債的合意,夫妻雙方有無分享債務帶來的收益等都可以提供參考。為婚姻存續(xù)期間的共同財產(chǎn)分割請求權,夫妻一方為配偶財產(chǎn)墊付后的還款請求權提供相應的依據(jù)。
2.具體構想:第一,由有公信力的機構來進行公證。如基層法院、公證處、仲裁委員會等機構。第二,約定的范圍,法律已經(jīng)明確規(guī)定的事項不得約定。在夫妻雙方進行約定時,公證機構就要告知雙方當事人,約定不能違反法律,不能違背公序良俗,要在自愿的前提下約定。同時避免夫妻中的一方只承擔收益不承擔責任。第三,約定的內容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和個人財產(chǎn)如何劃分。夫妻間相互報告財產(chǎn)數(shù)額難以實施,但是通過婚內財產(chǎn)夫妻約定協(xié)議制度可以明確共同財產(chǎn)的范圍。雖然婚內財產(chǎn)是一種動態(tài)狀態(tài),夫妻之間互幫互助以及禮尚往來,是不可能精算出自己的份額或者回報率。但是通過這一制度,雙方可以將收入來源進行種類劃分或者比例劃分,而不是具體數(shù)額進行劃分。第四,將約定存檔。具有公信力的機構在組織進行婚內財產(chǎn)夫妻約定協(xié)議之后,立即存檔。如果將來發(fā)生夫妻之間以及夫妻與第三人之間的利益糾葛,可以為其提供相應的參考。
3.優(yōu)勢所在:第一,婚內財產(chǎn)夫妻約定協(xié)議制度,可以維護各方合法利益。一方面,對于夫妻雙方而言既保障了自己的個人財產(chǎn),也不用擔心由于夫妻一方的個人債務而損害自己的利益。如果雙方離婚,可以直接依據(jù)婚內財產(chǎn)夫妻約定協(xié)議來分割財產(chǎn)。另一方面,對于第三人而言發(fā)生債務追償,可以依據(jù)婚內夫妻財產(chǎn)分割制直接對債務人的個人財產(chǎn)和共同財產(chǎn)的債務人個人部分進行追償,方便第三人權利的實現(xiàn)。第二,婚內財產(chǎn)夫妻約定協(xié)議制度,可以對當事人逃避債務起到預防作用。預防債務人利用婚姻來躲避債務,通過證明實際情況與婚內夫妻財產(chǎn)分割制的約定出入較大,來證明債務人有轉移財產(chǎn)的動機。
個人財產(chǎn)是個人權利的保障,不應該輕易剝奪。在現(xiàn)代社會很多個人的權利都是建立在經(jīng)濟基礎之上。筆者認為,雖然非舉債配偶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都需要保護,但是如果存在債務人通過婚姻惡意轉移法律責任,那么就要優(yōu)先保障非舉債配偶的權益。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43條)[Z].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chǎn)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7條)[Z].1993年11月0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17條、第18條、第19條、第41條[Z].1980年9月1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屆第三次會議通過.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7條[Z].2001年12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2次會議通過.
[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4條[Z].2003年12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
[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guī)定[Z].2017年2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0次會議通過.
[7]李英鋒.給夫妻債務規(guī)則打一個“法律補丁”[N].長沙晚報,2016-11-16.
[8]王成艷.檢察日報刊文談“認定夫妻共同債務誤傷無辜”:完善配套法律[EB/OL].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03108_1,2017-01-18.
[9]戴炎輝,戴東雄,戴瑀如.親屬法(修訂版)[M].(臺北)順清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2009.
[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4條[Z],2011年7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9次會議通過.
An Interpretation of Debt Settlement Rules in the Name of One Party of the Marriage
JIA Si-yuan,JIANG Hui
(Law School,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Guangxi,530000)
With 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the joint debt between a couple has become a familiar topic to the public.Under this mechanism,the law place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protecting the interest of the third party,also protects the legitimate interest of the non-borrower of the marriage,which gradually tends to separate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debt and the joint debt within the marriage.However,there is a case in which one party of the marriage purposely damages the interest of the other party by creating legal debts with the third party.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is case and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own point of view and suggestions.
non-borrower of the marriage;debt transfer;conventional system of marital property
D913
A
〔責任編輯 趙曉潔〕
1674-0882(2017)04-0009-03
2017-05-15
廣西民族大學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資助(gxun-chxps201618)
賈思源(1989-),女,山西代縣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訴訟法學;
蔣 慧(1970-),女,廣西全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經(jīng)濟法、民商法、知識產(chǎn)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