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琛媛
(柳州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廣西 柳州 545006)
·腫瘤科護理·
Orem自理理論在口腔頜面部腫瘤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覃琛媛
(柳州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廣西 柳州 545006)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口腔頜面部腫瘤術后患者的護理當中使用Orem自理理論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口腔頜面部腫瘤患者5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聯(lián)合使用Orem自理理論,將兩組生活能力評分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觀察組的生活能力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口腔頜面部腫瘤術后患者的護理過程中,Orem自理理論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使其更加受益,值得推廣應用。
口腔頜面部腫瘤;術后護理;Orem自理理論
口腔頜面部腫瘤主要包括了牙齦癌、舌癌、下頜惡性腫瘤、腮腺惡性腫瘤等[1]。就目前而言,手術治療是口腔頜面部腫瘤的主要干預方式,但是由于在手術當中會對腫瘤組織進行切除,并對周邊的淋巴結進行清掃,因此可能會導致患者的頜面部外觀以及口腔功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壞,從而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較多的心理和生理問題,增加臨床護理的難度[2]。在本次研究中,對口腔頜面部腫瘤術后患者采用了Orem自理理論,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口腔頜面部腫瘤患者56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分配方案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其中,對照組男15例,女13例;年齡46~77歲,平均年齡(61.7±5.7)歲。觀察組男16例,女12例;年齡47~75歲,平均年齡(61.6±5.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關倫理學標準,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聯(lián)合使用Orem自理理論:
1.2.1 完全補償系統(tǒng)。這是針對Barthel指數(shù)≤40分的患者,由于其基本無自護能力,且生活依賴明顯,因此需要護理人員進行體位護理、大小便護理、飲食護理等。針對手術創(chuàng)面,由于口腔頜面部的結締組織非常豐富,因此微循環(huán)較多,而手術后創(chuàng)面大,因此在護理時應充分做好引流,并對引流液的量及顏色的改變進行觀察。
1.2.2 部分補償系統(tǒng)。這是針對Barthel指數(shù)在41~60分的患者,其具有部分的自護能力。而該階段的護理計劃由護理人員應、患者及其家屬一起制定,在胃管拔除前,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掌握吞咽動作,并對其飲食進行指導。鼓勵患者進行下床活動,避免褥瘡和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在活動過程中應對其頭面部進行制動。注意觀察皮瓣和創(chuàng)面的愈合情況,在解除制動后囑咐患者注意睡眠姿勢,避免對皮瓣及創(chuàng)面造成損傷。
1.2.3 支持教育系統(tǒng)。這是針對Barthel指數(shù)>60分的患者,在護理中應給予信息支持、情感支持,通過健康教育樹立患者的健康觀念,并指導患者進行口腔功能鍛煉和語音鍛煉,提高患者語音的清晰度。此外,還應指導他們進行吞咽功能、咀嚼功能訓練,患者的飲食以流質(zhì)飲食為主,從而保證其術后營養(yǎng)。
1.3 評價指標
將生活能力評分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對兩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對比。生活能力評分使用Barthel指數(shù)進行評估,內(nèi)容包括穿衣、進食、洗澡、平地行走、大小便控制等10項內(nèi)容,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與患者的生活能力成正比[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生活能力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生活能力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術后生活能力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生活能力評分對照組 28 66.8±5.3觀察組 28 75.5±6.1 t 5.697 P 0.000
口腔頜面部腫瘤術后會對患者的口腔功能、外貌美觀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進而導致患者的生理、心理均出現(xiàn)嚴重的負性狀態(tài),甚至可能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口腔頜面部腫瘤術后患者28例采用了Orem自理理論,經(jīng)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的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Orem自理理論中,認為自我護理能力指的是個體為促進并維護自身健康和身心發(fā)展所進行的復雜的活動。而一旦人的自我護理出現(xiàn)缺陷并需要接受護理照顧時,照顧者或者護理人員應掌握患者存在的自我護理缺陷,并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該理論的宗旨在于減輕患者對他人的依賴性,使患者能夠充分意識到旁人的幫助只是為了促進其康復,但不能完全替代[4]。此外,在Orem自理模式當中,認為家庭成員對患者的自理能力的提高也有價值,要求患者家屬能夠參與到護理及護理措施的制定當中來,使患者能夠在與家庭的交往當中建立起健康的心態(tài),對其康復更加有益。
綜上所述,在口腔頜面部腫瘤術后患者的護理過程中,Orem自理理論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使其更加受益,值得推廣應用。
[1] 楊才英,李婷婷,楊 芳,等.Orem自理理論在重型腦外傷顱內(nèi)血腫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5(04):372-373.
[2] 李小英,劉志娟,鄧暑芳,等.Orem自理模式在腦卒中康復期患者隨訪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01):74-76.
[3] 趙 勇,孫惠杰,王海燕,等.Orem支持教育系統(tǒng)對化療期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05):522-524.
[4] 張金華,李素青,劉 麗,等.以Orem自理理論為框架的護理干預對前列腺增生患者自護能力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18):2150-2152.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02.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