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想象翅膀 遨游文本世界
江蘇省昆山市周市鎮(zhèn)永平小學 施 萍
想象,不僅是開啟小學生智慧和思維的鑰匙,也是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有效途徑和方法。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為學生想象力發(fā)展搭建平臺,引領學生要大膽的想象,促進學生與文本的互動,使學生快樂地徜徉在文本中。
小學語文 文本 想象
想象,不僅是開啟小學生智慧和思維的鑰匙,也是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有效途徑和方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為學生想象力發(fā)展搭建平臺,創(chuàng)造機會,促進學生與文本的互動,使學生快樂地徜徉在文本中。
標點是語文文本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作者提升文本感染力與藝術表現(xiàn)力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借助標點符號豐富性特點,引導學生通過深挖標點符號的內涵,激發(fā)學生想象力,豐富文本內涵,于“無言”中生發(fā)“千言萬語”。
例如《狐假虎威》這篇課文,文本中有一段老虎與狐貍的對話,分別連用了兩個問號。
狡猾的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扯著嗓子問老虎:“你敢吃我?”
“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我在教學中就抓住這兩個“?”引領學生展開想象,狐貍明明比老虎弱小,這只狐貍為什么敢于與老虎叫板?結合文章的內容想一想,這個問號里面包含著狐貍哪些“狡猾的”想法;老虎明明知道自己強大于狐貍很多倍,文章中的問號又體現(xiàn)出老虎怎樣的心理呢?學生快速于標點處生發(fā)想象,對兩個問號的內涵進行填白,有效促進了學生與文本的互動,使學生快樂地徜徉在文本中。
小學語文文本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圖文并茂,在文本中穿插了很多生動直觀的插圖。這不僅迎合了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也是提升學生閱讀思維、增添學生閱讀感受的一種重要手段。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文本中的插圖,將插圖與文本有機結合起來,并融入學生的想象,使文本立體起來,學生閱讀感受豐富起來。
例如《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篇課文,第6頁的插圖以全景式呈現(xiàn)場景,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閱讀感受,我將插圖與文本內容結合起來:“同學們,多么美麗的語言: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huán)繞著綠樹紅墻。(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來)語言美,畫面也美,可惜插圖中那小船、白塔、綠樹紅墻離我們太遠,小朋友們能不能結合插圖與文章內容,發(fā)揮你們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勾畫出那美麗的景象,讓我們進一步地感受美。”
學生快速地觀圖,再根據(jù)文本內容進行合理的想象,豐富了學生對插圖展示的美好意境的感受,深化了對文本思想主題認知水平。
小學語文教材在編排時,由于考慮學生的語文認知能力,很多文章往往給人言已盡意猶未完的感覺,這就留給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從文本結尾的特點出發(fā),用結尾引領學生展開想象,對結尾進行續(xù)貂,以提升學生對文本認識的深度。
例如《一路花香》這篇課文,以挑水工的一段話結束,對于破水罐如何應答挑水工的話沒有進行交代。我就借助這個結尾,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破水罐在聽了挑水工的這段話以后話會怎么回答,又會怎么做;完好的水罐又會怎樣說、怎樣做呢,兩只水罐之間又會發(fā)生怎樣的對話,破水罐在見到主人以后又會怎樣說呢。通過對文本結尾展開想象,學生對文本中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文本的理解自然就有了深度。
小學生想象力是豐富的,為了進一步推動學生深入文本,提升小學生語文思維的高度,小學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多元化想象,培育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多個角度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揮想象,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也能幫助學生突破常規(guī)思維的束縛,使學生能夠透過文本語言,聽到弦外之音。
例如《坐井觀天》這篇文章用小鳥的一句話結尾:“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惫适碌慕Y局到底怎樣,文本沒有進行交代。為此,我就以引導學生對故事的結局展開想象,學生的現(xiàn)象五花八門,有的認為青蛙跳出了井口,看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快樂地生活;有的學生認為青蛙在井里待久了,變得懶惰了,不想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天到底有多大;有一個同學則勾畫了一個富有詩意的結局,青蛙騎在小鳥的背上飛出了井口,周游世界去了。學生的思維潛能被完全釋放出來,給成語故事嫁接上童話的結局,豈不妙哉!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時,可以將想象與表演結合起來再現(xiàn)想象,這樣能夠有效拓展文本的空間,使文本從平面空間變得立體起來,具體可感。
例如《推敲》一文,為了引導學生感知賈島的求學精神,我就引導學生對“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一句展開想象,想象賈島吟哦的樣子,以及如何做出敲門、推門的動作,再通過表演將想象的內容呈現(xiàn)出來,融入學生創(chuàng)造性表演活動,較好地實現(xiàn)對文本人物形象的感知。
總之,想象是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有效途徑和方法。語文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要重視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為學生想象力發(fā)展搭建平臺,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于文本的世界。
【1】馮會杰.淺談小學語文習作中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36)
【2】王芳.讓課堂對話更加酣暢淋漓【J】.學苑教育,2014(5)
【3】揭蓮珠.挖掘文本資源拓展寫話訓練【J】.小學教學參考(語文版),2012(11)
【4】林銀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2(7)
【5】徐文健.例談閱讀教學中的想象式隨文練筆【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