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臧軍,馬濤,陳庭
(徐州中聯(lián)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蘇 徐州 221100)
一種輕骨料自密實混凝土的制備方法
王艷,臧軍,馬濤,陳庭
(徐州中聯(lián)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蘇 徐州 221100)
本試驗降低輕骨料混凝土中砂漿與骨料的密度差,選用粒徑較小、碎石型的陶粒,在合理的范圍內提升混凝土漿體的粘度的方法,配制出各項工作性能均達到自密實標準的混凝土,同時較好地保證了硬化混凝土的力學性能。
輕骨料;自密實;混凝土
輕骨料混凝土由于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且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常被用作建筑物的隔熱保溫材料。由于輕骨料自身的多孔結構,其良好的蓄水性能還可提升混凝土的體積穩(wěn)定性等一系列耐久性能。但由于輕骨料與漿體存在著較大的密度差,坍落度較大時骨料容易上浮而導致混凝土離析。因此在工程實踐中常使用坍落度較低的輕骨料混凝土,降低了施工的效率,不利于輕骨料混凝土的大規(guī)模推廣使用[1-3]。
隨著混凝土配制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自密實混凝土由于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可以有效緩解國內當下勞動力不足以及熟練施工人員的缺乏的問題,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或將成為未來建筑市場的新寵[4,5]。
將輕骨料混凝土配制成工作性能優(yōu)異的自密實混凝土存在著較大的技術難點,但其應用前景卻不可估量。我公司技術人員通過調節(jié)漿體與骨料的密度差等一系列技術手段,最終配制出工作性能良好的輕骨料自密實混凝土。
(1)水泥:淮海中聯(lián) P·O42.5 水泥,28d 水泥強度為49.9MPa,表觀密度 3010kg/m3;
(2)礦粉:徐州金鑫 S95,表觀密度 2850kg/m3,需水量 98%,比表面積 405m2/kg,28d 活性指數(shù) 101%;
(3)粉煤灰:國華Ⅱ級,表觀密度 2450kg/m3,45μm方孔篩篩余 11%,燒失量 1.7%,需水量比 99%;
(4)硅灰:??瞎杌遥碛^密度 2200kg/m3,比表面積25000m2/kg,SiO2含量 94%,活性指數(shù) 102%;
(5)漂珠:凱碩重質漂珠,表觀密度 700kg/m3,粒徑范圍為 100~120μm;
(6)陶砂:堆積密度 630kg/m3,表觀密度 1270kg/m3;
(7)陶粒 1:湖北宜昌碎石型陶粒,粒徑 5~10mm,堆積密度 700kg/m3,表觀密度 1390kg/m3;
(8)陶粒 2:湖北宜昌碎石型陶粒,粒徑 5~20mm,堆積密度 700kg/m3,表觀密度 1390kg/m3;
(9)陶粒 3:山東淄博圓球型陶粒,粒徑 5~10mm,堆積密度 750kg/m3,表觀密度 1410kg/m3;
(10)陶粒 4:山東淄博圓球型陶粒,粒徑 5~20mm,堆積密度 750kg/m3,表觀密度 1410kg/m3;(11)聚羧酸外加劑 1:蘇博特“801”,減水率 25%;(12)聚羧酸外加劑 2:蘇博特“306”,減水率 10%,可調節(jié)漿體粘度。
借鑒流體力學中的斯托克斯(Stokes)定律
降低混凝土拌合物中骨料從漿體中析出的措施主要有:降低漿體與骨料的密度差、降低骨料粒徑、改變骨料粒形以及提升漿體的粘度。因此配比設計方法參照 JGJ/T 283—2012《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同時充分考慮斯托克斯(Stokes)定律的影響,拌合物試驗方法參照 CECS 203:2006《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測試的項目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容重、T500、坍落擴展度、V 型漏斗排空時間、U 型箱填充高度差,硬化混凝土測試方法依據(jù) GB /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學試驗方法》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檢測混凝土的7d、28d 抗壓強度。
3.1 砂漿與骨料密度差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為保證混凝土的體積穩(wěn)定性,設定粗骨料的體積占比為32%,配制混凝土的設定等級為 C30。為了降低膠凝材料體系的密度,輔助性膠凝材料中使用了硅灰并加大了粉煤灰的用量,各膠凝材料的用量為水泥 260kg,粉煤灰 130kg,硅灰 40kg,礦粉 40kg,由此可計算出膠凝體系的平均表觀密度為 2823kg/m3,低于礦粉的表觀密度。由此砂漿體系的密度可由用水量、陶砂以及漂珠的用量調節(jié)。為了更好的驗證漿體密度差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響,選用的陶粒為粒徑在5~20mm 的山東淄博圓球型陶粒,選用的聚羧酸外加劑為蘇博特“801”,具體的試驗方案及試驗后測得混凝土的性能如表 1 所示。
由試驗結果可知,隨著漂珠用量的不斷加大,砂漿的密度逐漸降低,混凝土的抗離析性能不斷提升,當砂漿密度達到 1427kg/m3時,砂漿與骨料的密度差僅為 17kg/m3,混凝土的各項性能指標都達到了 CECS 203:2006《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中規(guī)定的工作性能要求,混凝土的強度也得到了較好的保證。經測試,此時混凝土的容重為 1409kg/m3,達到了 JGJ 51—2002《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對輕骨料混凝土容重的要求。
表1 調整砂漿密度的試驗方案及混凝土性能檢測結果
3.2 骨料粒徑與粒形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由于漂珠的價格昂貴,在實際生產中應該盡可能少的使用。因此在驗證骨料粒徑與粒形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時,試驗配比沿用表 1 中序號 3 的方案,配比如表 2 所示,此時選擇漂珠的用量為 60kg/m3,混凝土砂漿的密度為 1498kg/m3(暫不考慮含氣量的影響)。分別使用四種陶粒,測試骨料粒徑與粒形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結果如表 3 所示。
表2 調整骨料種類時的試驗配比 kg/m3
表3 骨料粒形和粒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從試驗結果的對比可以看出,粒徑較小陶粒的抗離析性能要優(yōu)于粒徑較大陶粒。碎石型陶粒的抗離析性能要優(yōu)于圓球形陶粒。當選用粒徑范圍為 5~10mm 的碎石型陶粒時,混凝土的抗離析性能已明顯改善,各項指標已接近或達到CECS 203:2006《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中規(guī)定的工作性能要求,因此在配制輕骨料自密實混凝土時,優(yōu)先選擇5~10mm 的碎石型陶粒。
3.3 漿體粘度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蘇博特公司所產的聚羧酸母液“306”具有調節(jié)漿體粘度的功能,同時使用“801”和“306”兩種聚羧酸母液,調節(jié)兩者比例,“306”在外加劑中的占比分別為 0%、25%、50%、75% 和 100%,改變漿體粘度,測試漿體粘度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結果如表 4 所示。(試驗配比參照表 2 執(zhí)行)
由試驗結果可知,增加“306”在外加劑中的比例時,混凝土漿體粘度增大,混凝土的抗離析性能明顯提升。混凝土的各項性能指標都能達到自密實混凝土的要求,力學性能也得到了良好的保證。但當漿體粘度過大時,混凝土的粘度增加,流速變慢,V 漏斗排空時間達不到 CECS 203:2006《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的要求。因此,“306”在外加劑中適宜的占比為 25%~75%。
此外,改變混凝土的含氣量也是調節(jié)輕骨料自密實工作性能的一個重要手段,可同時改變漿體的粘度以及砂漿與骨料的密度差,從而降低混凝土的容重。因此,在此試驗結果的基礎上適當調節(jié)含氣量,還可進一步改善混凝土的各項性能。
表4 漿體粘度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1)砂漿與骨料的密度差對輕骨料自密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影響較大,降低砂漿的密度可以顯著改善骨料在大流動度砂漿中的離析程度。因此在配制砂漿時應盡可能地選用表觀密度較低的原材料。
(2)陶粒的粒形和粒徑對輕骨料自密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一定的影響,選用粒徑較小、碎石型的陶粒更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自密實性能。
(3)混凝土漿體粘度的增大,也可使輕骨料自密實混凝土的抗離析性能提高,為了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動性能,粘度調節(jié)需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
[1] 張華英.陶粒輕質高強混凝土的試驗研究.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5): 43-46.
[2] 陳兵,潘洪源.礦物摻合料對輕質高強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混凝土,2005(11): 53-56.
[3] 高育欣,葉勇,修曉明.一種機制砂自密實混凝土的制備和工程應用[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36(4): 222-224.
[4] 劉桂鳳,方恩權,劉傳興.早齡期 C40 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強度及彎曲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7,33(4): 59-62.
[通訊地址]徐州市銅山經濟開發(fā)區(qū)第三工業(yè)園盛寶路西首徐州中聯(lián)混凝土有限公司(221100)
王艷(1981—),女,工程碩士,工程師,從事商品混凝土的生產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