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
摘 要:調(diào)查研究表明中學生喜歡體育課卻并不熱衷于上體育課,為了適應體育教學改革需要解決這一難題,對其進行深入的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以教師的教學手段和學生的心理特征為突破口來探究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中學體育;素質(zhì)教育;興趣;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8-0035-01
體育是學校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但在一些中學的體育課上,有的學生卻表現(xiàn)得死氣沉沉,提不起學習的興趣,部分學生在上體育課時,甚至選擇了逃課或請病假。而學生對體育課上的學習內(nèi)容有無興趣,會對課堂練習和教學效果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
一、體育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開場缺乏新穎性。通過觀察學校中教師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可知,教師采取的方式基本是讓班級中的體育委員負責整隊以及清點人數(shù),并把結果匯報給教師,然后教師直接進入問好環(huán)節(jié),接著教師提出本課學習的教學內(nèi)容,最后由體育委員帶領完成準備活動。久而久之,學生對這種一成不變的開場方式就會感到厭倦,影響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2)示范講解動作不得要領。動作示范是體育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解體育動作過程中,需要結合示范動作的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體育動作中能夠深入領會動作的要領,并在體育動作的練習中進行對比,然后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示范教學中,動作要準確、優(yōu)美,既能引起學生學的興趣,又要提升學生參與體育動作練習的效果。有些教師在教學時示范少而講得多,導致學生領悟不到動作要領,學不會動作,逐漸對練習失去了積極性。
(3)沒有差異性對待學生。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需要根據(jù)學生的性別、體質(zhì)、運動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性,采用有區(qū)別性的教學方法和體育內(nèi)容。對于體育素質(zhì)較差的學生,教師需要降低對他們的要求,進行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而對于體育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需要逐漸提升對他們的要求,這樣做能夠防止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覺得無須努力,而提不起興趣。
(4)糾錯方法不得當。教師處理學生錯誤時經(jīng)常會說:“這種錯誤你怎么總犯,為什么就是糾正不過來呢”“你看看其他同學都完成得比你好”等。使學生頓時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更不要說形成有問有練、互學互進、輕松活潑的氛圍了。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使用適當?shù)姆椒ㄟM行糾錯,并在思想上給予一定的指導,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5)缺乏對課后輔導的檢查。體育教師在課堂中會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布置課外練習,這對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身體素質(zhì)以及糾錯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教師沒有重視對學生在課后的練習情況進行檢查與輔導,讓學生認為學不學無所謂。
二、在教學方法上除針對以上原因改進外還可采用以下措施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練習,可以使學生在練習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依賴,縮短學生間的心理距離。在練習中,教師應經(jīng)常觀察學生的練習,關心學生的練習情緒。如可以對做得好的學生表示肯定和表揚,對練習不熟練的學生進行鼓勵,給予語言提示或者單獨講解示范動作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可以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幫助與關心,在師生關系和諧中加強對學生自信心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2)教師要做好教材選用。好的教材和項目能夠有效體現(xiàn)出學生的學習特點,并能夠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通過體育運動幫助學生鍛煉身體和塑造性格。例如中長跑項目,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引導,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3)根據(jù)學生特點,采取分組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可采用根據(jù)學生特點進行分組教學的方式。首先,通過興趣進行分組。學生的興趣是影響教學效果最明顯的因素,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情況進行小組教學。這能夠幫助學生在自己所喜愛的運動中有效參與學習,同時還可以有效配合教師安排,從而幫助教師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其次,結合性格進行分組。由于學生性格不同,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所具有的性格差異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并在體育教學中,控制好學生的運動量,防止發(fā)生意外。結合性格的差異對學生進行教育,能夠保證體育教學和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統(tǒng)一性。
(4)課堂總結以表揚鼓勵為主。在體育教學結束時,教師要對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提出表揚,這能夠有效鼓勵學生繼續(xù)積極進取。而對課堂中違紀的學生和身體素質(zhì)較差的學生,教師卻要在課后與學生進行交流。同時,在總結中滲入心理訓練,對學生的心理有意識、有目的地施加影響,能夠滿足學生提高運動技能水平和增進身心健康的需要。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學體育在開展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教師要不斷從自身找原因,為使體育課上得有層次、有秩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方法上要不斷改進,采用新穎、活潑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欲望,提高體育課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從而使學生打心里愛上體育課,更好地鍛煉身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苗濤.芻議中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04).
[2]曾琳葉.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體育興趣[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