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齊戈
摘 要: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學教學中對素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任務要求。其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融入不僅能夠為提升教學成果奠定重要基礎,同時對于促進整個小學教學的素質化與實用化也有著極為有效的作用。為此,教師應不斷探索將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素質教育中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素質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1-00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1.016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提出的教育思想具有豐富的教育內(nèi)涵。在小學素質教育中,需要將其相關思想融入其中,以提升素質教育的水平。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相關概述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生涯中立足我國教育實際并研究西方的教學思想,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一套能夠適應中國國情的教育理論,并提出了“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等理論觀點。這些思想內(nèi)容經(jīng)過大量的教學實踐證實,對于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是有著極大促進作用的。陶行知教學思想在小學素質教學中的表現(xiàn),具體可以包含三方面。
其一,陶行知先生將這些教學思想貫穿于自己終身奮斗的事業(yè)之中。其整個人生歷程也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一個縮寫,面對山河破碎、民族淪陷的蒼涼遭遇,陶行知先生在抗戰(zhàn)時期就積極投身到了愛國教育活動之中。在此期間,陶行知先生也深刻體會到要使得一個人才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鍛煉出強健的體魄、健康的身體也是完成學習所必備的重要因素,隨即也提出了“體育要注重自強”的教育號召,而這種觀念也成為了其教育思想中極為重要的內(nèi)容。
其二,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在實踐過程中,陶行知又提出了要將教育實踐落實到真實的生活實踐之中。這種教育思想不僅是符合當時時代背景的一次思想創(chuàng)造,同時也為國民開展小學教學要將實踐動手的基本能力納入到課堂中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其三,在開展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學校教師也不能忽視學生的體育鍛煉問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進步,當下學生上學的條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質資源得到了極大豐富,與此同時學生參與到學習中所獲得的壓力也隨之加大。學生不僅面臨著升學的壓力、考試的壓力,在日常生活中繁重的課業(yè)也會讓學生缺乏基本的體育鍛煉,從而使得一些學生身體機能逐步變差。結合當下給學生課堂減負與開展各類“陽光”學習的情況來看,通過讓學生將生活作為學習的開端,將學習作為知識的渠道來源而非全部,加強學生的體育知識教學與挖掘體育知識的應用,同樣也有著極為重大的作用。
二、將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到小學素質教育中的具體方法
要將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到小學素質教育實踐中,簡要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第一,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將素質教育的各項要求積極納入到小學教學模式當中。要讓小學生充滿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思維特性得以保持,要讓學生能夠成為課堂學習的主要參與者,關鍵在于要努力轉變廣大教師的教學觀念。首先,在當下的許多小學中,體育課程被完全忽視,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同時在這種將全部精力放在專業(yè)課程學習上也會造成許多健康隱患,進而影響小學生的正常發(fā)育與茁壯成長。其次,一個良好的小學課堂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理論知識與精神、頭腦、體魄等方面的鍛煉相互結合。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指明,營養(yǎng)的充分、因材施教與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也成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能夠具備強健的體魄、靈活的大腦、健康的心理等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只有在小學生能夠在長久的習慣培養(yǎng)與學習中正確引導其持之以恒的毅力、勇于探索的精神、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個性等,才能讓素質教育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第二,保障體育課程教學活動能夠真正得到落實,制度的確立也顯得尤為必要。部分學校在對小學生展開教學時通常面臨兩種情況,給小學教育帶來巨大阻滯:一是在安排的體育課被占用或學生并未認真進行鍛煉,而是在課程中間選擇“蒙混過關”。二是體育鍛煉不能達到標準目標,學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式的鍛煉,沒有能夠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要真正實現(xiàn)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教學中的逐步融入,則必須要建立起制度化的體育教育活動要求。舉例來說,體育老師可以制定出如下規(guī)則:其一,小學生每天要定時完成出早操的任務,每天定位定時,確保早操練習能夠成為學生培養(yǎng)意志力與塑造好習慣的有效途徑。其二,在課外時間,教師可以按照每周一次或兩次的頻率安排主題活動,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外鍛煉中來。其三,在體育課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拓展愛好完成練習。舉例來說,有些學生喜歡乒乓球、籃球、羽毛球等各種球類運動,有的學生喜歡跳繩、踢毽子等運動,在體育訓練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各種興趣小組的劃分,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鍛煉,而老師也要在一旁起到監(jiān)督指導的作用,從而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投入練習,而不是偷懶“渾水摸魚”。為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教師還可以定期安排一些比賽或項目考核,既讓學生能夠從中培養(yǎng)其敢于爭先的精神,同時也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做到將體育知識運用到體育實踐中。
三、結語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經(jīng)過大量實踐證明具有可行性的先進思想觀念,因而將這種優(yōu)秀的教學思想融入到小學素質教學中,也成為當下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務。因而,只有不斷做好理論研究,切實做好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落實工作,才能使得小學素質教育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進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院.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重要性[J].才智,2016(5):28.
[2] 吳周澤.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中的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3(42):119-120.
[3] 張永鋒.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陶行知教育思想[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216.
[4] 唐飛.淺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1(23):21.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