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尚青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3-0203-01
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的方法如下:
a訓練學生掌握各種基本的閱讀方法
b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
c培養(yǎng)學生必要的課外閱讀能力
d利用情景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e運用多媒體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閱讀興趣
f適時強化學生成功的喜悅感,鞏固興趣
作為一名長期戰(zhàn)斗在教學一線的農村語文教師,要想搞好語文教學,必須在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上下足功夫。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語文成績的好壞。閱讀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水平,指導學生采用多種閱讀方法,以提高閱讀的有效性。多年來,我總結的方法如下:
一、訓練學生掌握各種基本的閱讀方法
閱讀有范讀、領讀、講讀、朗讀、默讀、背誦等。范讀是給學生閱讀做示范,激發(fā)學生的摹仿興趣。比如我在教學四年級下冊《小英雄雨來》這一課時,在讀雨來媽媽的語氣時,在讀雨來爸爸的語氣時,在讀敵人的語氣時,我讀好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喜歡讀了,就會讀了。另外,背誦是我國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方法,背誦有助于加深對課文的感受和理解,積累語言材料,提高讀寫能力和發(fā)展記憶力。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文章的長短可以采用整體背誦(如詩歌、短文)和分步背誦(長的課文),調動學生背書的積極性。課后,教師還可以開展背誦、詩歌朗誦、讀報等比賽,看哪個學生的課外知識最豐富、了解得最多,并對了解最多的學生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
通過教受閱讀方法,運用閱讀比賽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強化學生良好的范文閱讀背誦習慣,鍛煉了他們的記憶力,并逐步提高了他們的閱讀理解和寫作的水平。
二、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
在閱讀中,指導學生變換方法閱讀,并從閱讀中不僅養(yǎng)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還要培養(yǎng)學生一邊讀一邊動筆圈、點、畫、記的習慣。要求學生從小形成認真讀書的習慣,做到在讀中求知,在讀中求解,逐漸養(yǎng)成初讀—細讀—深讀—熟讀的好習慣。讓他們在閱讀中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新詞,理解作者的思路、寫作方法和課文中心思想,借鑒寫作技巧,還可以指導學生速讀—回讀—精讀—背誦。如文章較長,可采用先“速讀”,大概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再根據課后的作業(yè)或老師的提問進行“回讀”,反復閱讀疑難部分,從中找出答案。文章中寫得精彩的段落,讓學生仔細閱讀,反復地“精讀”,并從中讀出味道,讀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背誦”。
在課后教師組織學生每周看一本好書、寫一篇讀書筆記或讀書心得。利用班級里的宣傳墻報和遠程教育網展示學生們精彩的作品,從而提高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三、培養(yǎng)學生必要的課外閱讀能力
現行的《新課標》規(guī)定小學第三階段的閱讀要“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不少于100萬字”。這就要讓學生根據其中的閱讀形式自覺并積極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中,順利完成閱讀任務,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其中關鍵是要在課中或課外做好引導,讓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引導下,帶著濃厚的興趣,走進課外閱讀的大世界中去,去感受、理解、欣賞更廣闊的天空。
由于時間和空間的距離,當今少年兒童對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土地革命等歷史都比較陌生。課堂上教師有限的介紹也只能讓學生“一知半解”,不能達到“人同此心”的境界。不少教師在上完《馬背上的小紅軍》、《金色的魚鉤》這類課文后,都覺得學生的思想境界不能達到預定的高度。課后,教師可充滿感情地說:“你知道多少生命、多少英魂,為了革命、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被這茫茫草地吞噬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上又有多少感人的故事等著我們去了解?。⊥瑢W們,行動起來吧!”這番激勵性的語言一定會激發(fā)學生再探究的欲望。學生會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去尋找紅軍的足跡,更加真切地感受英烈忠魂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質,能更深地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我們可利用班會課時間舉行讀書報告會、英雄事跡介紹會、英雄事跡圖片展覽等,提供交流的平臺。這樣不僅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更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四、利用情景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經過一系列的課外書閱讀、信息資料的查閱后,在班級內開展閱讀競賽、閱讀之星評選、讀后感好作品評選展示,在學生的作品當中清晰可見學生們閱讀的進步、寫作水平的提高、掌握素材積累的方法、想象與文體巧妙和諧的結合。學生的自覺學習勝過教師的百般講解。教師有目的地設計巧妙語言,利用教學文本引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既鞏固了學生的課內知識,又豐富了學生的閱歷。
我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抓住上課伊始的有利時機,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以精彩的開場白或話題引發(fā)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之進入最佳狀態(tài),為整堂課拉開序幕。
2.以和諧的課堂氣氛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教學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動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我時刻注意保持輕松愉快的氛圍,充分滿足學生敘述的愿望;真誠和藹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把微笑帶進課堂,將歡樂帶給學生。
五、運用多媒體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閱讀興趣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氣氛,鋪設場景,組織討論、辯論、看圖說話、分組競賽等活動,使學生在樂中學、在做中學。
六、適時強化學生成功的喜悅感,鞏固興趣
教師要特別注重讓學生體會成功感,因為成功越大,興趣越大,動力越大。當學生在某一方面獲得了一點成功,他們也會像成人完成了一個重大科研項目一樣感到興奮,繼而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獲得巨大的內驅力,驅使他們向著進一步的成功邁進,從而形成穩(wěn)定而持續(xù)的興趣。我在教學中盡量多地創(chuàng)設競爭和成功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到通過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感受到努力的價值。我們語文教師在閱讀理解的教學中,除了自己要有深厚的閱讀功底之外,還要善于營造一種自由、和諧的閱讀氛圍,打造師生與文本交流的三維空間,這樣,在閱讀課堂上就會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縷縷書香和濃郁的人文氣息。學生就會在教師的點撥下思緒萬千。學生的思想在強烈和不間斷的震撼、沖撞和喚醒中,個性就會得以張揚,心靈就會得以凈化,閱讀素養(yǎng)得以全方位提升。自然語文教學就會越來越輕松,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就會不斷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趙麗林.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A].2015年10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
[2]格桑赤列.對提高西藏初中語文成績的對策研究[A].第三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3]呂鈺楨.淺談初中語文積累的概念與方法[A].第四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