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中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132-01
隨著時代的變革和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廣大語文教師不僅要具備良好的知識素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還要具備開放式思維,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與方法。
一、要重視文本,吃透教材
于永正老師曾經(jīng)說過:“我備課沒什么訣竅,就是那么翻來覆去地誦讀、默想,當讀出自己的理解、情感,當讀出了文章的妙處,當讀出了自己的驚喜,我便敢走進課堂?!币虼?,我們在課前要深入鉆研教材,從多角度進行研讀,挖掘內涵,再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才能引導學生與文本展開交流,才能輔導、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如果教師自己都對教材沒有吃透,就很難做到以教材為基礎,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二、要重視學生,了解需求
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愿望,設計最佳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去閱讀課文。教師要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認知特點、知識儲備和對學習新知識的興趣等。只有對每個學生的情況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因材施教。
三、要重視教案,精心設計
教師在了解學生、研讀教材的基礎上,還要研究課后習題,同時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揣摩學生學習課文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之后,再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在自己的教學方案中充分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學會學習,讓即將實施的課堂教學充滿激情與智慧,充滿情感的交流與心靈的溝通。
四、積極營造和諧、民主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積極營造和諧、民主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因為只有在得到充分重視及尊重的環(huán)境中才能實現(xiàn)課堂師生良性的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各種潛在的智力及非智力因素,才能充分發(fā)揮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為了保障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教師應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能夠主動地投入語文學習中去。首先,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這種方法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使其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以使學生將所學到的語文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例如,教師在講解課文《王二小》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其中的情節(jié),以此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投入整個故事情節(jié)中,以加深對王二小這個人物的了解,從中體會王二小的愛國情懷,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其次,教師要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采用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以推動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通過視頻、動畫、圖片等形式來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能夠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課文的含義,明確作者的寫作目的。比如,教師在講解《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課的時候,可以先利用投影儀播放與雪景有關的圖片和音樂,讓學生觀看與雪有關的視頻,以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從而保障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六、鼓勵學生參加課后練習
有些教師反映,課堂上,學生的上課態(tài)度比較積極,并且能夠很快地掌握和運用知識點,但是之后的考試成績卻并不是很理想,這是因為教師沒有幫助學生進行課后知識點鞏固,語文全面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基本素質,教師應該根據(jù)語文這門學科的特色,利用學生的課后和課間自習時間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對重點和難點能夠更好地掌握,幫助學生在短時間之內對語文知識能夠全方面理解和運用。例如,小學生語文課文《媽媽的愛》,教師可以通過課后留作業(yè)的形式,讓小學生對父母表達出自己的尊敬和愛意,并用作文的方式對自己做的事情進行記錄,一方面,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另一方面,達到了語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活動,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能夠滿足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順應了教育事業(yè)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偠灾?,對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