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芳
〔關鍵詞〕焦點解決模式 ;多動癥兒童;家庭系統(tǒng)治療
一、個案基本情況
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俗稱,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
J,男,由父母帶來咨詢,7歲,小學一年級。主訴問題:軀體癥狀(不停眨眼,坐在椅子上動個不停,即使老師或同學制止,不到一分鐘又開始左摸右摸……);學校適應(上課安靜聽講困難,經(jīng)常顯得不安寧,手足小動作多,在座位上扭來扭去,甚至上課時兀自站起來在教室內(nèi)外走動。學習成績差,常與同伴發(fā)生打斗或糾紛,因此同伴交往較少,大部分時間一個人在校園里游蕩。在別人講話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談話,在老師的問題尚未說完時便迫不及待地搶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候等);親子關系(對母親特別依賴,與父親交流少,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亦交流甚少)和問題行為(撒謊:自己在本子畫上五角星,謊稱是老師獎勵的)。曾接受杭州七院兒童心理科治療,診斷為多動癥。輔以藥物治療。
二、個案咨詢過程
(一)“潤物無聲”加入期
1. “焦點”傾聽,順利融入
在家庭治療的加入和適應階段,家庭治療師必須首先消除家庭成員的防御并且減輕他們的焦慮。在咨詢剛開始時,咨詢師采用焦點解決式的傾聽技術,鼓勵家庭成員大膽敘述,理解、共情其每個人對自己所采用方式或態(tài)度的解釋,使來訪家庭愿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注:Z代表咨詢師,以下同。
Z:是誰先發(fā)現(xiàn)孩子有問題的?
母:ZW老師。
Z:哦……(故意把聲音拉長,鼓勵J父繼續(xù)說下去)
Z:哦?這樣的情況是最近才有的嗎?(保持好奇,鼓勵其說下去)
Z:嗯。的確,當知道孩子是這種情況時,你們的心里肯定不好受。那找咨詢師是誰先提出來的呢?(表示同感,與來訪者保持共鳴,保持好奇繼續(xù)追問)……
另外,我從這次談話中了解到ZW老師將會是這個家庭的重要他人的信息。
2.“焦點”提問,聚焦目標
奇跡問句誘導理想狀況:焦點解決模式的家庭治療旨在把當事人自己當作是解決問題的專家,因此咨詢伊始就需要由當事人自己設定目標、計劃,而咨詢師充當協(xié)作者、家庭戲劇的共同作者。
Z:現(xiàn)在你的手里有一支魔法棒,只要說一聲“變”,我們就會變成你想成為的那個好的樣子。變好的你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J:我希望多幾個朋友跟我玩,老師發(fā)我很多“星星”(學校的獎勵代幣),還有爸爸媽媽陪我去迪斯尼玩……
假設提問細化目標:在了解了大家的理想狀態(tài)后,咨詢師乘勝追擊,運用假設性問句針對家庭成員提問,創(chuàng)造出有意義的小而具體的改變。例如,“讓我們假設,今天的談話非常成功,你們回到家后,會有什么改變?”“我們還會看到哪些改變?”使目標進一步澄清。
刻度化提問快速聚焦:有時來訪者的問題會十分復雜,連來訪者自己也說不清楚。這種情形下,使用“焦點解決模式”技術的咨詢師通常鼓勵來訪者用一個分數(shù)來表達,并把這個分數(shù)具體轉(zhuǎn)化為一個場景或者一個動作等。
Z:我對你們這樣的生活狀況表示理解!如果要你用一個分數(shù)(1~10之間)形容J現(xiàn)在的狀況,你會打幾分?
母:(表情有點沮喪)4分。
Z:哦,還有4分哦,比我想象的要高啊?。◣c振奮,表示鼓勵)那這4分中包含了什么呢?
母親:(想了想)我覺得兒子和我的關系還是不錯的。雖然跟他爸爸不太交流,可如果他爸爸叫他一起去玩,他還是會去的。跟小朋友的話,如果我周末把他帶出去,他偶爾還是會跟人家小朋友湊一起去,盡管不講話交流什么。作業(yè)如果我在旁邊教他,他還是能夠基本完成的……
然后依次提問父親和J。
3.協(xié)商修正,擬定計劃
與J家庭協(xié)商出初步的治療目標后,咨詢師向家庭講述即將采用的方法與治療模式,即“焦點解決模式的家庭治療”方式,以及如何幫助家庭快速達成他們的目標;然后采用三段式安排每次訪談的會談時間,即與整個家庭晤談,與父母晤談,與J單獨晤談。讓整個家庭知道,咨詢過程中他們要完成的一些任務,需要他們的協(xié)助使“改變的雪球不斷滾動,并且不斷變大”。經(jīng)大家一起協(xié)商后制定出咨詢計劃。(見表1)
該計劃主要根據(jù)結(jié)構(gòu)式家庭治療的一般過程和內(nèi)容,將焦點解決模式的理念滲入其中,將咨詢過程大致分為加入、改變和鞏固三個階段。
因為J已在服用低劑量的處方藥,所以咨詢師請父母協(xié)助與精神科醫(yī)生取得聯(lián)系,并與其合作。
(二)“積極進步”改變期
1.好奇欣賞,謹慎評估
例如,母親抱怨孩子不好好做作業(yè),在學校課桌上亂涂亂畫,還把家里的墻壁畫得一塌糊涂,跟他說了很多次,都屢教不改。
Z:剛剛媽媽說你在很多地方畫畫(而非她母親說的“亂畫”),是這樣子嗎?
J:(害羞地笑笑,不置可否)
Z:你喜歡畫畫嗎?
J:(用力點點頭。然后拿著咨詢師給的紙很開心地在一旁畫了起來)
Z:你剛才在畫畫的時候好專心?。。ㄘQ起大拇指)讓我們看看,你剛才這么專心畫了個什么呢?(雙手捧在手里,表示尊重和欣賞)
J:(羞答答狀,低聲)我媽媽和我。
Z:你們在干嗎?
J:我們?nèi)ネ?,春游?/p>
Z:畫上你好像很開心的樣子,是嗎?
J:是的,媽媽高興的時候會帶我去吃好吃的,還會陪我玩,我也很開心。
咨詢師轉(zhuǎn)頭看母親,她點頭表示認可。
Z:你開心了會做些什么?
J:我會好好看書,寫作業(yè)。也比較聽媽媽的話。
Z:哇,真的嗎?有這么神奇啊?。ㄕZ調(diào)提高,振奮地說)
J好像被鼓舞到了,笑成一朵花。然后回頭,看其母親。
Z:媽媽聽了這段話,感覺怎么樣?
媽媽:(擠出微笑)看來我有時對他真的太嚴肅了。
咨詢師引導父母撇開畫畫的場合有點“亂”,評價一下孩子的作品時,他們一致覺得孩子畫得還是很有意趣的。
Z接著向剛剛得到肯定滿心歡喜的J問道:這幅圖上為什么沒有爸爸呢?
J:……(沉默;過了一會兒,并開始不停在地在座位上抓褲子口袋,咬嘴唇,父母顯然見此場景都很熟悉,母親想要撲上去拉他正在扯褲子的手,被示意制止)爸爸不陪我玩。
Z:爸爸陪你一起玩過嗎?
J:嗯。(開始平靜下來)
Z:陪你玩過什么?還記得嗎?
J:爸爸帶我去彩虹橋放風箏,還把我背在肩膀上(說著還不自覺地站起來,跳啊跳,仿佛在爸爸的肩頭……)
咨詢師回過頭來,父親已經(jīng)熱淚盈眶……
咨詢是關系的藝術。焦點解決模式“好奇欣賞”的態(tài)度,把家庭從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觀念的桎梏中解脫出來。無論是咨詢師與來訪家庭之間還是家庭成員之間,在這種積極互動中,關系都增進不少,而這些互動又可以促進評估家庭基本關系和人際互動模式以及咨詢師的合作方式等,為咨詢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
下面是這個家庭的基本關系的圖示(圖1)和母子聯(lián)盟圖(圖2)。
J家庭父母之間邊界比較清晰,父親在與孩子互動時也較能保持冷靜和克制,但因經(jīng)常出差,與孩子溝通機會少,且較缺乏溝通方法,因而界限也顯得僵化。而母子之間,因為母親的過度投入,使其對孩子的生活也過度地涉入,從而不自覺地形成了母子同盟,有意無意間又削弱了父親在家庭互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解決建構(gòu),重建互動
奇跡詢問、關系詢問、例外詢問、EARS詢問還有任務和家庭作業(yè)等解決建構(gòu)技術可謂焦點解決模式的核心技術,這些都與結(jié)構(gòu)式家庭治療中重新建構(gòu)家庭互動模式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在治療中運用這些技術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第四次咨詢時的片段:
Z:他有主動跟別人打招呼的時候嗎?
父:好像很少,除非是非常熟悉的人,但好像也很少。
Z:再想想?
父停頓了一下。
父:不過今天有。今天我們來的公交車上,他竟然主動叫前面站著的一個叔叔。那是我以前的同事,我們已經(jīng)很久沒見了。他竟然能夠先跟他打招呼,這是我沒有想到的。(表情興奮而驚訝)
Z:(轉(zhuǎn)向J)你很了不起哦?。ㄕ駣^性鼓舞穿插其中,提升激勵效果)你覺得是什么原因讓他可以有這么好的表現(xiàn)?
父:(思考了一下)可能是因為我出門前表揚了他。因為今天ZW老師發(fā)短信表揚了他,我轉(zhuǎn)述了一下,還順帶表揚了他幾句。
Z:J,你說呢?是什么原因讓你今天竟然可以主動跟那個叔叔問好?
J:(摸摸頭,害羞地笑)今天爸爸跟我一起吃飯,一起坐車,我很開心!
Z:平時不一起吃飯嗎?
父:(停頓一下)我平時比較少在家吃飯,也比較少時間陪他……
例外詢問引出父親讓孩子主動溝通的成功經(jīng)驗。
3.不斷“賦能”,提升動力
賦能技術是焦點解決模式中的重要技術,包括正常化、咨詢前改變詢問技術、預設性詢問技術、振奮性鼓舞技術等。這樣做幫他們拾起了很容易被自己忽略的重要的資源,為治療增加了重要籌碼。
Z:我很驚訝,在聽到老師的建議后,你們馬上就帶孩子去做各種檢查,并且在聽到醫(yī)生的專業(yè)建議后,你們很快就決定采取何種措施來幫孩子進行治療,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母:(疑惑)好像沒什么特別的吧?這不是遇到問題的本能反應嗎?
Z:我遇到過許多孩子有問題的家庭,但他們的父母要么拖延,拖到孩子實在上不了學了再四處求醫(yī),或者決定做咨詢也要討論很久,畢竟這需要一定的花費。還有很多家庭都是每次只有爸爸或者媽媽來,而你們每次幾乎都同時來,如果沒記錯,爸爸好像要經(jīng)常出差的吧?
母:哦,因為我們都很著急。
Z:嗯,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往往都很著急。但你們的行動力很強,而且愿意共同來擔當這件事。
聽到這里,他們倆好像有點不好意思,相互會心一笑。
(三)“全新互動”鞏固期
1.擴大改變范圍
J在上一階段有了轉(zhuǎn)化的微小效果后,咨詢師鼓勵來訪者擴大轉(zhuǎn)變的范圍,隨著之前最希望實現(xiàn)的目標完成,而將成功經(jīng)驗推廣到更廣泛的領域中。
第四次咨詢一開始,J家庭就主動匯報了前一周的目標的完成情況,并分別就自己的評分情況進行小結(jié)并提出新的小期望。如:
父:我上周希望J在學校交到一個新朋友,并且能夠說出對方的名字,下課能夠和他一起玩,他已經(jīng)做到了,而且還交了兩個朋友,他回來還和我說了他們玩了什么游戲。我覺得很好。下周我希望看到J能夠有三天以上記得把作業(yè)本帶回家,好嗎?
2.增強改變效果
“焦點解決模式”咨詢的最終目標是增強來訪者的自身能力,使其自覺主動改變來應對生活學習中的問題。第六次咨詢時,J的父母告訴咨詢師,他們從孩子的進步里看到自己個性有待優(yōu)化的部分。例如J父認為自己內(nèi)向的個性與銷售的工作存在匹配偏差,以至于工作內(nèi)耗嚴重,因而經(jīng)常覺得疲乏,然后將負性情緒不自覺地投向了妻子和孩子,深覺需要反思。故在后續(xù)的治療中,父親不斷改變,后來不僅與J的互動有了很多進步,自己身上的很多資源也得到了挖掘,突然覺得銷售工作很適合自己,工作也順利了很多。
3.坦然面對新挑戰(zhàn)
有時候,治療也會陷入停步不前的困境中,因為J的父母總是固執(zhí)地想擁有對孩子的控制權,而孩子則“算準”了父母下一步會怎么走,就是“不上套”。我鼓勵J父母在家庭教育實踐中學習做一些不一樣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做家庭治療的同時,J也在父母的陪同下定期去醫(yī)院進行復診。2013年1月底,咨詢進入第九次之后,醫(yī)生經(jīng)過全面評估同意停止J的藥物治療。
三、咨詢效果
(一) 軀體癥狀
J的軀體癥狀有了明顯的緩解。不停眨眼的動作得到改善,作息漸趨規(guī)律,半夜驚醒的情況基本消失,食欲不佳的情況也有了改善。
(二)親子關系
J能夠坦然地向父母表達情緒和愿望等,而不像以前那樣畏首畏尾,甚至撒謊。對母親的依賴程度逐漸降低,與父親的關系有了明顯改善,能主動與父親交流。父親出差在外,會想起打電話給他,而之前連接他電話都很困難。最值得一提的是,家庭成員間“焦點”的關系逐漸形成,成員之間相互欣賞,遇到問題共同擔當,合作解決的模式逐漸鞏固。
(三)人際交往
兒童必須有能力在不同關系中與人交流,學習如何互動才能在團體中有良好表現(xiàn)。這也是此次咨詢J家庭綜合得出的希望最先解決的問題。J在咨詢中雖然有過幾次反復,但最終還是很好地完成了這項蛻變。從最早的沒有朋友,不搭理別人,到治療后期的能夠找同學玩,主動和別人交換玩具等,讓我們看到了J身上的潛能。
(四)學校適應
J能夠安靜地坐半堂課,即使注意力不集中,也能坐在位置上,上課不再隨意走動。臨近治療結(jié)束,J已經(jīng)完全像一個正常孩子一樣,能夠?qū)W⒌赝瓿勺鳂I(yè),遵守秩序,學業(yè)成績達到班級的中等水平。
(五)追蹤結(jié)果
咨詢結(jié)束后六個月,研究者通過與J面談和電話回訪J的父母,并向J的班主任ZW老師了解情況,了解到:J能夠一直保持治療結(jié)束時的狀態(tài),適應良好。與咨詢師見面時主動大聲打招呼。而且其父母反映,J自從取消藥物治療后,一直不曾用藥。對于J能夠保持這樣的狀態(tài),他們深表感謝。
焦點解決模式的家庭治療對多動癥男孩的治療效果得到確認。
四、反思
1. “焦點解決模式”在家庭系統(tǒng)治療中應用的有效機制:(1)對來訪者家庭保持好奇和欣賞,促進其形成互動合作的焦點關系;(2)由來訪家庭自己制定治療目標;(3)尋找例外,積極賦能,開發(fā)和善用來訪家庭成員的優(yōu)點和資源;(4)獲得來訪家庭生活中重要他人的協(xié)同合作,對家庭的進步及時催化,使咨詢效果及時得到鞏固。
2.家庭系統(tǒng)治療把家庭內(nèi)部的運作模式和人際互動模式顯性化、條理化,使得家庭成員明確過去不良的溝通模式,能夠有意識地打破定勢,但是如何改善有時候會成為擺在家庭成員面前的新問題。而焦點解決模式的“小步走不停步”“尋找例外”“多做對的”等理念和技術的影響能起到的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把焦點解決模式與家庭系統(tǒng)治療相結(jié)合是切實可行的。
3.焦點解決模式與家庭系統(tǒng)治療結(jié)合應用在多動癥兒童的身上產(chǎn)生了良好的效果,也可以推廣到兒童青少年的一般親子教育中。在教育中將孩子的問題看成是一個家庭系統(tǒng)的問題,將焦點解決的方法和理念貫徹其中,多多看到系統(tǒng)中積極有意義的互動,并且不斷鞏固小進步,這對孩子的成長將帶來極大的益處。
另外,本次研究的變量控制嚴密程度不夠,因此咨詢效果也許還受其他因素影響。
參考文獻
[1]駱宏,黃麗.焦點解決模式:理論和應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
[2]薩爾瓦多·米紐慶.家庭與家庭治療[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3]勞倫斯·E. 夏皮羅.家有頑童—— 44招教養(yǎng)多動癥孩子[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1.
[4]史蒂夫·德·沙澤爾,伊馮·多蘭哈里·科爾曼,特里·S.特雷佩爾,等.超越奇跡:焦點解決短期治療[M].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
[5]許維素.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的應用[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
[6]徐漢明,盛曉春主編.家庭治療——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
[7]茵素·金·伯格,特蕾西·史丹納.兒童與青少年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M].第1版.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建德市下涯中心小學,杭州,311606)
編輯/劉 芳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