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瓊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昆山 215300)
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急救護理中人性化護理干預體會分析
高 瓊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昆山 215300)
目的探討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急救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尋找有效的護理對策和措施。方法 選取我院婦科接受手術(shù)治療的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30例)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急救護理干預,觀察組(30例)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jié)果 與對照組70%的護理滿意度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急救護理中人性化護理,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宮外孕;失血性休克;人性化護理
宮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又稱為異位妊娠,宮外孕破裂出血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該病起病急,病情發(fā)展快,如搶救不及時可危及生命[1]。本次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為我院收治的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對人性化護理干預在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護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現(xiàn)進行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和護理的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所納入對象均行急診手術(shù)治療。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年齡17~48歲,平均年齡30.43歲,兩組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患者入院后,立即觀察和測量患者呼吸、體溫、脈搏、血壓等變化,為患者取休克體位,頭部抬高15度,下肢則抬高30度,以增加患者回心血量,利于血液循環(huán)。同時,做好準備為患者輸液,并注意保暖。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做好詳細記錄并向醫(yī)生匯報。迅速為患者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進行上肢的靜脈穿刺。宮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會因循環(huán)血容不足而發(fā)生外周血管萎陷或彈性變差的情況,這種情況往往會使患者靜脈受壓力影響而穿刺困難,必要時則可采用雙止血帶扎法。若有穿刺困難者,則行靜脈切開,以確保血液、藥物能通過靜脈通道快速進入患者體內(nèi),以及時、快速地為患者實現(xiàn)補液和補充血容量。宮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一定要快速補充其血容量,通過快速輸入晶體液糾正患者休克,在為其補充一定量的晶體液后須立即補充膠體液,以提高患者的膠體滲透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為患者擴容后輸入同型血,同樣可提高患者的膠體滲透壓,對于嚴重休克的患者,要及時為其輸入新鮮血液。最后,給予患者吸氧措施,使氧濃度保持在40%~50%(期間需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對氧濃度進行適當?shù)卣{(diào)整),氧流量為3~4 L/min,以改善患者缺氧狀況促進其體內(nèi)氣體交換。以高流量吸入,保持患者每分鐘吸氧在4~6 L,目的在于增加動脈的血氧含量,緩解患者的心速快和呼吸頻率快的癥狀。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實現(xiàn)。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 21.0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觀察組患者中29例患者對護理滿意,1例對護理不滿意,滿意度為96.70%,對照組患者中共21例患者對護理滿意,9例對護理不滿意,滿意度為70.00%,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P<0.05)。
臨床婦產(chǎn)科中常見的一種危重疾病——失血性休克,其發(fā)病急、病情突然,若是無法得到快速及時的搶救,患者將會有生命危險,因而需要醫(yī)護人員爭分奪秒、動作迅速。當前,
我國宮外孕發(fā)病率在不斷上升,宮外孕失血性休克的發(fā)生率也在不斷升高,因此,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zhì),以確保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能得到及時的搶救十分重要。通過對患者病癥表現(xiàn)進行觀察和評估,準確判斷患者的病情變化并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而將危險情況的發(fā)生降到最低。婦產(chǎn)科護理人員應掌握宮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有關(guān)知識(如發(fā)病機制、癥狀等),并持續(xù)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能夠及時做出相應的搶救措施;同時護理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心理素質(zhì),能默契配合并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搶救,從而提高搶救的成功率[2]。
在對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搶救中,需要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同時做好相關(guān)記錄,幫助患者保持靜脈通道的暢通,并及時補充血容量[3]。搶救時,護士應具備一定的預見性,能在醫(yī)生到達前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搶救時間[4]。急診時還需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護理,通過人性化的護理使患者感受到體貼和關(guān)愛,以親切的態(tài)度和服務贏得患者及其家屬的尊重與信賴。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對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觀察組),其護理滿意度為96.7%,對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急救護理干預(對照組),滿意度為70%,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個性化護理有利于患者搶救和治療效果的提升,在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急救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效果顯著,且能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大力推廣。
[1]李月華.36例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搶救護理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18(21):138-139,149.
[2]李齊心.搶救宮外孕失血性休克的護理配合[J].當代護士(學術(shù)版),2013,24(10):57-58.
[3]林艷紅,鐘彩蓮,孫順娣,等.集束化護理對宮外孕失血性休克術(shù)后下肢運動及深靜脈血栓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8):84-86.
[4]郭天美.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搶救措施與術(shù)后護理[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22(77):185.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32.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