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晶晶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教學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的傾向?!痹谛抡n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將語法教學置于具體的教學情境中。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們的語法教學進入了誤區(qū)。就我們教學中的誤區(qū)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誤區(qū)
一、語法教學誤區(qū)
誤區(qū)一:語法教學應試化
新課程改革雖然已經推行了一段時間,但是教師的教學觀念仍然沒有改變。大多數教師仍然無法擺脫語法教學設計和策略中的舊方法,過分強調語法規(guī)則和語言學習中“考試”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根本沒有意識到學習的樂趣,所以也就很難激發(fā)對學習的興趣。
誤區(qū)二:語法可以自然習得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一些教師認為,只要有足夠的語言刺激,在溝通活動中實踐語言形式和語法知識,學生會自然獲得,從而削弱甚至忽視系統的語法教學。為了在課堂上避開語法規(guī)則的條條框框,教師設置了大量的任務和活動,旨在希望學習者在這種輕松的體驗式學習下自然習得語言。如今的英語公開課,整堂課以學生為中心,以聽說、表演貫穿整個課堂。老師沒有知識講解,沒有語法分析,只有指揮和激發(fā),學生也能表演得栩栩如生。然而在喧囂的課堂表演之后,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常常是似懂非懂,并沒有什么真正的收獲和進步。由于缺乏綱要式的歸納提煉,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短暫習得往往會逐漸淡化,最終導致學生對各種語言現象模糊不清,在考試中表現不佳,喪失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誤區(qū)三:集中講解,系統歸納
在教學時,一些教師認為英語新目標中的語法知識太過分散,不利于系統教學,很難讓學生形成一個整體的語法概念。所以會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整合和調整,以達到集中學習的目的。例如,這樣一節(jié)語法課,執(zhí)教老師將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的被動語態(tài)所有的用法全部講完,以為這樣學生能系統地掌握被動語態(tài)的結構和用法。事實上,語言的學習有一個過程,學生在接觸過程中經過多次的感知和實踐才能將語言學習得更深入。英語新目標將語法知識分成兩個單元來學習,時間間隔更長,也遵循語言再現的規(guī)律。編者在第三單元中學習含有情態(tài)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然后到第九單位再進行拓展,進一步研究被動語態(tài)中其他時態(tài)的使用。如果這兩個群體聚集在一起,可能有破壞語言的意圖,也違反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
誤區(qū)四:忽略在真實情景中運用語法
一些教師通過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來習得語法,卻忽略了語法也需要在語言交際中得到運用。曾經觀摩過一節(jié)現在完成時的教學實例,執(zhí)教老師引出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amusement park?”讓學生簡單操練、歸納語法要素之后就進行大量的筆頭練習。但是由于學生沒有在一種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獲得所學的語法知識,因而不能很好地運用。
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研究語法教學理念和方法,英語課程設計和實施應有助于學生優(yōu)化英語學習方式,引導他們通過觀察、實踐、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發(fā)展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學能力。
二、英語語法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1.語法教學情景化
人們的交際活動總在一定的情景中進行。教師假如讓學生機械地在單句中操練某個語法點,學生達不到在特定的情景中靈活運用語言形式,實現交際的目的。例如,在新教材Go for it八年上冊第4單元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的Section A 中出現了“Im babysitting my sister./He is watching TV./Shes visiting her grandmother.” 等具有相同語法形式的句子。此時,教師通過設置不同情景,be+v- ing在不同的語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Im babysitting my sister.”可以指“我正在照看妹妹”,但如果上文出現“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時,此處“Im babysitting my sister”意思就應是“我將要照看我妹妹”了。
可以看出,語法教學通過在語境中展現,學生能更清楚地理解語言和單詞,而不僅僅是語言的形式和單詞的意思,這樣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同樣的語句和單詞在不同的情況、場合中可能會有不同的意思,從而促使學生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2.語法教學活動化
學生時期最能吸引他們的就是活動,通過活動不僅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興趣,還能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語法,對語法記憶更加牢固。在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語法規(guī)則的內容設計不同類型的活動。有趣的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原本枯燥的語法教學活動變得活潑有趣。在游戲中學生提高了對語法規(guī)則的感知能力,總結和使用能力。如,教學現在進行時態(tài)時,讓學生隨意抽取一張小紙條,按紙條上的要求做動作,全班同學猜動作。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有意識地用現在進行時態(tài)的句子結構“What are you doing?Are you...?What is he/she doing?Is he/she...?”去表達。
3.語法教學任務化
使用基于任務的教學方法鼓勵教師設計接近學生生活的任務,將抽象語法變成生活場景,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和理解表意功能的形式,語法在任務中學習的規(guī)則是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能力。
案例:在教授九年級Unit 6重點語法定語從句時,可以有意識地采用任務鏈的形式,大量呈現定語從句的基本結構。
Task1:Guessing game
教師先自己描述大家熟悉的人、事物、地點及節(jié)日,讓學生聽和猜,學生踴躍發(fā)言。
He was the person who first invented writing paper...
Task2:將以上句子呈現在黑板上,讓學生初步感知語言形式,小組討論有什么特點和規(guī)律,并填寫表格。
名詞定語從句的結構
a thing which / that...
a person
a place
a day
Task3:小組合作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模仿老師的做法,提供一些謎面讓大家來猜。
Task4:口頭描述
學生討論他們喜歡的電影、歌曲、主持人等,例如:I like the songs that... I like the actors who...學生通過完成以上任務,同時了解其基本的語言形式,理解和運用限定性定語從句中表示人、事物、地點及時間的用法,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加以歸納總結。
小組合作任務型教學是任務型教學中一種比較好的教學方法,它采用小組活動的形式,避免了因班額大,不同學生之間智力發(fā)展和知識水平能力發(fā)展不均衡,師生間在課堂教學中無交流等問題。使用基于小組的任務型教學可以改變目前語法教學中過于注重語言形式,忽略語言實際使用的現象,從而優(yōu)化語法教學,學生可以從被動到實踐活躍,讓無聊的語法學習變得活潑,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通過小組合作任務型教學,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利于和諧課堂的形成。新目標英語課本中也設計了許多基于任務的活動,如表演、填寫問卷、調查、訪談、信函等方式,使學生在做事情中就可以學習語言知識和語法結構。
三、對語法教學的幾點建議
1.利用學生思維狀態(tài)規(guī)律,優(yōu)化語法教學
在每一節(jié)課的40~45分鐘間,大腦的自然興奮狀態(tài)呈曲線變化。思維分起始狀態(tài)、高潮狀態(tài)、抑制狀態(tài)、近似封閉狀態(tài)等幾個階段,并且約20分鐘左右就會出現一個連續(xù)幾分鐘的疲勞期。語法知識對于剛接觸英語的初中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師不考慮學生學習的心態(tài),教學結果往往不太理想。教師利用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在不同階段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0~5分思維起始狀態(tài)(開展熱身活動,營造氣氛,集中注意力)
5~20分思維高潮狀態(tài)(呈現有規(guī)律的語言形式,并進行點撥,開展主要任務,進行綜合技能訓練)
21~35分思維抑制狀態(tài)(小組活動,合作學習,巧妙激活大腦,走出低谷)
36~45分思維近似封閉狀態(tài)(設計輕松的話題或活動,鞏固或拓展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引導學生課外自主探索)
2.結合顯性和隱性知識,優(yōu)化設計教學
Go for it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Grammar Focus部分,內容涉及該單元的重點和難點語法,這是教師需要完成的該單元的語法教學目標。這部分內容被稱為顯性語法內容。然而,僅僅處理好這些語法內容是遠遠不夠的。除了顯性語法內容外,每個單元還有隱性的語法內容,還需要教師去關注、挖掘和滲透。
3.歸納總結語言點,培養(yǎng)解題技巧
在教學中,及時歸納總結一些短語和語言點的異同,如dress\put on\ wear的區(qū)別;有關花費的幾種用法的特點;+v-ing的動詞有哪些等,在評講練習時培養(yǎng)一些有關語法的解題技巧,以幫助學生更熟練地運用語法知識。
4.加強同伴互助,調控課堂能力
為了盡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之間可以相互聽課,請同事針對自己上課的節(jié)奏把握、課堂教學方式、聽課學生的反應、課堂氛圍等做一個記錄,課下相互反饋,對于不足的地方進行修改和調整,不斷提升課堂控制能力和教學水平。
總之,語法教學的關鍵是探索語法教學的多樣化,使所有語法教學策略有利于實際使用語言技能的提升。通過課堂教學的場景設置、活動安排、任務分配,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有趣的游戲中,不知不覺使用語法,真正實現語言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鐘卿.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方法探究[J].開心素質教育, 2015(5):39.
[2]宋玉華.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初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15):15.
[3]張婷.自主預習 合作探究 情景體驗:淺談牛津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基本策略[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2(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