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錦
[摘 要]作文教學中,教師利用電教媒體進行教學,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電教媒體;選材;寫作;自改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09-0015-01
電教媒體已經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因此,作文教學中,教師利用電教媒體指導學生寫作,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有效提高作文的教學質量。
一、利用電教媒體引導選材,培養(yǎng)選材能力
人們常說,寫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選材。選材好壞決定作文的成敗。因此,從積累的素材中挑選作文材料,是寫作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小學生要寫好作文,必須嚴格選材,選內容真實、健康、積極的,而生活中的作文素材是豐富的?;诖耍依秒娊堂襟w,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選材,培養(yǎng)學生選材立意的能力。
例如,指導學生寫“一件反映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這個題目比較長,包含了多層意思,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選材。因此,在引導學生審題時,教師先讓學生理解“新風尚”這個抽象的概念,再根據學生善于具體思維的特點,通過大量的實例來理解“社會主義新風尚”的含義,并將與本次習作有關的畫面通過多媒體投影出來,讓學生仔細觀察。屏幕上有“學生修理課桌”“媽媽孝敬奶奶”“小朋友給盲爺爺帶路”等畫面,這些都是寫作的好材料,也是學生經??吹交蜃鲞^的事。學生理解圖意后,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對這些材料進行歸納,并將擬定的中心思想說出來。學生通過看圖討論,從中得到啟迪,因而選材范圍廣,立意新穎,寫出來的文章內容具體、情感真摯。
二、利用電教媒體教給方法,培養(yǎng)寫作能力
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反映客觀現實、表達思想感情、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一項綜合訓練。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要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這是寫好作文的關鍵。中年級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說寫基礎,但沒有把握好文章哪些地方詳寫、哪些地方略寫這一尺度。為此,我有針對性地選擇電教媒體進行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寫作素材。同時,我將寫作方法教給學生,把與這次習作有關的畫面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給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生動、具體的說寫內容。
例如,進行《貓》這篇習作訓練時,首先,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松鼠》的寫作方法,將描寫松鼠外形和生活習性的有關詞語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其次,教師依次打開描寫貓的外形和生活習性的課件,在提示觀察順序與學生口頭試說的基礎上,讓學生擬寫作文提綱,經過討論后將幾位學生的寫作提綱讀出來讓大家討論,并提出修改意見;再次,教師依照《松鼠》的寫法,出示課件,提出習作要求。具體要求如下:1.將貓的外形和生活習性有順序地寫下來;2.注意詳略,即貓的外形略寫,其生活習性詳寫;3.描寫要具體;4.展開合理的想象。這樣的習作訓練,既使學生有章可循,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三、利用電教媒體指導修改,培養(yǎng)自改能力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的終端環(huán)節(jié)。作文的修改,是學生思維和語言訓練的繼續(xù),是作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葉圣陶先生認為,作文修改“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傳統的作文教學只是單方面以“全批全改”“精批細改”的做法來教會學生如何寫作文,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快,是因為學生只知道一篇一篇地寫,卻不知道應如何把文章改好。再加上有的作文被教師精批細改,分數很低,導致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逐漸降低,對每次批改的作文只是看分數了事,對于如何把這篇文章修改好則很少考慮。
為了使學生在評改中得到收獲,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別人作文的能力,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訂正改錯,總結升華,從中發(fā)現寫作的規(guī)律。因此,我采用電教手段,進行高年級學生作文自批自改的嘗試。每次批改作文時,我都會選出一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章,將一些學生常出現的典型病句、錯別字匯集起來,經過精心挑選制作成課件,在講評課上邊講邊改,使學生學會教師的批改方法,直接感知如何把作文修改好。這種方法直觀,易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易于被學生接受。同時,我還選擇好與壞的作文進行對比,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進行評議、小結。在統一批改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自評、互評,從主題到選材,從布局到字詞句段,指出不恰當的原因,提出修改意見。然后對照自己的作文,是否也存在這些問題,并及時進行修改。學生之間通過互相檢查、互相評定,初步掌握了修改文章的方法,在修改中受到啟發(fā),鍛煉了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總之,電教媒體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強化對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訓練,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責編 藍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