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化大縣作家多

      2017-03-23 18:50:09陳小瑋
      新西部 2017年2期
      關鍵詞:楊剛富平小說

      陳小瑋

      近年來,富平縣一批作家先后推出了自己的長篇小說。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作家創(chuàng)作了中短篇小說、散文及詩歌等作品。

      農(nóng)民詩人王老九早就說過,“富平是個詩窩窩”。作為一個文化大縣,富平人一向熱愛文學,即使是在文學式微的背景下,這些在別人看來只是業(yè)余作家的人,卻始終舍不得放不下手中的筆。正是他們,支撐著富平文學和富平文化的高度和深度。

      富平文學圈擁有一個年齡懸殊的作家群,長者年逾八旬,少者二十左右,組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金字塔式創(chuàng)作結構。

      據(jù)富平縣作協(xié)主席楊英武介紹,富平籍作家群創(chuàng)作踴躍,年輕人準備登塔翹首而望,中堅力量身處塔中低頭深思尋找方法和路徑,臨頂老者回首瞰視,并竭力幫助大家尋找捷徑,盡量讓文友們少走彎路,形成了典型的接力幫扶氛圍。“富平籍作家這種相互包容、促進共勉、共爭上游的精神,時刻在鞭策著每位作者?!睏钣⑽湔f。

      記者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除了本專題重點介紹的幾位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者,還有幾位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同樣值得關注。

      唐應坤與《流淚碑》

      寫長篇小說一直是唐應坤的一個夢想,但看到長篇小說出版難、銷售難的現(xiàn)實,就一直沒有動筆的勇氣。

      “一個人有責任和義務把自己的經(jīng)歷寫下來?!焙m的這句話,一直在唐應坤心頭縈繞。

      唐應坤出生于1948年9月,幾乎與共和國同齡。他經(jīng)歷了新中國建立后所有全國性政治運動,尤其是遭遇了“文革十年浩劫”。不是所有的往事都需要回憶,也不是所有的回憶都值得銘記。“十年文革”與“改革開放”的歷史,是值得銘記的。

      1966年6月,唐應坤初中畢業(yè)前一個月,“文革”突然爆發(fā)。直到23歲,他才當了兵。當兵期間又遇上“林彪事件”,“整軍”期間不提干,加上年齡太大,提干泡湯。

      高小、初中時,唐應坤作文在班內(nèi)或年級一直名列前茅。杜鵬程、柳青、高玉寶這些作家,是他的偶像。在部隊參加通訊寫作學習班,47軍140師的宣傳科長、《湘西剿匪記》的作者張行對他寫的《連長請假》給予了高度評價,并作為范文講給學員們。

      1974年,唐應坤參加了延安大學主辦,延安地區(qū)、榆林地區(qū)、延安市委黨校聯(lián)合舉辦的“毛澤東思想學習班”。這個學習班里后來涌現(xiàn)出一個大作家——路遙。路遙的出名,對唐應坤觸動很大,使他覺得只要堅守夢想,就能拿出作品。

      唐應坤的寫作,最早可追溯到回鄉(xiāng)務農(nóng)時期。他在縣上一個建橋工地政工組管工地廣播宣傳,同時編輯一份油印的《工地簡報》,從組稿、寫小評、插圖、排版、刻印,所有活路都是他一人所為。后來,在部隊以及轉(zhuǎn)業(yè)到地方單位,都干著與新聞宣傳有關的工作,為他日后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基礎。

      第一部長篇小說,唐應坤取名為《流淚碑》。他認為從“文革”之后到改革開放這一段歷程,要是立個里程碑的話,那就是用人們的淚水寫就的,其中既有酸楚的淚,也有喜悅的淚。

      《流淚碑》中心內(nèi)容是講法治缺失或法律滯后的社會是多么的可怕,機制僵化生產(chǎn)力低下是多么的可悲,經(jīng)濟萎縮、市場蕭條、生活日用品嚴重缺乏是多么的可憐。當時畸形的經(jīng)濟機制架構如此:信用社原本是股份制企業(yè),當年卻歸國營農(nóng)業(yè)銀行管理;供銷社原本是股份制企業(yè),卻要歸國營商業(yè)局管理;省級的大型農(nóng)機廠本應企業(yè)獨立經(jīng)營,但卻強制搞“工農(nóng)聯(lián)盟”、“大廠帶小廠”等等。唐應坤在書中把這種沒有經(jīng)濟效益的經(jīng)濟架構暗喻為“同性戀”現(xiàn)象(不生孩子),結果造成國營商業(yè)、國營企業(yè)十幾年間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2000年,農(nóng)業(yè)銀行開始實行“內(nèi)退”(即工齡滿三十年或年齡滿50歲者)。唐應坤聽到此消息后,在全渭南市農(nóng)行系統(tǒng)第一個報了名。退休后時間充裕,他就寫自己想寫的東西,至今出版了雜文散文集《頻陽子絮語》(2006年)、長篇小說《流淚碑》(2013年)、詩歌集《荒草絲語》(2016年)。

      路西平與《村路》

      路西平最早一篇習作,發(fā)表在《少年文藝》上。那一年是1985年,他剛上高中。

      沈從文、王蒙、韓少功、艾特瑪托夫、加西亞馬爾克斯、博爾赫斯等中外作家的作品,路西平都看,但他認為對他影響最大的兩部作品是陳忠實的《白鹿原》和柳青的《創(chuàng)業(yè)史》。

      路西平是《陜西農(nóng)村報》的記者,經(jīng)常跑基層。上世紀90年代開始業(yè)余創(chuàng)作,主要寫小說以及少量的詩歌。

      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村路》,路西平大概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坝幸淮挝以诟黄烬R村鎮(zhèn)某個村采訪,觸動了我想用文學形式把采訪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來的想法?!边@是路西平?jīng)Q定寫《村路》的初衷。

      在采訪時,路西平遇到這樣一個真實的事情:一個村民小組在上世紀80年代初集體入股建了一座磚廠,由于地理位置好,土源優(yōu)質(zhì),效益不錯。到了90年代,磚廠經(jīng)營進入低谷,甚至面臨倒閉,村里一個能人承包了磚廠,但依然沒有起色,曾經(jīng)一度關了門。承包人帶領妻兒下煤礦干了一年,積攢了一筆啟動資金,又開了磚廠,總之受盡磨難。到2000年,這個人被推選為村支書,但還繼續(xù)經(jīng)營著磚廠。2003年,磚廠效益轉(zhuǎn)好,村里修路,新上任的村民組長籌集不到資金,就在一部分村民的慫恿下要磚廠……

      故事本身很復雜,但進入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作,如何跳出現(xiàn)實故事的框架,重新拆解編織,刻畫鮮明的人物形象,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藝術觀點,成為路西平當時需要突破的一個難點。

      《村路》出版后,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原人民文學雜志社主編、著名評論家李敬澤,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陜西作協(xié)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賈平凹,陜西作協(xié)副主席、著名詩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延河雜志執(zhí)行主編閻安都寫了推薦語。

      李敬澤說,《村路》是一部新型改革背景下中國式鄉(xiāng)村編年史。作品的功夫在于以小見大、管中窺豹,通過對農(nóng)村新型現(xiàn)實深入細致的觀察與表現(xiàn),以一個時代的名義將農(nóng)村與農(nóng)民所面臨的歷史性困境與選擇,進行了誠懇而精確的記錄性再現(xiàn)。

      而在賈平凹看來,《村路》咬準了具有獨特民俗風韻的北方農(nóng)村生活,塑造了以村黨支部書記劉樂然為代表的當代農(nóng)民形象,通過對鄉(xiāng)土生活、鄉(xiāng)親鄉(xiāng)情的描繪,展現(xiàn)了中國新農(nóng)村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和艱苦歷程。是新近充滿了現(xiàn)實感的、不可多得的農(nóng)村題材小說。語言智慧精到,動感鮮活。

      這些年來,路西平陸續(xù)在《青年文學》《萌芽》《延河》《陜西日報》等報刊發(fā)表上百萬字的小說、報告文學以及詩歌。2016年第十一期《延河》小說版頭條刊發(fā)了他的中篇小說《絕情谷》;2010年,中篇小說《致我們悄悄逝去的浪漫》獲得中國散文學會舉辦的“新視野”杯文學大賽小說組第一名。

      近期,路西平正在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魚刺》,即將在國家級大型文學刊物上全文首發(fā),目前已進入最后收官階段。

      路西平認為,創(chuàng)作與日常工作并不沖突,相反,許多素材靈感都來自他的工作。作為業(yè)余作者,他最大的苦惱是沒有整塊的創(chuàng)作時間。他給自己規(guī)定,每天再忙也必須寫兩千字。

      程凌、李繼莊與《石川河》

      程凌、李繼莊都是富平人。1973年,兩個人一同入伍當了兵。

      在部隊,程凌喜歡寫快板,黑板報上經(jīng)常有他寫的快板。在部隊立了三等功后轉(zhuǎn)了干,隨后又到寧夏吳忠?guī)煼渡钤炝藘赡辍^D(zhuǎn)業(yè)后,他到銅川石油公司工作,任銅川市石油公司經(jīng)理,后調(diào)任中油陜西銷售公司咸陽采供站副經(jīng)理。

      喜歡文學的程凌,多次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贊美秦嶺的文章,后集為《秦嶺風韻》一書,其中《驪山行》一文獲得省“融橋杯”三等獎。2012年,程凌加入咸陽作協(xié)。

      李繼莊喜歡寫新聞。有一年,他的報道被好幾家報紙刊登、轉(zhuǎn)載,師黨委會討論決定給他提干。一個排級干部的任命文件由師部下達,也算創(chuàng)了一個記錄。李繼莊在部隊從事新聞工作十年之久,被《解放軍報》《人民軍隊報》《寧夏日報》聘為特約通訊員,被寧夏人民廣播電臺聘為特約記者,還被蘭州軍區(qū)授予先進新聞工作者稱號。他先后發(fā)表新聞作品和文章200多篇,有5篇稿件被《解放軍報》刊用時加了編者按。

      轉(zhuǎn)業(yè)后,李繼莊到銅川市委老干局工作,開辦了銅川市老干部工作通訊???。60余篇作品發(fā)表在《中國老年報》《陜西老年報》和《金秋》雜志上。人物通訊《燃燒的晚霞》被中組部編寫的老干部先進事跡選編錄用。

      兩個老戰(zhàn)友,也是棋友,一個已退休,一個即將退休,他們一邊下著棋,一邊商量出一件大事——合寫一部長篇小說。

      2013年春,他們得到一本中共富平縣委宣傳部編印、南志秀著的《富平史話》,這給他們創(chuàng)作小說帶來了啟迪。該書中的名人錄、英烈傳、大事記等內(nèi)容,為他們采風搜集資料、謀劃創(chuàng)作思路提供了重要線索。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銅川市政協(xié)主席楊志良向他們講述了許多習仲勛密切聯(lián)系群眾、給群眾辦實事的故事,為他們塑造小說主人翁惠全民的形象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銅川市青松園干休所原所長范耀輝為他們提供了照金的史料,所長王海祥送來了隴東革命根據(jù)地的史料,銅川市政協(xié)專委張桂云和丈夫于有為專門買來《習仲勛傳》,以供其參考。

      2013年4月,程凌和李繼莊沿著富平的母親河石川河一路北上進行調(diào)查采訪,小說主人公的形象漸漸清晰起來。以習仲勛、王杰、周義俠為代表的有志之士,帶領富平人民在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不畏艱險、前仆后繼,他們同舊的社會制度、國民黨反動派、日本侵略者、地方黑惡勢力、土匪惡霸進行了英勇斗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生命華章。

      他們將長篇小說定名為《石川河》,靈感來自一次看見石川河發(fā)大水,場面很壯觀,完全不同于平常的平靜。石川河也是富平的母親河,匯入渭河,再匯入大海。

      在形式上,他們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小說章回體的寫法,意在克服寫作中難以回避的不連貫的問題。為了增強小說的可讀性,他們大量使用了富平方言,給人以樸實親切之感。

      《石川河》在2014年出版后,受到讀者的熱捧。2015年12月間,在陜西省廣播電視臺連續(xù)播出《石川河》全集,程凌、李繼莊接受該臺專訪,播出后受到廣大聽眾的好評。

      《石川河》是程凌、李繼莊二人飽含心血的首次嘗試,他們目前正在對文字進行修改,準備再版。

      “我倆最大心愿,是這部小說能拍成電視劇。”程凌最后對記者說道。

      楊剛與《坎坷人生》

      2013年,楊剛終于實現(xiàn)了他藏在心中多年的一個愿望——出一本自己的書。

      這本名叫《坎坷人生》的書,前言極短,只有短短的七行,交代了故事發(fā)生地西魏村的來歷,重點是說他“寫這部小說,期望以真情實感去打動人,以執(zhí)著的愛去感動人,以不幸的悲劇去警示人”。

      小時候,楊剛家貧,導致他體弱多病。13歲那年,可憐善良的母親因病而逝。從此,他的童年不再有快樂。

      “剛利的作文是全班寫的最好的。”小學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說過的這句話,令楊剛(原名楊剛利)記憶深刻,也讓他有受寵若驚之感。印象中那篇作文寫的是奶奶,無論誰家過紅白喜事,她都熱心地去幫忙。

      《坎坷人生》是楊剛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描寫陜西黃土高原上一個叫西魏村的一個家族及其周圍各色人等的境況,“寫的就是平凡的生活,一些雞零狗碎的叵煩日子”,反映改革開放后農(nóng)村發(fā)生的一系列變化。

      “自小我見了村里年長的,不是叫爺爺,就是叫伯伯。年輕一點的不是叫叔叔,就是叫哥哥?!皸顒倧男∩畹奈鞔逅慕M,98%的人都姓楊。忠娃爺兩眼雖然看不見,卻能哼著秦腔從東走到西,從南走到北;正當壯年的銅郎爺忠厚善良,做得一手好菜,無論誰家過紅白喜事,他肯定是主廚;開小賣部的浩勤爺原來是老師,早已不教書了,村里的人還都親切地稱呼他“楊老師”,他寫得一手好毛筆字,村里所有人家大門上的對聯(lián),都是他寫的;春華爺雖然沒念過多少書,可他愛說笑,又能吃苦,村里凡有蓋新房的,都喜歡叫上他,一來他干活沒麻達,二來熱鬧,說笑之間就把活干了;正民叔辦了水泥廠,村里大部分人都在他的水泥廠上過班,他給村里買了一套鑼鼓,以豐富村里人的文化生活;成娃雖然沒有進過維修學校,可他對收音機,電視機、摩托車一類的東西,一修一個好。這些人都是楊剛書中的人物原型。

      楊剛說,賈平凹的《秦腔》橫空出世,讓他茅塞頓開,便決定也寫本書,為故鄉(xiāng)立個“碑”。寫書之前,他特意回了一趟故鄉(xiāng),在親人的墳前,發(fā)下誓言:“我一定要把這本書寫出來,以達到感動人、警示人的目的”。

      整整兩年時間,楊剛邊打工邊寫作。有時,寫著寫著就淚流不止,因為哀傷;有時寫得歡快無比,因為高興。為了能有業(yè)余時間寫書,他不得不換著打工的地方。

      他在建筑工地干水電工。下班后,別的工友出去玩,或打牌,或喝酒,只有他雷打不動,在工棚寫小說。

      2012年,他在咸陽七廠十字一個工地干活,住在正建的大樓的一層,冬天冷風呼嘯,他都始終沒停筆。有工友直接說:你每天一下班就坐在這兒寫,有什么解不開的疙瘩,你要想開些,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楊剛鄰床的四個人,打著紙牌,忽高忽低地談笑著。

      有工友說:呀,你想當作家,好好寫。其他人就都笑。楊剛明白他們笑聲里的含義,仿佛沒聽見,依舊寫他的。

      作品出版后,楊剛給他的父老鄉(xiāng)親,親朋老師同學,一人送一本。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一些人認為有錢、有房、有車就是成功,在他看來,他也是成功者。

      “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為出這本書,楊剛不僅投入時間、心血和金錢,甚至連家庭也搭上了。楊剛說,他在建筑行業(yè)干活,年底才結賬,每月只領1700元左右的生活費,他要給家里打1000元。自費出書的錢,是他東挪西借來的,但老婆不理解他,提出離婚,盡管他一再挽留,還是沒留住。

      楊剛原計劃想寫第二部,但由于家庭變故,現(xiàn)在不得不以掙錢養(yǎng)家為主。

      喊雷及其小小說

      富平作家中有三個中國作協(xié)會員,其中一個是喊雷。喊雷并沒有長篇作品,而是以小小說聞名文學圈。

      喊雷原名劉漢雷,1938年生,富平縣莊里鎮(zhèn)人,原籍四川?,F(xiàn)任富平作協(xié)名譽主席,富平書畫院名譽院長。

      “我以小小說這個文體為杖,一步一步地去攀登文學的珠穆朗瑪峰,雖然峰巔還在云端,但我不會停下腳步?!焙袄自谝黄┛椭羞@樣寫道,“在這個生活節(jié)奏很快的社會,我寫小小說既是為了節(jié)省我寫作的時間,也是為了節(jié)省讀者閱讀的時間。我發(fā)誓要把小說越寫越短?!?/p>

      小小說的寫作,為喊雷贏得很多獎項。他曾獲第三屆中國人口文化獎、由讀者評選的《微型小說選刊》主辦的全國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屆“我最喜愛的微型小說”獎、由中國微型小說學會主辦的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六及第七屆年度評選獎、益民文學獎等獎項30余次。2009年獲小小說作家風云人物榜“世紀之星”稱號;2010年,喊雷先后獲得《文學報》舉辦的百字小說大賽一等獎和柳青文學獎;2012年,《喊雷小說選》獲首屆杜鵬程文學獎特別獎。

      喊雷的作品數(shù)百篇次被《作家文摘》《中國文學》《讀者》《小說選刊》等報刊轉(zhuǎn)載;入選《世界微型小說經(jīng)典》《微型小說鑒賞辭典》《中國新文學大系》《中國當代小小說大系》《新中國六十年文學大系》等文集二百余部。

      刊載于《紅領巾》特大號的《回家路上》,獲中國兒童福利會全國征文一等獎。這是喊雷首部獲獎的作品,那一年他只有13歲。奇的是他的一幅畫同時獲得了該機構的全國征畫甲等獎。迄今,喊雷號稱集作家、書法家、畫家三位一體。

      “文革”期間,喊雷被投入監(jiān)獄,有過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jīng)歷。 再度寫作,已是上世紀80年代,由此一發(fā)而不可收。

      “牢獄生活并沒有消蝕他對理想、信念,乃至事業(yè)的追求。他沒有自暴自棄,消沉下去,而是拿起了筆,以文字澆他心中的塊壘,寫出他對人生、對社會、對歷史、對未來的種種看法?;蛟S是有了這種不同常人的生活經(jīng)歷的墊底,他的文字也就有了區(qū)別于他人的分量?!?這是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秘書長凌鼎年為喊雷小說集《魔袋》所寫的序言中對他的評價。

      情理之中的特殊現(xiàn)象

      從客觀環(huán)境看,明清以來,張耽、楊爵、孫丕揚、李因篤等富平籍諸多鴻儒,分別以各自的理論基礎書寫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和理學著作。清末民初一百多年以來,富平仁人志士疊涌,文武全才者凸顯,尤其在近代關學大儒楊昌年的影響下,胡景翼、張義安、馮子明、焦子靜、高培支、王少猷等一大批富平精英,隨著辛亥革命的洪流踏上革命旅程,他們在戰(zhàn)斗中不忘學習,利用筆墨文章促進革命,在詩詞、戲曲、散文、小說等方面取得了讓后人望其項背的成果,讓人頻生敬畏。

      解放后,尤其改革開放以來,富平文學取得更加令人矚目的成績。富平及富平籍作家在文學領域成績頗豐,先后有仵叢巨、袁秋香、喊雷、黨益民等一大批作家在富平脫穎而出,帶著其極具影響力的作品亮相全國。

      2007年8月,富平作協(xié)應運成立,為作家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文學藝術交流平臺;名譽主席黨益民老師慷慨解囊,拿出5萬元設立“益民文學獎”,極大推動了會員的創(chuàng)作熱情;作協(xié)創(chuàng)辦刊物《富平文學》,已出版近40期,及時鼓勵和引領廣大會員,推送優(yōu)秀作品,為大家建立起發(fā)表作品的平臺。廣大作者齊聚作協(xié)麾下,在這個“家里”或暢談設想,或進行辯論,或埋頭提筆著寫宏文,其創(chuàng)作成績?nèi)绨嗽碌闹ヂ殚_花節(jié)節(jié)高,多年來在渭南作協(xié)獨領風騷。

      富平縣作協(xié)主席楊英武告訴記者,當富平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這一特殊現(xiàn)象被業(yè)內(nèi)人士炒沸的時候,我們并不感到突然,反覺得全在情理之中。因為這里有豐厚的文化底蘊,這里有一批懷揣夢想、矢志文學的拓荒者,這里有一個在文學田園里勤奮耕耘、互相扶持、共同進步的文學創(chuàng)作團隊?!按蠹以谝黄鹇耦^筆耕,甘守寂寞,用作品見證創(chuàng)作豐碩,不知不覺中屈指數(shù)來,竟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二十多部,真的令人欣喜,大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成功后的喜悅,想必這也是一種必然?!?/p>

      據(jù)介紹,富平作協(xié)一百多名會員中,有中國作協(xié)會員三名(黨益民、喊雷、楊英武),省級作協(xié)會員十一名(李問圃、柯喜堂、張更祥、康凱鵬、陳向煒、林喜樂、唐應坤、王小英、孔延利、王保衛(wèi)、吳宏博等)。

      目前,除了已出版的長篇小說,李印功的《野女鎮(zhèn)》、張更祥的《斬城記》、李紅的《潮起潮落(三)》、吳宏博的《秦娃》、馬福元的《神話孫思邈》、李居奎的《惹天》等多部小說也都已完稿,正處于出版階段。

      “下一步,作協(xié)計劃精選并推出五部以上長篇小說?!睏钣⑽湔f。

      猜你喜歡
      楊剛富平小說
      Simulation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in a flow-focusing microchannel with th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富平村里唱秧歌
      大美富平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追查
      富平村里唱秧歌
      富平柿餅
      陜西畫報(2016年1期)2016-12-01 05:35:29
      黑龙江省| 丰台区| 瑞昌市| 运城市| 普兰店市| 扎赉特旗| 辉南县| 枝江市| 西和县| 衡山县| 临夏县| 青河县| 红桥区| 缙云县| 昌乐县| 远安县| 阿城市| 舞钢市| 岳阳市| 龙州县| 辉县市| 汤原县| 左贡县| 哈尔滨市| 江山市| 嘉兴市| 柞水县| 陆丰市| 阿克苏市| 台江县| 芒康县| 施甸县| 凌海市| 应用必备| 绿春县| 道孚县| 阳泉市| 香格里拉县| 阜宁县| 澜沧|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