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縣育才實驗學校 程 方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江蘇省泗洪縣育才實驗學校 程 方
本文通過對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孩子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與之對應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教師應該將如多媒體一類的新型教學方式引入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素養(yǎng)的新思路。
小學英語 培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
近年來,我國的經(jīng)濟得到了飛躍般的發(fā)展,高素質人才成了社會上最為搶手的資源,為了學生的未來考慮,在小學階段,除了讓孩子們有足夠的知識積累以外,還應該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核心素養(yǎng),只有這樣,在學生日后步入社會的時候,才有與人競爭的資本。在進行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要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與教材知識相結合,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的優(yōu)秀品質,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視覺和聽覺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是他們對外界探索的主要信息來源,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沒有積累過多的語言知識,所有的認知基本都來自于他們所感知到的畫面,所以,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孩子們潛移默化的學會英語的表達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能使孩子們覺得新鮮有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建立的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加入到課程中來,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學到知識。
經(jīng)常有人說,在國內學習外語來的不去直接去國外聽它個兩三年。雖然這句話不一定正確,但是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環(huán)境對于語言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在以前的應試教育中,學生和老師們疲于應付一場接一場的考試,大多都進行著填鴨式的教育,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記,在課后更是一味地死記硬背,像是流水線上標準化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們的自主思考,嚴重的影響了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發(fā)起“日常生活用英語”的活動,鼓勵學生們在與同學交流的時候,盡量使用英語,或者是可以在班級活動中設計一個英語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主題可以定為“the English in the life”.使學生們在講英語,用英語的大環(huán)境下,將英語用法和單詞爛熟于心,潛移默化的進行英語的學習。
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對于童話等美麗的故事的興趣遠遠大于那些無聊、刻板的英語課本,童話故事不但能吸引孩子們的興趣,還能將學生們的思維調動起來,鼓勵她們自主學習。所以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利用一些英語小故事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教學方法之一。想要讓學生的思維發(fā)散開來,從而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我們教師就應該做到不斷采取新方式,活躍課堂氛圍。舉例來說,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在開始上課的時候,給孩子講這個故事。
One day a visitor from the city came to a small rural area to drive around the country roads,see how the farms looked,and perhaps to see how farmers earned their living.The city man saw a farmer in his yard,holding a pig up in his hands,and lifting it so that the pig could eat apples from an apple tree.The city man said to the farmer," I see that your pig likes apples,but isn"t that quite a waste of time?" The farmer replied," What"s time to a pig?" 在講述的同時,一句一句的翻譯給孩子們聽。一天,有一個城市里的游客來到一個小鄉(xiāng)村,在鄉(xiāng)間路上開著車,想看看農(nóng)莊是什么樣子,也想看看農(nóng)夫怎樣種田過日子。這位城里人看見一位農(nóng)夫在宅后的草地上,手中抱著一頭豬,并把它舉得高高的,好讓它能夠吃到樹上的蘋果。城里人對農(nóng)夫說,“我看你的豬挺喜歡吃蘋果的,但是,這不是很浪費時間嗎?”那位農(nóng)夫回答說,“時間對豬有什么意義?”
故事講完了以后,教師可以進行提問,讓學生們把這個故事按照自己的印象復述出來,最后選取一個與原文最像的,編成小劇場,選幾個學生把這個小故事表演出來。
講故事這種方法不但是發(fā)散思維的好辦法,更能夠一改以往課堂上沉悶、死板的教學氛圍,而復述和表演的過程更是對學生記憶能力、再現(xiàn)能力的一種培養(yǎng),寓教于樂,在快樂的氛圍中,讓孩子學會英語。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版本的教材,課文是經(jīng)過嚴挑細選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很好的將知識點傳達給學生,但是還是有一些不容忽視的缺點。比如說,課文中講述航空航天的故事,這雖然是有利的知識,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實在是過于抽象,他們很難理解這其中的意義所在。所以,在講授課本以外,課后還需要教師提供一些有趣的課外閱讀資料,比如說最為經(jīng)典的英語動畫《Litter Bear》,在將常用的英語口語傳遞給學生以外,還能讓學生從中學習到主人公熊寶貝的機智、勇敢,以及遇到問題的時候不退縮不躲避,迎難而上解決問題的精神,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育具有極高的價值。除了動畫片以外,一些短小精悍的英語小讀物也可以推薦給孩子們,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英語。
小學時期的孩子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像一張白紙一般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應該從這個階段開始,教師作為學生認識人生認識世界的引導者,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習的樂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以便學生學會英語,在教學的整個進度中,教師需要時刻保持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讓學生敢于信任老師,從而方便教學,真正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下一代人才。
【1】高玉杰.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英語教師,2016(16)
【2】宋惠芳.淺談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學周刊,2017(15)
【3】王鳳琴.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