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3)
飲食指導與健康教育對糜爛性胃炎患者的影響
張 艷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3)
目的探討飲食指導與健康教育對糜爛性胃炎患者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糜爛性胃炎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不同護理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強飲食指導與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糜爛性胃炎患者加強飲食指導與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效果,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飲食指導;健康教育;糜爛性胃炎
胃炎是一種常見消化道疾病,而糜爛性胃炎是胃炎一種常見類型,具有較高發(fā)病率,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1]。由于此種疾病病程長,易反復發(fā)作,如果僅依靠藥物治療,難以維持良好的治療效果。對此,需結合飲食指導和健康教育,促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guī)避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本研究中,對糜爛性胃炎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與護理基礎上,強化飲食指導與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將情況匯報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糜爛性胃炎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不同護理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5例。其中,研究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44.19±4.32)歲;病程5個月~10年,平均病程(3.34±1.25)年;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45.18±4.29)歲;病程6個月~11年,平均病程(3.54±1.32)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治療與護理,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強飲食指導與健康教育。
1.2.1 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養(yǎng)成規(guī)律飲食,按時按量進餐,堅持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的原則,合理搭配營養(yǎng)膳食,以高維生素、高熱量、高蛋白、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綠色蔬菜,流質食物等,不宜進食過辣、過硬、過生、過咸等刺激性食物,需戒煙,戒酒,咖啡及濃茶等也不宜引用,在整個進餐過程中,要細嚼慢咽,不要暴飲暴食,也不要饑餓不食[2]。
1.2.2 健康教育
積極和患者交流,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文化程度及家庭狀況,綜合考慮患者的自身情況及外部環(huán)境,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包括疾病的病理特點,發(fā)病原因及預防措施及并發(fā)癥等,并可制定成相應的宣傳材料進行發(fā)放,通過對患者認識錯誤和不足的修正,不斷提高患者的自身認識,正視現(xiàn)實,幫助患者重新信心,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并促使患者具備良好的健康知識,從飲食,睡眠及活動等多方面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用藥,合理膳食,減少因盲目用藥而給身體帶來的傷害[3]。
①顯效:體征及臨床癥狀消失,潰瘍面明顯縮??;有效:體征及臨床癥狀減輕,潰瘍面有所縮小,但不及顯效患者;無效:臨床癥狀及潰瘍面無變化,甚至加重。②根據(jù)患者的主觀意愿,評估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同時,進行組間對比。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中,顯效患者14例,有效患者10例,無效患者1例,總有效率96%;對照組患者中,顯效患者8例,有效患者11例,無效患者6例,總有效率76%。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對護理工作滿意者23例,滿意度92%;對照組對護理工作滿意者16例,滿意度64%。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最近幾年,人們生活節(jié)奏逐漸加快,工作壓力逐漸加大,導致糜爛性胃炎發(fā)病率也逐年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對于糜爛性胃炎多采取對癥治療,但是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無法根治胃炎,因此,需加強飲食護理、健康護理,改變患者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促使患者建立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
本研究中,詳細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結合患者的病情,制定相關飲食及健康護理方案。通過飲食指導,鼓勵患者養(yǎng)成正確的飲食習慣,規(guī)律飲食,保持營養(yǎng)均衡,提高機體免疫力,促使病情早日康復;通過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度,指導患者正確用藥,改善錯誤的醫(yī)療知識,主動規(guī)避不良因素,減輕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病情,提升生活質量。本次研究從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滿意度兩方面對比兩種護理方式的作用,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無論在治療效果方面,還是在滿意度方面,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飲食指導及健康教育可優(yōu)化患者的生活習慣,促使患者身心健康,積極防治疾病,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總而言之,對于糜爛性胃炎患者,在科學的治療和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強化飲食指導及健康教育對于患者病情康復具有重要作用,可提升療效,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一定臨床推廣意義。
[1] 隋曉光.健康教育對慢性胃炎患者護理的效果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07):120-121.
[2] 付秀軍.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31):267-268.
[3] 于靜.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5,10(z2):231-232.
[4] 呂艷萍.個性化健康教育對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研究[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2013,45(01):125-126.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8.55.01
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