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黃瓜,別稱青瓜、胡瓜,莖上附有細毛,果實富含汁液,我國各地均可種植,溫室大棚的生產更為普遍,由于其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和簡單的食用方式受到人們的喜愛。黃瓜在種植過程中的疾病防治直接影響黃瓜的口感和產量。本文以黃瓜生長期前、中、后三個周期的易發(fā)疾病為主,闡述黃瓜種植在這三個階段的病害防治技術。
關鍵詞:黃瓜種植;黃瓜病害;農業(yè)種植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6.42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5.034
1黃瓜的主要病害及基本特征
1.1生長前期
黃瓜的生長前期主要是配置幼苗,室外種植的黃瓜主要在春夏季節(jié),培植幼苗苗齡短,一般是幼苗生長至1葉1心,15~20天就可以進行栽培。生長前期的主要病害有燒根、漚根、徒長。燒根基本特征是土壤肥力旺盛幼苗無法吸收造成肥害,燒根病害后幼苗根部潰爛,逐漸干枯而死亡;漚根基本特征是拔起無白根,根銹褐色,水浸狀,直至腐爛。地上部萎蔫,葉色轉淡呈黃綠色或乳黃色,自葉緣開始焦枯。病苗生長極為緩慢,嚴重時成片萎蔫、死亡,造成局部毀苗;徒長是因為光照、溫度、肥力無法供給,幼苗往上拔節(jié)但是無法形成粗壯的幼苗,莖葉不發(fā)達,幼苗抵抗力差,不易成活。
1.2 生長中期
黃瓜從幼苗攀架到根瓜形成的生長期稱之為生長中期,周期時間大約為2個月左右,大棚內種植溫度較高的時間為1~1.5個月,這段時間黃瓜長勢猛,溫度、光照、肥力、病害的防治直接影響黃瓜的最終產量。黃瓜炭疽病、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細菌角斑病等都是常見的病害。黃瓜炭疽病是半知菌亞門真菌,葫蘆科刺盤孢菌侵染所致,癥狀為黃瓜葉面形成不規(guī)則形狀的土黃色斑點,并逐漸擴散到莖部、果實,導致整棵植株患病干枯;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細菌角斑病的癥狀是植株矮小,苗株葉面呈花葉狀,發(fā)病時葉面逐漸萎縮,增厚直至發(fā)卷,逐漸從老葉部位開始枯黃。
1.3 生長后期
黃瓜進入生長后期,保證果實的碩大、飽滿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這個時期黃瓜根結線蟲、白粉虱是常見的病蟲害。主要的癥狀表現(xiàn)為在根端部形成球形或圓錐形大小不等的瘤狀物,有時串生,初為白色、質軟,后變?yōu)楹稚涟岛稚砻嬗袝r龜裂。白粉虱是植株末端、葉面部位出現(xiàn)幼蟲,白粉虱通過啃噬苗株導致植株枯萎、枯黃。
2黃瓜主要病害的綜合防治技術
2.1黃瓜生長前期病害防治
黃瓜生長前期最主要的目的是培育強壯的幼苗以便移栽的時候保證生長存活,土壤、肥力的搭配標準是關鍵。大棚培育幼苗的病害防治技術在于防低溫、防凍害、防土壤過濕或者過干。營養(yǎng)土的配置是防治黃瓜生長前期的關鍵,主要的做法根據(jù)土地的自留周期和前期栽種的農作物而分類:未種過蔬菜作物的壤土70%、腐熟的豬圈肥30%,另外,每立方米加入過磷酸鈣1公斤、硫酸鉀復合肥0.5公斤、磷酸二氫鉀0.75公斤、50%地菌蟲殺WP100克摻均拌勻后,過篩,育苗時裝缽。黃瓜移出育苗盆后載入土里需要在幼苗出土后,用64%殺毒礬WP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0~1200倍液混合噴霧,能夠預防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的發(fā)生及危害[1]。藥物的病害防治是黃瓜病害出現(xiàn)后初期的防治技術應用,生產初期的防寒保暖,適當?shù)牡追士梢杂行Х乐斡酌绮『?,農家有機肥料的底肥可以有效防治肥力過盛,稀釋肥料澆灌的方式可以讓幼苗更均勻的獲得肥力而不燒根。大棚種植的幼苗需要控制室內溫度,溫度過高時在上午11點~下午3點時進行大棚開縫處理,溫度過低的夜間需要加蓋室內薄膜保持恒溫。
2.2黃瓜生長中期病害防治技術
黃瓜生長中期病害較多,防治的技術在于適當澆灌、適時施肥,保障黃瓜苗株的光照,增強苗株的抵抗力。黃瓜炭疽病可用施保功1500倍液加好力克5000倍混合噴霧。發(fā)病中前期42.8%氟菌·肟菌酯懸浮劑113~187克/公頃、6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劑103~135克/公頃、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938~1406克/公頃噴霧,每隔7天1次,連續(xù)2~3次,交替使用;預防霜霉病常用殺菌劑:50%乙磷鋁錳鋅WP500倍液,50%氟嗎霜疫克WP500倍液,70%代森錳鋅WP1000~1200倍液噴霧防治,一般10天噴1次。定期觀察黃瓜植株葉面的生長情況,產生斑點狀非綠色斑塊、葉面打卷、葉面偏大過于密集、枯黃無力等,應適當施加葉面肥,以1000毫升/公頃的施肥早上和下午噴灑,保持葉面的肥力,促進強有力的植株葉面生長。防治霜霉病可以運用40%杜邦福星1000倍液,80%世高2500~3000倍液,50%加納金WP500倍液交替噴霧[2]。
2.3黃瓜生長后期病害防治
黃瓜生長后期是關鍵時期,為了不影響黃瓜上市,降低農藥殘留,因此要嚴格要求。在黃瓜生長中期已經(jīng)針對各主要病害施藥,生長后期的黃瓜病害施藥周期應該拉長,距離果實上市前12~15天可進行施藥。防止枯萎病,在黃瓜定植時用50%金土地WP500倍液,50%地菌蟲殺WP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倍液灌穴,每穴250克藥液。發(fā)病初期用80%乙蒜素2000倍液灌根,3天1次,連灌3次[3],防效可達80%以上;白粉虱病害可用25%噻嗪酮(撲虱靈)可濕性粉劑或用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速滅殺丁)乳油2000倍液噴霧隔6~7天1次,連續(xù)防治3次[4]。還可用煙霧劑進行熏蒸,連續(xù)2~3次。后期黃瓜的病害也容易遭受飛蟲的侵蝕,為了保持黃瓜的健康,可采用物理的捕蟲方式進行防治,如在植株根部鋪設草木灰,加裝捕蠅捕蚊器等,捕捉小型昆蟲。
參考文獻
[1]左偉.黃瓜主要病害及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6,(03):22.
[2]劉化龍.保護地黃瓜主要病害及無公害防治技術[J].青海農技推廣,2016,(03):18.
[3]葛東志.黃瓜主要病害綜合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5,(11):43.
[4]吳麗俠.日光溫室黃瓜主要病害防治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3,(03):50.
作者簡介:趙君梅,本科學歷,中級農藝師,研究方向: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