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曉紅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新媒體發(fā)展勢頭越來越迅猛,以網絡、數字電視等新興媒體逐漸成為新聞傳播的主要途徑,這些新興媒介可以快速地將新聞傳播出去,讓受眾在第一時間內了解新聞內容。然而報紙作為一種傳統(tǒng)媒介,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報紙新聞時效性滯后問題也隨之突出,嚴重阻礙了報紙新聞的發(fā)展。而要想促進報紙新聞的發(fā)展,就必須結合時代背景,加以創(chuàng)新,提高報紙新聞的時效性。
新媒體的出現對報紙新聞的沖擊非常大,主要體現在時效性上?,F行社會形勢下,新型媒體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微課、微信等新型軟件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新媒體最大的特點就是時效性強,新聞一旦發(fā)生,經新媒體傳播,新聞信息可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被大量的閱讀、轉載、評論。而報紙新聞往往需要經過排版、檢閱后才能印刷出來,相比于這些新媒體,報紙新聞就是昨日新聞,讀者從報紙上看到的新聞往往已經被人們所熟知,在這種環(huán)境下,報紙新聞的時效性嚴重滯后,這種滯后性將阻礙報紙新聞的發(fā)展[1]。如“中印邊境沖突”問題,經新媒體傳播,可以將中印邊境沖突問題及時的反饋給廣大群眾,讓群眾第一時間能夠知道中印邊境沖突問題。而相對于報紙,針對這一則新聞,需要經過編輯、編排、整改、印刷等程序,保持新聞往往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出來,相比于新媒體,報紙新聞的時效性嚴重滯后,久而久之,報紙新聞就被人們遺忘,被新媒體給取代。
報紙新聞作為傳統(tǒng)媒介,之所以依然能夠在現代社會里保持應有的地位,關鍵就是報紙新聞具有權威性。然而,新媒體環(huán)境下,信息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些特點,使得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中容易被蓋化,從而造成不真實的新聞傳播。如前段時間網上傳播“李連杰去世”,這一消息明顯就是一條虛假的新聞,類似這些虛假新聞的傳播會引起嚴重的社會輿論。因此,報紙新聞在報道新聞的過程中,在追求新聞傳播速度的同時,要堅持以事實說話,注意新聞的真實性,針對新聞,要經過多方考證,證實后再傳達給受眾,保證報紙新聞的真實性。
新媒體的出現,開始沖擊報紙新聞的市場地位,越來越多新媒體的出現和應用,使得人們開始疏離報紙新聞,受眾普遍認為報紙新聞已經過時,難以跟上這個信息化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新媒體沖擊下,提高報紙新聞的時效性是報紙新聞發(fā)展的重要出路,而要想提高報紙新聞的時效性,報紙行業(yè)應當認識到新媒體帶來的沖擊,要善于借助新媒體,開展數字報紙新聞,朝著網絡化、數字化的方向發(fā)展[2]。如,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建立數字報紙,在信息技術的依托下,拓寬報紙評論范圍和內容,將報紙評論觸角伸向網絡,通過網絡平臺,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聽取受眾的意見,實現互動,對受眾的意見進行綜合整理;另一方面,可以將報紙新聞評論發(fā)布到網上,在網絡上展開討論,進而更好地引導輿論。
提高報紙新聞的全面性也是提高新聞報紙時效性的有效途徑。因此,新聞記者在新聞發(fā)生的第一時間要深入新聞現場,深入挖掘新聞背后的故事,滿足新聞受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報道全面的新聞,使得報紙新聞報道的內容與新媒體報道有著本質的區(qū)別,讓觀眾可以了解到全面的新聞信息,從而提高報紙新聞的時效性[3]。另外,在新聞報道中,新聞記者要深入群眾,多采訪,從群眾中獲取有用的新聞信息,從而獲得第一手新聞資料,增加報紙新聞的時效性。
新媒體環(huán)境下,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發(fā)布者,與新聞記者不同的是,網民在發(fā)布新聞信息、傳播新聞的時候往往只能片面的傳播,而新聞記者是報紙新聞最大的優(yōu)勢,新聞記者經過專業(yè)的培訓,具有敏銳的新聞觀察力、分辨力、洞察力,在新聞報道的時候能夠站在專業(yè)的角度去報道新聞[4]。因此,要想提高報紙新聞的時效性,報社應當充分發(fā)揮記者的作用,一方面要強化記者專業(yè)培訓,提高記者專業(yè)能力,另一方面,要讓記者深入基層群眾,通過暗訪、走訪、街頭調查等方式獲得一手新聞資料,確保新聞的真實性,用真實的數據和專業(yè)的拍攝照片匯總成一篇專業(yè)的新聞報道,從而提高報紙新聞的時效性。
綜上,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傳播速度快,給報紙新聞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報紙新聞滯后的時效性問題也隨之產生,嚴重制約了報紙新聞的發(fā)展。而要想提高報紙新聞的時效性,促進報紙行業(yè)的發(fā)展,就必須結合新媒體環(huán)境,提高新聞傳播速度,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全面挖掘新聞素材,發(fā)揮新聞記者的作用,深入群眾,做好新聞調查,從而為新聞受眾報道全面的新聞。
[1]剡文鑫.新媒體沖擊下的紙媒新聞時效性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8(06):168.
[2]韓麗平.淺析新媒體沖擊下的報紙新聞時效性[J].新聞研究導刊,2016,7(09):228.
[3]孫卉.新媒體沖擊下的報紙新聞時效性研究[J].新聞傳播,2013(03):254.
[4]徐素軍.新媒體沖擊下的報紙新聞時效性[J].傳媒觀察,2009(10):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