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凱媛
河北大學河北保定071000
數字圖書館發(fā)展趨勢
靳凱媛
河北大學河北保定071000
數字圖書館能把傳統(tǒng)圖書館中所有載體信息以數字化的形式獲得,建立文獻信息數據庫,利用計算機系統(tǒng)對這些資源進行管理,利用網絡把這些信息連接到全球各個角落,讓人們很方便的共享資源。因此,在1998年8月,我國由文化部牽頭,提出了建設中國數字圖書館的工程。
數字圖書館;文化云;電子圖書資源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數字圖書館的研究與實踐成了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人所關注的焦點。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是一個巨大的綜合性的數字化工程建設。它所需的各種硬件、軟件設施,由傳統(tǒng)圖書館的文本文獻向數字圖書館的電子文獻轉變等,如果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那么這一切都將是空談。但是我國用在數字圖書館建設方面的資金的確很少,困擾了絕大部分數字圖書館的發(fā)展。所以政府應該拿出資金,鼓勵各個數字圖書館的發(fā)展,以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促進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工作[1]。
數字圖書館就是要匯集全社會的資源建設單位的資源建設成果,在互聯(lián)網上形成超大規(guī)模的、高質量的中文數字資源庫群,建立集中與分布的資源共建共享的市場機制,并通過國家公眾網絡,向全國及全球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通過上述對數字圖書館的事實踐調查以及案例比較,我站在個人的觀點,總結出了有關數字圖書館在發(fā)展過程中的幾點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給出了可能的解決方案。
(一)圖書館數字化的問題
1.數據的存儲和管理困難
文化資源體量龐大,但數據存儲面臨困難隨著數字文化館建設的深入,各類以文字、圖片、光盤等保存的文化影像資料,逐步轉化為數字資源,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增速將越來越快。對基層文化館來說,在數據存儲和管理方面大都面臨著資金和技術方面的困難。
2.缺乏對數字圖書館的整合
建設過程百花齊放,但缺乏資源集成的統(tǒng)一平臺各級數字圖書館紛紛建立專業(yè)數字服務網站,在后臺數字文化資源的支撐下,通過網絡讓用戶實現(xiàn)實時的使用和分享。但是,由于各文化館數字化建設大都獨立開展,缺少對各級各類文化館進行整合的平臺,館與館之間、用戶與用戶之間還很難實現(xiàn)文化資源共享。
3.對數字圖書館的推廣力度不夠
國家在對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方面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由于對數字圖書館的推廣力度不夠,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市民對數字圖書館還不了解,甚至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就導致無法發(fā)揮它本身的價值。
(二)數字圖書館的解決方案
1.首先,在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中,尤其是建設前期,我們必須保證有充足的資金,由于數字圖書館的公益性質很強,因而,資金絕大多數來自政府,所以就需要政府加大對數字圖書館的資金投入,進而保證數字圖書館的快速發(fā)展;另一方面則涉及到數字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技術障礙,因而,我們要加大技術投入,努力發(fā)展技術,沖破在數字圖書館的發(fā)展建設過程中的技術障礙。
2.促進各數字圖書館的合作。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電子資源的廣泛使用和公共網絡的興起,圖書館已認識到其自有的信息儲備無法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單獨的圖書館的數據存儲不僅有限,而且不全面,并且,各個數字圖書館沒有必要存儲所有的信息,如果每個數字圖書館存儲了用戶所需的所有信息,會造成資源的極大重復浪費。
3.高度重視服務推廣的重要性。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推廣,作為市場營銷環(huán)節(jié)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再好的產品、服務,如果沒有得力的市場營銷策劃及實施措施,就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而無法銷售出去。無法銷售的產品就等于廢品,之前的設計、生產等環(huán)節(jié)的所有投入都將付之東流,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生存和持續(xù)發(fā)展更無從談起。
(一)以群眾為中心,不斷提高文化服務用戶體驗
當前,各圖書館數字化建設都側重于服務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也要圍繞客戶加強文化服務產品的設計。要加強對各類用戶需求的調查,不僅重視對文化品種、文化類型需求的調查,也要加強對傳播方式、展示工具、終端設備的調查,了解用戶特點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為用戶提供“對口味”的服務。
(二)以技術為導向,有效優(yōu)化文化資源數字構架
在文化云中,信息流動的方式并不是單向的,而是互動交融的。在文化云技術下,每個圖書館的文化數據中心都是云體系中的一個單元,每一個單元都有自己獨特的資源,通過文化云,可以將所有單元的特色資源匯集到一個內存池中,打破了文化資源訪問與交流的地域限制和館際限制,使文化資源的傳播效率得以最大化,其共享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xiàn)。
(三)以資源為基礎,科學搭建“文化云”管理服務平臺
要想充分發(fā)揮“文化云”的技術優(yōu)勢,需要建立國家或省級“文化云”管理服務平臺。在這一平臺下,可以分設資源管理、服務推送、產業(yè)服務等若干個子平臺,其功能可涵蓋文化行政管理、網絡服務、商品研發(fā)、電子交易等內容,為普通群眾、文化企業(yè)、文化社團、政府機構等提供不同類型的云服務[2]。
[1]楊納讓.數字圖書館發(fā)展與研究方向探討[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王震霞.“文化云”與數字文化館建設[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