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小青
2016年11月,因《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瑪·沃特森參與而為眾人所知曉的倫敦地鐵藏書游戲,被復(fù)制到了中國。黃曉明、張靜初等明星參與了自媒體新世相的策劃,他們將10000本書隨機放置在“北上廣”三地的地鐵、航班和滴滴順風(fēng)車上,供人閱讀。這一做法,引發(fā)了網(wǎng)民的爭議。
主辦方新世相:讀書與商業(yè)共贏
“丟書大作戰(zhàn)”活動其實隱藏著我們一個小小的野心:建立城市里的圖書共享系統(tǒng),并且依托這個系統(tǒng)建立一個喜歡讀書和喜歡社交的人的交流服務(wù)系統(tǒng)。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它會是非常漂亮的項目,因為它既幫助人們找到了樂趣,找到了讀書的方法,也幫我們找到了不錯的商業(yè)化的辦法。
《楚天都市報》:地鐵“丟書”,不妨寬容以待
現(xiàn)實中,除了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還有哪一天讀書能成為話題被廣泛討論?今天,更多的人變成了“手機控”“低頭族”。地鐵“丟書”能激起幾點閱讀的浪花,讓一些人的目光回到書本上,這至少不是壞事。我們不必苛責(zé)這個活動,不妨寬容以待。
《新京報》:無持續(xù)性的“丟書”更像是一場自嗨
如果說“丟書大作戰(zhàn)”有有趣之處,那就是它給枯燥乏味的上下班路程帶來了一些意外。此外,“丟書大作戰(zhàn)”雖是閱讀推廣行為,但卻沒有文化意義的灌注,跟風(fēng)性質(zhì)以及過于注重吸引眼球使得它與“4小時后逃離北上廣”的策劃相似,更像是一場自嗨。
【考場速用】
“丟書大作戰(zhàn)”活動開始后,網(wǎng)民對其的評價兩極分化嚴重:批判者認為這是一場營銷作秀活動,純粹是為了營銷而閱讀;贊同者認為這活動能進行知識和興趣的傳播,是一種暖心行為。我們不能否認這次大規(guī)模的充滿儀式感的“丟書大作戰(zhàn)”活動有矯情和營銷之嫌疑,但正是因為這些缺陷和其所帶來的爭議讓我們更好地關(guān)注了這個活動。新生事物誕生后總會伴隨一些局限,但也正是這些局限性推動著它去變得更好,有問題暴露出來,說明它有更多改進的空間。
鏈接:速積累
4小時后逃離“北上廣”
2016年7月8日,微信公眾號新世相推送了一篇名為《我買好了30張機票在機場等你:4小時后逃離“北上廣”》的文章,文章很快在朋友圈刷屏。文章提到,現(xiàn)在是早上8點,從現(xiàn)在開始倒計時,只要你在4小時內(nèi)趕到北京、上海、廣州3個城市的機場,我準備了30張往返機票,你可以馬上起飛,去一個未知但美好的目的地,現(xiàn)在你也許正在地鐵上、出租車上、辦公室里、雜亂的臥室中,你會問:“我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