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屈原的出生地“孟陬”(今桃源)新考

      2017-03-24 07:10:50翦永勝李協(xié)軍湖南翦伯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17年10期
      關鍵詞:采菱沅江舜帝

      ◆翦永勝 李協(xié)軍(湖南翦伯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屈原的出生地“孟陬”(今桃源)新考

      ◆翦永勝 李協(xié)軍(湖南翦伯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于屈原出生地的論述,各家莫衷一是,筆者在考查沅水地域文化特點及分析《楚辭》作品時發(fā)現(xiàn),屈原不但深諳沅水文化,且對沅水兩岸有濃濃的故鄉(xiāng)情結(jié),據(jù)筆者多年調(diào)查考證,發(fā)現(xiàn)屈原的出生地是“楚國孟陬(楚襄王時為‘黔中’)采菱城”。

      出生地 孟陬 城州屈 采菱城 楚平王 離騷 沅湘 皿方罍 采菱古墓群 高廟文化 豐隆山 堯舜 善卷

      屈原的出生地在哪里?各家意見紛呈,有湖北秭歸說、河南信陽說、湖南湘陰說、湖南漢壽說等,每種觀點都有道理,但證據(jù)總讓人質(zhì)疑。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楚國政治家、詩人,羋姓,屈氏,名平,字原,自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史學家王逸《離騷注》載:“楚武王子瑕,受屈為客卿,因以為氏。”《元和姓纂·屈》:“楚公族,羋姓之后,楚武王子瑕,食采于屈,因氏焉……”屈是楚武王子瑕之封地,屈原之姓,源于此。

      一、屈瑕的“食采之城”應是桃源“采菱城”

      屈瑕的“食采之城”到底在哪里呢?

      《左傳·公二十五年》:楚子使薳射城州屈,復茄人焉。城丘皇,遷訾人焉。使熊相衣某郭巢,季然郭卷。此句表明:楚平王分別在“屈、丘皇、巢、卷”四地筑城。那這“四地”分別在哪里呢?

      《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吳人踵楚,而邊人不備,遂滅巢及鐘離而還?!背彩枪懦矅f址,今安徽巢縣?!犊尽吩疲喝~縣有卷城,其水又東流入于潕。潕水東北逕于東山西,西流入潕。潕水之左即黃城山也。”卷在今河南葉縣?!蹲髠鳌ふ压辍罚骸皫熂蚌ち憾鴿ⅰ?,棄疾即位,名曰熊居。葬子干于訾,實訾敖?!宾ち杭础扒鸹省保诮窈幽闲抨?。巢、卷、丘皇分別在安徽巢縣、河南葉縣、河南信陽,只有“屈地”之址不明確,那“屈地”在哪里呢?

      考古專家已證實,楚平王于前523年在黃楚城筑采菱城。翻閱清同治年間所修的《直隸澧州志》和清光緒十八年知縣余良棟編修的《桃源縣志·疆域志·沿革》載:“古采菱城,楚平王筑”等文字。嘉慶《常德府志》載:“府西五里白馬湖,產(chǎn)菱甚美,楚平王嘗采之,筑城于湖畔,又有采菱亭?!辈闪獬沁z址位于湖南桃源縣青林鄉(xiāng)黃楚、金雞兩村,又稱黃楚城,為戰(zhàn)國至漢代城址。據(jù)清光緒《桃源縣志·疆域志·沿革》載:“古采菱城,在縣東十五里,楚平王筑”。從1982年到1985年,考古專家對城址進行了調(diào)查和試掘。東臨沅江,北近白洋河,城址在平地稍隆的崗地上。城址呈長方形,坐西朝東,南北長830米,東西寬410米,護城河寬20-30米,面積0.34平方公里?,F(xiàn)殘存城墻10段總長1425米,高3-7米,厚7-9米,面積49.8萬平方米。城垣為黃壤夯筑成,沿城外圍護城河遺跡清晰。城中高臺為宮殿遺址。1983年10月10曰,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3日,國務院印發(fā)《關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采菱城遺址升為“國?!眴挝?。

      何光岳《楚滅國考》之楚墓實物證實:楚平王于前523年筑采菱城,“為舟師伐濮”,開拓南疆,于前517年“城州屈”,次年死后葬孟陬東北60里的斷港頭鄉(xiāng),楚平王在位13年,在采菱城行政8年,采菱城為楚國實際的都城。由此看來,“城州屈”是楚平王命令薳射在采菱城所筑的外城,為防止外強進攻。

      二、“孟陬”不是指時間,應該是指屈原“出生地”

      《離騷》詩句:“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p>

      前人釋義:“太歲在寅那年的正月!又恰在庚寅之日,我降生到世上?!睎|漢史學家王逸(今湖北襄陽人)是解釋“孟陬”的第一人,將“孟陬”解釋為“正月”,而王逸距屈原年代500余年,只能揣測“孟陬”意思,后司馬遷也沿用王逸的說法,后人就將“孟陬”釋為“正月”。筆者以為王逸將“孟陬”釋為時間有些牽強,據(jù)詩意來看,“孟陬”該是指出生地。

      《史記楚·世家》:“而封熊繹于楚蠻?!弊笏肌段憾假x》:“蠻陬夷落,譯道而通。張載注:“陬落,蠻夷之居處名也。一名聚居為陬。從史料看,“陬落”最初指楚蠻居地,是否也是楚王熊繹落帆之地呢?

      司馬遷《史記·楚世家》有云:平王二年,使費無忌如秦為太子建取婦。婦好,來,未至,無忌先歸,說平王曰:“秦女好,可自娶,為太子更求?!逼酵趼犞渥匀⑶嘏?,生熊珍。

      楚平王迎娶本是兒媳的孟贏后,在沅江邊筑采菱城并以此為中心開拓南疆,閑時帶孟嬴在荷葉旖旎的采菱城邊采蓮散心,追逐嬉戲,快樂無比。后吳王闔閭攻城,孟嬴用言語斥退吳王而獲“烈女”美稱,西漢劉向?qū)⑵涔适職w入《列女傳·貞順傳》,孟嬴成為后世婦女的楷模,楚人將威儀萬方有膽節(jié)的烈女孟嬴的居住地“陬落”改為“孟陬”(采菱城周邊廣大地區(qū)),后改為“陬溪”,今為“陬市”。

      西漢劉向抨擊了楚平王無度生活:《漢書·傳·楚元王傳》:“昔孔子對魯哀公,并言夏桀、殷紂暴虐天下,故歷失則攝提失方,孟陬無紀,此皆易姓之變也。”從前孔子勸諫魯哀公,并說夏桀、殷紂暴虐天下,讓歷法失誤則木星失去方位,“孟陬”的楚平王不約束自己,后才引出伍子胥鞭尸的變故?。?/p>

      此詩句重新釋義,孟陬:地名。攝提:木星,暗示歲星是虎年。貞:古“鼎”會意字,一種火具,暗示蛇月出生。全句解釋為:一顆木星閃亮在“孟陬”之地,我恰好在虎年蛇月虎日降生(約在前343年4月初四日)。

      三、屈原第二次“離郢”是“遣返”原籍,不是“流放”南方

      《離騷》詩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仉捃囈詮吐焚?,及行迷之未遠?!?/p>

      “反”通“返”,遣返,回故鄉(xiāng)才叫“返”;“復路”是回老家。屈原因不愿與污垢奸淫者同流合污,被“遣返”回老家,屈原掉轉(zhuǎn)馬車,沿沅江低吟淺唱郁悶返回。

      《九章·抽思》詩句:“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我志?!?/p>

      “反”通“返”,遣返,屈原被遣返故鄉(xiāng)后,因不能為國效力,心情抑郁,感慨萬分:為何要中途改道,返鄉(xiāng)作其它的打算呢?回鄉(xiāng)的屈原惦念國事,覺得回鄉(xiāng)之舉是錯的,多想再回楚頃襄王的身邊效力啊!

      《九章·悲回風》 詩句:“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jié)而內(nèi)傷。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孰虛偽之可長? ”

      屈原決意與奸佞分道揚鑣,而一旦回鄉(xiāng)過清閑生活而不能為國分憂時,真的好后悔!慕求高潔行操而忘國事,他變成了一個矛盾體,只能長吁短嘆了。

      四、《九歌》經(jīng)典巫神文化折射屈原是楚黔中人

      湖南省文物考古專家賀剛教授的《湘西史前遺存與中國古史傳說》載:距今7400多年前的黔中的高廟遺址陶器上有“太陽與鸞鳥”結(jié)合的人面獠牙紋和人面鳥爪、口長象牙的神農(nóng)氏頭像紋等圖像。說明黔中人(清《光緒湖南通志》載:“秦昭襄王取楚巫、黔及黔中地置黔中郡)已形成成熟的巫神文化。 巫文化傳承到農(nóng)耕時代,就演變?yōu)閮幕?,中國最早的農(nóng)耕定居點及儺文化藝術的發(fā)祥地竟集中在過去被人稱為蠻荒之地的湖南西部的黔中之地。儺文化是黔中人在儺神觀念支配下的活動方式,是以敬奉儺神為主的多神論信仰的觀念體系和操作系統(tǒng),是黔中人在農(nóng)耕生息過程中祭祀鬼神的綜合性活動。

      《九歌》是屈原在楚國民間祭神樂歌的基礎上改作的一組詩歌,依次是:《東皇太一》(祭天神)、《東君》(祭太陽神)、《云中君》(祭云神)、《湘君》(祭舜帝)、《湘夫人》(娥皇女英二妃)、《大司命》(祭主管人類壽命之神)、《少司命》(祭主管兒童命運之神)、《河伯》(祭黃河之神)、《山鬼》(祭山神)、《國殤》(祭為國捐軀的烈士)、《禮魂》(祭祀完畢的送神曲)?!毒鸥琛穼懙冒窭p綿,語言優(yōu)美,文學價值很高。尤其是《國殤》,描寫了萬馬千軍廝殺的場面,形象生動,悲慘壯烈,動人心魄,是屈原愛國精神的表現(xiàn)。

      祭神樂歌是一種巫儺文化,屈原深諳巫儺文化,《九歌》堪稱巫儺文化的經(jīng)典之作,只有黔中人才能寫出如此逼真的祭神樂歌。

      《招魂》詩句:陳鐘按鼓,造新歌些。《涉江》《采菱》,發(fā)揚《荷些》。祭祀樂歌就是屈原的“造新歌些”之舉,回到出生地的屈原身居于楚黔中文化中心采菱城,不時地編造新歌,以適應陳鐘按鼓,參與歌舞升騰的生活。屈原從小就受到采菱城鐘鼓之樂的熏陶,有著深厚的巫儺文化的根基。

      五、屈原深諳地域文化說明他是孟陬人氏

      孟陬傳說善德山上隱居著善卷先生,堯帝曾上善德山拜善卷為帝師,堯帝住過的地方叫堯天坪,堯帝停留的沅江地段叫堯河,舜帝到善德山尋找善卷,善卷卻躲到豐隆山,舜帝幾經(jīng)周折在豐隆山見到了善卷,要禪讓天下給善卷,但善卷婉言謝絕了,故豐隆山也稱舜山,大禹也曾向善卷請教治水良策。孟陬是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屈原從小耳濡目染圣賢文明,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1.《楚辭》寫出了孟陬民間傳說,流露了對堯舜圣賢的崇拜,這也反映出他是土生土長的孟陬人。

      《離騷》詩句: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

      解釋此句要了解地域文化和歷史典故,此句隱藏了兩個地名和一個典故,沅湘指沅江“臨沅”段的新湘溪,而“南”指“沅南”地帶,典故是“舜帝曾在舜山拜訪善卷”。詩人渡過臨沅的新湘溪到沅南的舜山上找舜帝陳述委屈。

      《九歌·湘君》詩句: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

      湘君實則上是指舜帝,涔陽即今豐隆山旁(舜山)的澄溪,屈原遙望著澄溪的水濱,因舜帝的英靈的保佑安全橫渡了沅江。

      《離騷》詩句:吾令豐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我(屈原)想讓豐隆山的舜帝架起云梯,一起去尋求心中的女神。

      《涉江》詩句:朝發(fā)枉陼兮,夕宿辰陽。

      我在德山上拜祭了善卷后,從枉水駕船出發(fā),傍晚到舜山拜祭舜帝,落宿于澄溪。(此話是引用典故,是指舜帝輾轉(zhuǎn)尋找善卷之事。)

      《九章·思美人》詩句:愿寄言于浮云兮,遇豐隆而不將。

      我(屈原)愿讓浮云代傳寄語向君王致意,而豐隆山的舜帝卻不肯給我一片云彩。

      2.《楚辭》屈原走過了孟陬的山山水水,流露對故土的熱愛。他走過的風景點有“箓蘿晴畫”、桃花洞、扶善(桑)溪、銅柱山、穿石、營盤洲、澄溪、白馬渡、閬風山(桃源山)、雙洲、車湖垸等十余處:

      《離騷》詩句:“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p>

      芷蘭叢生的采菱城是他魂牽夢繞的出生地:沅江的青草和精辟的芷草伴隨他長大,編織秋天的蘭花當花環(huán),光陰似流水恐怕追不上,歲月不等人令他心著慌;朝霞中拔取山嶺的木蘭,傍晚與洲島的野草為伴。

      《離騷》詩句:“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p>

      我回到故園后,打算在采菱城邊采摘翠綠荷葉縫制上衣,采集嫣紅荷花綴為褲子,沒人欣賞屈原算不了什么,只要我的情操確實芳香。把冠冕做得高高的,把佩帶結(jié)得長長的就可以了。

      《離騷》詩句:“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乎舊鄉(xiāng)。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p>

      屈原回鄉(xiāng)時,見到的是庸俗、暗沉沉的故園,不免對生活已經(jīng)徹底絕望。最后決定離開出生地,仆人和馬兒也不愿意走,但是已經(jīng)堅定了“離開”志向,去追尋祖先彭祖的足跡。

      《九歌·山鬼》詩句:“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后來。表獨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這是桃源八景之一的《箓蘿晴畫》之景:我這人啊,居住在群山的幽僻角落,身披薜荔之衣,系的衣帶是那女蘿……我居息于幽密的竹林深處,終日不見青天,山徑又險阻艱難,周此來得獨晚。我突出地獨立于高山之上凝望期待,云靄溶溶宛如流水,在腳下匯成云海。山中幽深昏冥,變化無常,白晝也晦暗不明,東風迅疾回旋地吹來,神靈降雨,紛紛零零。

      《離騷》詩句:飲余馬于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咸池即今夷望溪桃花洞,扶桑(扶善)溪是夷望溪(興隆街),暗示他已經(jīng)回到桃源夷望溪一帶。

      《九歌·少司命》詩句:與女沐兮咸池,晞女發(fā)兮陽之阿。

      咸池即今銅柱山的桃花洞,陽也稱陽山,今銅柱山,我想與你在桃花洞邊沐發(fā),看著你曬發(fā)于銅柱山隅。

      《離騷》詩句:朝吾將濟于白水兮,登閬風而緤馬。

      白水就是白鱗洲,而閬風即今桃源山,閬風在晉代以后改為桃源山。

      《離騷》詩句: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

      車即采菱城外的車湖垸,揭車可理解為車湖垸邊的花草,江離是指沅江邊的青草,首尾照應,老大回到出生地時又見到了伴我長大的沅江青草變得庸俗難看,心里不是滋味,更何況車湖垸和沅江邊的花草呢?

      《涉江》詩句:旦余濟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

      我明天就要渡過沅江的新湘溪,告別故土“孟陬”,登上異鄉(xiāng)湖北的山崗,驀然回首,惆悵滿懷。

      六、采菱城出土了大量春秋時期文物

      1.罍中之王皿方罍——采菱城楚國王族用品

      1922年,湖南省桃源縣漆家河遭暴雨沖刷,山溝邊重見天日的皿方罍被一農(nóng)民秘藏。后被湖北古董商石某購買后,以100萬大洋的高價將器身賣給了上海大古玩家李文卿和馬長生。10天后就偷運到美國,以80萬美金賣給了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將器身出讓多位20世紀初重要古董商及藏家之手,1961年,日本古董商淺野梅吉將“皿方罍”轉(zhuǎn)賣給日本藏家新田棟一。2001年由紐約佳士得以924.6萬美元拍賣給一位法國買主,創(chuàng)下中國青銅器拍賣價最高記錄,被業(yè)界稱為“青銅器之王”。2014年3月19日,湖南收藏家群體向佳士得正式提出聯(lián)合洽購皿方罍,買賣雙方于紐約時間同年3月19日達成出讓協(xié)議。同年6月28日,漂泊海外一個世紀的商代青銅器皿方罍的器身與器蓋在湖南身首合一。

      這件距今3000多年的“皿天全”方罍,造型雄渾,形體巨大,通體集立雕、浮雕、線雕于一身,其高超卓絕的鑄造技術、神采飛動的氣勢和令人傾倒的精美紋飾,是其古代其他青銅器無與倫比的,堪稱“罍中之王”,是舉世無雙的“稀世珍寶”。桃源為什么會出土如此珍貴的青銅器呢?考古專家認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平王在桃源筑有皇室宮闕采菱城,楚國貴族群居于此,使用攀比昂貴器皿那是自然,這種推測很有道理。

      2.采菱城墓群出土了大量楚國時期文物

      古采菱城西為墓葬區(qū),分別是楊家山墓群、印家崗墓群、陳家崗墓群,南近獅子山墓群等,墓群有春秋戰(zhàn)國到西漢時期采菱城居民墓葬千余座。據(jù)《桃源縣志》載,采菱城曾用名“黃楚城”“青陵村”“茅草街鄉(xiāng)”等名。因葬楚皇族古墓得“青陵”名,南宋《方輿勝覽·常德府》曾載:“五季避地荊楚,為武陵之青陵人……創(chuàng)亭于青陵館……”。采菱墓出土的隨葬器物有青銅兵器劍、戈、矛、矢、鉞,漆木器琴瑟、弓、盾、鎮(zhèn)墓獸、俑、盒、梳、篦。陶器鼎、敦、壺、豆、提梁陶盉等千余件,其中有些墓主人生前身份較高,為楚國軍事官員。這些文物紋飾精美,工藝考究,漆木器色澤鮮艷,彩繪線條流暢,雕刻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再現(xiàn)了春秋楚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歷代文人墨客來采菱城觀光后,心潮澎湃,文思泉涌,留下珍貴的墨寶!唐代劉禹錫來桃源采菱城時曾寫過一篇《采菱行》:“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鴛翔……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煙起。”見景生情,緬懷屈原。而在桃源流傳有一首民曲《采菱曲》:“楚王城上水云蒸,白馬湖邊舊采菱。兩岸清歌搖畫槳,涼天落日下漁罾”更是道出了采蓮的情趣。

      《楚辭》的字里行間處處滲透了屈原對出生地沅江河畔熱愛之情。屈原在《離騷》的第二句自報身份是“孟陬”人氏,而前人將其理解為時間,故屈原的出生地就成了千古之謎。屈原被“遣返”回原籍后,帶著仆人,騎著白馬,流連忘返于沅江風光帶,詩意綿綿,情意切切,輕吟漫唱,寫就千古華章《離騷》,為后人建立了一座文學豐碑。

      屈原走過的風景被東晉陶淵明覓蹤尋幽,作《桃花源記》構(gòu)筑理想的世外桃源;北朝北魏酈道元沉醉桃源山水,寫下詩句:“沅水又東帶綠蘿山,綠蘿蒙羃,頹巖臨水,寔釣渚漁詠之勝地,其迭響若鐘音,信為神仙之所居。”謬贊箓蘿晴畫及桃源山景為神仙之地,后隨《桃花源記》廣泛傳播,桃源仙境名揚天下。

      [1]屈原.楚辭[M].北京:中華書局,2015.[2]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3.[3]左丘明.左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6.

      [4]何玉棻.直隸澧州志[M].長沙:岳麓書社,2010.

      [5]余良棟.桃源縣志[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13.

      [6]應先烈.常德府志[M].長沙:岳麓書社,2008.

      [7]賀剛.湘西史前遺存與中國古史傳說[M].長沙:岳麓書社,2013.

      [8]韓隆福.試談南楚三座郢都及其意義[R].屈原與楚辭文化學術研討會,2015.

      [9]酈道元.水經(jīng)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6.

      猜你喜歡
      采菱沅江舜帝
      中秋夜思
      當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14:26:14
      沅江懷化段漁業(yè)資源增殖保護措施
      天下為家
      處暑采菱忙
      沅江:首本鄉(xiāng)土教材出爐
      科教新報(2020年45期)2020-03-15 09:16:35
      一帆風順
      寶藏(2019年3期)2019-03-28 05:24:14
      秋日采菱
      采菱曲
      文苑(2016年2期)2016-12-08 11:51:19
      五帝本紀之舜帝傳奇
      沅江:俏蘆筍撐起大產(chǎn)業(yè)
      水富县| 博罗县| 泰兴市| 木里| 迁西县| 彭州市| 育儿| 连山| 忻州市| 河间市| 淅川县| 商南县| 临潭县| 洛宁县| 常德市| 乐昌市| 西宁市| 武胜县| 缙云县| 绵竹市| 太原市| 会理县| 井研县| 龙胜| 株洲县| 元江| 论坛| 灵寿县| 锡林郭勒盟| 广东省| 克拉玛依市| 手游| 鱼台县| 苏尼特左旗| 容城县| 商洛市| 宣武区| 和平县| 毕节市| 双辽市| 甘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