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清 石海梅
勇敢的我
——小學生心理輔導(dǎo)活動課教學設(shè)計
鄧麗清1石海梅2
勇敢;自我;心理活動課
設(shè)計意圖:
低年級學生對勇敢的認識和理解存在著認知上的偏差及實踐上的不足,他們認為膽大就是勇敢。因此,教師需要正確引導(dǎo)學生看待勇敢,培養(yǎng)學生的勇敢精神,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本課通過小調(diào)查、故事情境、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感受勇敢?guī)淼某晒涂鞓?,學會積極應(yīng)對緊張和害怕的情境,從而提高社會適應(yīng)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勇氣和自信都是勇敢的表現(xiàn),但勇敢不等于逞強。
2.引導(dǎo)學生體驗到勇敢給自己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3.讓學生在認知、情感和行為體驗中學會舒緩、消除緊張及害怕的情緒。
教學對象:小學低年級學生
教學過程:
一、心理調(diào)查,問題呈現(xiàn)
教師:同學們,今天鄧老師很高興要和你們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認識嗎?(出示黑貓警長圖片)它是誰?
學生:黑貓警長。
教師:它有話要說呢!(配音)你們好,我就是機智勇敢的黑貓警長。聽說今天鄧老師要和你們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我也想?yún)⒓?,行嗎?/p>
學生:行!
教師:先請黑貓警長參加我們的第一個活動:心理小調(diào)查。
(PPT展示第一個情境)爸爸、媽媽晚上出去辦事了,現(xiàn)在就我一個人在家,我感到……
學生:緊張、害怕。
教師:看來很多小朋友晚上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都會有緊張、害怕的感覺。我們班同學是這種情況的舉手看看。喲!不少人呢!好,咱們繼續(xù)小調(diào)查。
(PPT展示第二個情境)哎呀,我生病了,馬上就輪到我打針了??吹侥情L長的針頭,我心里……
學生:緊張、害怕,怕疼。
教師:看來,當我們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或者在醫(yī)院打針的時候,有不少人會感到緊張或害怕。在學習和生活中,你還遇到過什么事情讓你特別緊張或害怕呢?
學生:怕疼,怕獨自一個人,學習上不自信,在陌生人面前害羞等。
教師:其實,鄧老師現(xiàn)在給你們上課,除了高興外,也有些緊張呢。你們是不是也像我一樣有過緊張、害怕的時候?如果有,請舉起手。呀,這么多人都舉手了,你覺得這說明了什么呢?
學生:每個人都會緊張。
設(shè)計意圖:教師運用卡通形象黑貓警長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情境呈現(xiàn)和小調(diào)查的方式,引導(dǎo)學生發(fā)現(xiàn)在生活和學習中每個人都有緊張害怕的時候,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
二、故事暖心,輕松發(fā)現(xiàn)
教師: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能夠幫助我們,讓我們以后遇到這些苦惱時不再緊張、害怕呢?先來聽一個故事,故事里的小山羊丁丁說不定能給你一點啟發(fā)。
播放童話故事《小山羊丁丁》:小山羊丁丁膽子很小,連一道狹窄的小山谷都不敢跳過去。媽媽問它為什么不敢跳,丁丁說:“我,我怕,我怕我跳不過去,會摔傷的,那多疼??!”媽媽見它這樣膽小,非常擔心。這天,媽媽帶著丁丁出來吃草,看見有一群小山羊在練習跨越山谷,可大家都不敢跳。媽媽說:“丁丁,如果我跳過去了,你能不能跟著跳過去呢?”說完,媽媽一下子就輕快地越過了山谷。
看著山谷那邊的媽媽,丁丁的膽子好像變大了一點。這時,媽媽大聲喊道:“孩子,你知道嗎?你有這個能力跳過來呀,勇敢一點!你能行!”
聽到媽媽的鼓勵,丁丁的信心好像更足了一些。旁邊的小山羊也紛紛說:“丁丁,你肯定能跳過去的!”“丁丁,你要是跳過去了,我們就會學著你也跳過去呢!”
教師:(出示山羊頭飾)這是誰?
學生:這是小山羊丁丁。
教師:對了,假設(shè)現(xiàn)在你們就是丁丁,看到媽媽跳過了山谷,聽到媽媽和同伴們說的話,你會想些什么呢?(教師走到學生面前,戴上山羊頭飾)丁丁,你在想什么呢?
學生:假如我是丁丁,我還會想:既然大家都說我能行,那我肯定行的!
教師:丁丁是這樣想的嗎?它最后成功了嗎?接著聽完。
播放故事結(jié)尾:聽了這些話,丁丁在心里不斷地對自己說:“我能行的!媽媽和同伴們那么相信我,我還怕什么呢?再說即使我跳不過去也沒什么丟臉的呀!只要我努力了,媽媽就不會怪我的?!毕氲竭@里,丁丁鼓足勇氣使勁一跳,哇,他一下子就跳過去了。丁丁的媽媽激動地抱起兒子,為它感到驕傲。從那以后,丁丁再也不害怕跨越山谷了。
教師:哇,丁丁和你們想得差不多呢,而且它最后成功了。我們用掌聲向丁丁表示祝賀!現(xiàn)在,你最想對丁丁說什么呀?
學生:當聽到別人對它的鼓勵,它找到了自信,而且告訴自己要勇敢。
教師:我從你們的話里找到了勇氣和自信。之前丁丁是那么緊張和害怕,可它后來靠著勇氣和自信成功地跳過了山谷。從此,它變了,變得勇敢了。(板書課題:勇敢的我)我們也要像丁丁一樣做一個勇敢的好孩子。
教師:老師這里還有一件寶貝,(拿出鏡子)這可是一面神奇的鏡子,如果你能鼓起勇氣和信心對著鏡子說一句話,你就能變得更加勇敢。這句話就是——我是一個勇敢的孩子。(關(guān)注不舉手的膽小學生)
教師: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藏著一個勇敢的我,讓我們一起把這個勇敢的我找出來吧。
教師:(出示“一個人在家”的情境)當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我可以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來讓自己忘記緊張、害怕呢?如果你想的辦法好,我就請你把名字寫在黑板上,然后這個好辦法就用你的名字來命名。
學生1:畫畫、做手工、睡覺、看電視、看漫畫。
學生2:沒有鬼、大灰狼,我們沒必要為不存在的東西而苦惱。
學生3:可以鼓勵自己啊,我能行的不要怕。
學生4:聽溫柔或快樂的曲子平靜心情等。
教師:(出示“打針”的情境)你想到什么辦法了?
學生1:打針是為了治病。
學生2:我可以鼓勵自己,讓自己不要害怕。
教師:同學們真不錯,想到了這么多好辦法來幫助自己克服緊張、害怕的情緒,比如正確地認識這件事情,想些或者做些快樂的事情轉(zhuǎn)移注意力,還有自己給自己打氣,自我鼓勵。對了,聽優(yōu)美舒緩的音樂也能消除緊張和害怕呢!
設(shè)計意圖:通過呈現(xiàn)故事情境,在幫助小山羊丁丁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積極應(yīng)對緊張、害怕的情緒,同時讓學生大聲對著鏡子喊出“我是一個勇敢的孩子”,通過心理暗示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潛力,從而勇敢解決問題。
三、游戲樂園,行為體驗
教師:同學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其他一些讓我們感到緊張或害怕的事情,又該怎么去正確面對呢?我這兒有四件法寶能幫助我們,想不想看?
出示課件。
自信:每次課堂發(fā)言時,我都生怕說錯了答案,擔心老師和同學們笑話我。同伴們知道了我的想法后,這樣對我說:……于是我……
勇氣:爸爸、媽媽帶我去學游泳,可是我連下水都不敢,只敢坐在游泳池邊。見我這樣,爸爸、媽媽對我說:……于是我……
膽量:語文考試成績出來了,哎呀,才84分,離媽媽規(guī)定的95分差好遠呢!媽媽要是罵我、打我,該怎么辦呀?回到家里,我……
大方:星期天,家里來了客人,爸爸要我主動和客人打招呼。以前,我會渾身不自在,躲在房里不出來,可這次不一樣了,我……
教師:遇到這些事情時,我們該怎么想辦法讓自己不再緊張、害怕呢?接下來,就請你們四個人為一個小組,每個小組選擇其中一個內(nèi)容分角色說一說、演一演。
學生上臺表演。
教師:同學們,連黑貓警長都忍不住想夸夸你們了!
出示配音:小朋友,你們真棒,當你們遇到緊張、害怕的事情時,你們能用自信、勇氣來解決問題,真勇敢!
設(shè)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再次呈現(xiàn)生活中學生會面臨的緊張和害怕的情境,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的方式,共同尋找面對害怕、緊張的方法,真正幫助學生積極面對生活中的類似場景,做勇敢的自己。
四、判斷交流,認知拓展
教師:同學們,你們通過勇氣和自信展示了一個勇敢的我,真了不起!可是,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呢?有幾個小朋友好像還沒有弄清楚,請你來判斷一下,他們的行為真的叫勇敢嗎?
教師:(出示兩個男生從樓梯上往下滑的圖片)瞧,這兩個同學膽子可真夠大的,不過,這是勇敢嗎?再請你們來判斷一下,小明真的勇敢嗎?
A:小明,你剛才到哪兒去了?
B:好朋友被人欺負了,我去把那個人揍了一頓。
A:小明,你太勇敢啦!
學生:從樓梯上滑下來很危險;小明是不對的,不能動手打人。
教師:咱們可不做逞強的我,而要做真正勇敢的我。
設(shè)計意圖:通過對生活的場景的分析判斷,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談感受,從而明白逞強不等于勇敢,要做真正勇敢的我。
五、結(jié)課
教師:同學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讓自己感到緊張、害怕的事情,但是,在緊張、害怕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用勇氣和智慧去面對,用膽量和自信去克服,我們一定會變得更加強大、快樂!最后,送給你們一句話,讓我們一起大聲地說:——我勇敢,我快樂!
教學反思:
寬松、民主、和諧、溫馨的教學氛圍是心理健康教育課實施的起點,是誘發(fā)學生積極行動的外在因素。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開課初教師引入黑貓警長這一角色,通過設(shè)疑激趣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為本節(jié)課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chǔ)。
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兩個要素是 “活動”和“體驗”。從心理學上講,體驗主要是指人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是體驗者親自參與活動,并用自己已有的經(jīng)歷和心理結(jié)構(gòu)去理解、去感受、去構(gòu)建,從而生成自己對事物的獨特的情感。本節(jié)課中,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shè)計形式豐富的活動,如小調(diào)查、情境故事、角色扮演等,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進來。角色扮演是通過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來影響個體心理過程,簡單地說就是讓學生以一種類似游戲的方式,表演出自己的心理或行為問題,進而起到增進自我認識,減輕或消除心理問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課中呈現(xiàn)的案例都是孩子們生活中真實的情境,貼近生活實際,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學生會更愿意積極參與討論和分享。整個課堂中,教師的角色更多的是引導(dǎo)者和陪伴者,尊重學生,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性原則??v觀心理健康教育,其內(nèi)容豐富而繁雜,但教學設(shè)計最重要的原則是課程內(nèi)容和教學活動均要符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心理需求,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guī)律、學識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增刪、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找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關(guān)心的熱點問題或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學生就會主動參與、積極討論,從而真正獲得心靈成長。
G441
B
1005-6009(2017)80-0057-03
1.鄧麗清,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湖北武漢,430074)教師,一級教師;2.石海梅,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湖北武漢,430074)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