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顯勛
所謂提高思品課堂效率,就是在一節(jié)課45分鐘的時間里,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思品知識,提升能力,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世界觀,讓學生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少知到多知。那么怎樣才能提高思品課堂效率呢?
首先是備好課。備好課才是上好課的前提。老師在備課上所花精力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授課的質(zhì)量高低。即使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即使是教過多遍的教材,如果課前準備不充分,教學效果同樣不理想,也可能會出現(xiàn)內(nèi)容順序的顛倒,一些重點難點的疏忽等情況。備課不僅包括備教材、備學生、查資料、與同行研討,而且還要備重點、難點、理論聯(lián)系實際點,做到教學目標明確,寫成有形的教案,還包括寫在教師心中的無形教案。這份無形教案融教師的教學理念、知識底蘊、情感態(tài)度、教育機智、語言表達于一體,并以潛在的形式存在于教師的頭腦中。這無形的教案,是需要教師用一生的時間和心血去書寫的。上課時,有形的教案在案頭,無形的教案在心頭,二者互通互補。
其次是優(yōu)化教學流程。優(yōu)化教學流程就是在一定的教學條件下,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以期在單位時間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為使教學流程更優(yōu)化,教學效果更好,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也要講究有效性,怎樣的提問才是有效的呢?
(1)要緊緊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去提問。
(2)提問的問題針對性要強,指向性要明確,要有利于學生獲取知識要點,有利于開啟學生思維的大門,要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具有啟發(fā)性和思考價值,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問題與問題之間要有一定的邏輯關系,或并列,或遞進,或因果,或總分,是一條脈絡清晰的知識鏈,或者叫干枝分明的知識樹。
(4)學生回答之后,教師要及時點評?;卮鹫_的要肯定,要鼓勵;錯誤的要訂正;不完整的要補充完整。
(5)課堂提問也不可太多太濫?!皾M堂灌”是填鴨式;“滿堂問”尤其是沒有含金量的滿堂問,也未必就是啟發(fā)式。
2.課堂語言。
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老師的語言,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情趣盎然地表述,提綱挈領地概括,恰到好處地點撥,能把學生帶進瑰麗的知識殿堂,能開啟其心智、陶冶其情操,使之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老師的課堂語言,應當清晰、準確、簡明、流暢、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速語調(diào)適中,并適當輔以肢體語言。
3.板書。
(1)書寫規(guī)范,不寫錯別字。這一點多數(shù)老師做得到,但也有部分老師的書寫“龍飛鳳舞”,還有的字寫得缺筆少畫。中學生很喜歡模仿,老師的字寫得好他們模仿,寫的不規(guī)范他們也模仿。有些老師常責怪學生作業(yè)潦草、書寫不工整,那么,老師是不是給學生做好了表率呢?
(2)板書要有計劃,有條理,能顯示出本節(jié)課教學的知識要點。
4.老師上課一定要有十足的精氣神。
精氣神,就是教師的精神、氣質(zhì)、神韻情感,它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教態(tài)上,或親切自然,或活潑開朗,或溫文爾雅,或激情四射,總要有一個美點展示給學生。教師的衣著、舉止,都不能太隨意,這不僅體現(xiàn)出一位教師的外在形象,更體現(xiàn)教師的內(nèi)在修養(yǎng)和自信力。
有調(diào)查表明,凡是教學效果好的老師,都十分注重教態(tài)修養(yǎng),上課時,他們的精氣神特別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昂揚的精神面貌,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藹可親的表情,文雅流暢的談吐,都會使學生深深折服,從中感受到力量、意志、修養(yǎng)、個性的美,使學生課堂注意力更集中,學習興趣更濃,學習效果更好。
自古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貴在老師的責任心、事業(y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