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博,邱 菊
(山東省淄博市中心醫(yī)院,山東 淄博 255000)
探討經陰道超聲診斷宮腔粘連的臨床應用價值
高 博,邱 菊
(山東省淄博市中心醫(yī)院,山東 淄博 255000)
目的 探討分析經陰道超聲診斷宮腔粘連的臨床應用意義。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宮腔粘連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分析其經超聲檢查結果。結果 本組102例患者中,采用常規(guī)超聲檢查出宮腔粘連患者73例,占71.57%;經陰道三維超聲檢查出宮腔粘連患者100例,占98.04%;經陰道三維超聲檢出100例患者聲像圖顯示,混合型18例,中央型55例,周圍型27例,其中97例患者經治療手2月再行復查,手術治療效果顯著,其中58例患者宮腔狀態(tài)恢復正常。結論 臨床中對宮腔粘連患者進行超聲檢查顯然優(yōu)于傳統(tǒng)檢查方式,其臨床診斷意義重大。
宮腔粘連;超聲檢查;應用價值
宮腔粘連是臨床宮腔手術治療中常見并發(fā)癥,是因患者接受手術治療過程中子宮內膜發(fā)生感染或手術操作不當造成損傷等造成。其臨床病癥表現為流產、繼發(fā)不孕、閉經、月經稀少等癥狀,相關報道顯示繼發(fā)不孕多是由宮腔粘連引發(fā)[1]。傳統(tǒng)子宮檢查方式具有一定創(chuàng)傷性,不被患者接受,而二維超聲檢查結果平面單一,對患者宮腔情況反映不明了。本研究,對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宮腔粘連患者實施三維超聲檢查研究其臨床應用價值。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宮腔粘連患者,本組所有患者經確診為宮腔粘連。年齡21~44歲,平均年齡(26.34±4.78)歲。本組患者中月經稀少患者81例,閉經14例,月經正常7例。
本組102例患者采用GE E8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宮腔檢查,三維容積探頭頻率(5~10)MHz,于月經前3~5天行三維超聲檢查,檢查前患者排空小便,取截石位,先用二維超聲觀察子宮腔形態(tài)位置、內膜厚度,有無三線征等,在獲得最佳二維圖像時啟動三維程序,進行三維成像,選擇表面成像模式,獲取A、B、C 3個平面,通過X、Y、Z三個軸多方面旋轉調節(jié),選取最佳觀察方向進行三維重建,觀察宮腔形態(tài),內膜回聲及內膜連續(xù)性等情況。最后宮腔鏡及病理結果并分別計算對比二維超聲及三維超聲診斷宮腔粘連的準確率。
經患者陰道。常規(guī)二維檢查,取患者截石位,對患者宮腔情況、子宮形態(tài)、大小進行咨詢檢查,并記錄。三維超聲檢查,選取樣框大小,打開三維取樣框,三維重建位置對準患者ROI以及子宮,給予相應患者進行三維超聲斷層顯像技術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將宮腔粘連分為混合型、周圍型以及中央型。
統(tǒng)計學軟件采用SPSS 17.0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使用%表示計數資料,組間差異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102例患者中,采用常規(guī)超聲檢查出宮腔粘連患者73例,占71.57%;經陰道三維超聲檢查出宮腔粘連患者100例,占98.04%;其中經陰道三維超聲診斷出的27例患者采用常規(guī)診斷方式并未發(fā)現異常現象,經陰道三維超聲檢查可明確檢查出傳統(tǒng)方式診斷的73例患者。經傳統(tǒng)檢出的73例患者聲像圖顯示,宮腔內回聲連續(xù)性中斷55例;內膜內大小不一無回聲區(qū)伴內膜回聲連續(xù)中斷12例,內膜不規(guī)則、與周圍組織分解不清以及菲薄6例。經陰道三維超聲檢出100例患者聲像圖顯示,混合型18例,部分伴宮腔積液、宮腔周圍與中央均出現不同低回聲區(qū)、局部缺失以及子宮內膜回聲不均勻等。中央型55例,其表現為宮腔中央出現形態(tài)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低回聲區(qū),子宮內膜回聲不均勻等。周圍型27例,其表現為子宮內膜三維成像異常、兩側宮角或一側消失、欠規(guī)整、肌層與內膜分解不清。
本組102例患者中經陰道三維超聲診斷100例患者,其中97例患者經治療手2月再行復查,手術治療效果顯著,其中58例患者宮腔狀態(tài)恢復正常。
宮腔鏡對宮腔粘連患者內膜病變情況、病變性質、病變范圍以及病變位置等準確診斷,被譽為宮腔粘連診斷金標準[2]。同時對子宮輸卵管造影結果異常進行排除,并同時給予治療[3]。但該方法檢查存在創(chuàng)傷性,存在部分患者不能接受,同時術后仍可發(fā)生再粘連,因此不被廣泛應用。
近年來,臨床醫(yī)療器材不斷更新,經陰道三維超聲檢查對宮腔粘連檢查相比于傳統(tǒng)超聲檢查更佳。對患者冠狀切面詳細顯示,并采用三維重建方式對患者宮頸、兩側宮角以及宮底等解剖關系顯示,并且直觀明了、三維立體的顯示子宮內膜形態(tài),為臨床針對宮腔粘連提供準確有效依據。同時可通過調整X、Y、Z軸與角度,對患者病情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分析,極大的避免漏診、誤診發(fā)生。極大提高醫(yī)師對宮腔粘連診斷準確率,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意義重大。本次研究顯示,本組102例患者中經陰道三維超聲檢查出宮腔粘連患者100例,占98.04%。
綜上所述,臨床中運用經陰道三維超聲檢查診斷宮腔粘連診斷率高,且安全無創(chuàng),可直觀立體的病灶進行三維顯示,可重復性強,是臨床中診斷宮腔粘連的首選影像學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1] 劉欣友,胡 萌,周 晶.聯合應用二維并三維經陰道超聲檢查對宮腔粘連的診斷價值[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3,19(18):2895-2897.
[2] 申啟玲,鄧 波,郭建新,等.經陰道超聲在宮腔粘連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5,17(7):502-503.
[3] 黃麗卿.經陰道三維超聲診斷宮腔粘連的臨床價值[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6,14(1):53-55.
R445.1
B
ISSN.2095-8803.2017.11.22.02
本文編輯: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