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棠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電子商務已經隨著人們前進的步伐邁進了21世紀,而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也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向著更高更深入更能符合社會實踐的方向發(fā)展,以達到推進我國經濟建設日益增強的要求,本文從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對其教學改革的方法及策略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 電子商務課程 教學 改革
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可謂是日新月異,網絡技術沖擊著社會市場,電子商務也以其方便而快捷的交易模式占據了更大的市場空間,而電子商務人才的儲備問題則成為各大高職院校需要面對的現實性問題,只有進行教學管理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才能培養(yǎng)出更高端的復合型人才,為我國經濟的進步做出貢獻。
一、當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分析
電子商務是在20世紀90年代才在我國興起的一個新名詞,是一種具有現代化思想意識與網絡化技術水平的商品交易活動,現在已經滲透到我國工農業(yè)生產的各個領域,但因為人們的思想意識以及學校的教學水平還停留在傳統模式中,在進行人才儲備與發(fā)展的過程中略顯滯后。
1、起步晚,發(fā)展慢。我國對于電子商務教育的起步較晚,而且發(fā)展也比較的緩慢,高職院校對于電子商務課程的教學方法與模式仍處于摸索階段,整個教育體系還不成熟,再加上電子商務課程所涉及的范圍較廣,是多種學科的綜合,要求學生既要會實踐性操作,更要懂得法律、金融、經濟、信息、商務等等多方面的理論性知識,而日前高職院校因為對于電子商務課程開設較晚,各門課程的教學能力還處于不完善的狀態(tài),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度不夠。
2、老師的綜合性能力低。在高職院校擔任電子商務課程的老師必須要具備專業(yè)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和各種商務性理論,但就目前的現狀來看,師資力量薄弱,沒有專業(yè)的師資水平,只有聘用一些非電子商務專業(yè)的老師來進行簡單的拼合,使課程的教育不夠深入、細致,也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缺乏實踐鍛煉的平臺。要想成為頂尖的電子商務人才,就必須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也就是說要能把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合理的運用的各種商務交易活動當中,但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實訓平臺卻過于忽視,這樣就會導致走出校門的學生只懂得理論性的知識,而沒有實踐性經驗,更沒有深入一線工作的能力,只能算做是“紙上談兵”的高科技人才,中看不中用。
4、缺乏綜合性的評價體系。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沒有結合市場需求,還處于傳統的分數定優(yōu)劣的階段,古板的思想讓學生的知識體系得不到及時的補充與更新,再加上對于雙證書的推行力度不夠,職業(yè)資格證書沒有作為一項教學任務去抓,而是以學生自愿的方式為主,這就使大多數學生為了減輕當下的學習負擔,而放棄了考證的機會,為自己上崗就業(yè)設置了障礙,也屬于高職院校教學中的一項不足之處。
二、問題的有效改革方案及策略
1、加大教學改革力度。電子商務教學的改革要以社會需要為目標,在對于課程的設置上,不僅要重視知識性,更要注重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的教育和學習,尤其是在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方面,更要進一步的加強和加大,也就是說,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永遠都是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是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做準備的,所以對于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及綜合性能力與實踐相結合的進行教學與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2、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而作為高職院校的老師,不僅要具備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素質,還要能教學生一些社會經驗和實踐能力,要學生能達到理論與實踐齊飛的境界,這就要加強對師資力量建設,首先,因為我國高職院校開設電子商務課程較晚,各項設施也不完善,老師少,任務重,所以可以面向社會招聘一批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專業(yè)實踐經驗的人才來充實教學的力量,讓他們作為學生走向社會的導師,為學生進行實地的講解和理論的引導;其次,對于現任老師要定時、定期的開展學習與培訓,可以請名師講座,還可以采用對口幫扶與指導,使老師的綜合素質得到迅速的提升;最后,還要加大對老師的考核力度,讓教學質量和效果直接與績效掛鉤,以促進老師的教學責任心和積極性,進而提高他們的專業(yè)教學水平和實踐工作經驗,培養(yǎng)出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3、實行頂崗實習。作為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一定要對頂崗實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明白學校里所教給學生的只是理論性的書本知識,只有把學生放在社會大舞臺上,才能讓他們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提高,所以可以給學生們一定的頂崗實習時間,讓他們去接觸真實的商務活動,從電子商務交易中獲得更多的社會知識,能把理論與實踐進行合理的融合,另外,學校還可以采取與企業(yè)合作的培養(yǎng)人才方式,這樣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但可以使學校變成企業(yè)人才培訓的基地,更使企業(yè)成為學生施展本領的平臺,雙方互利,更促進了學生的快速成長。
4、建立正確的評價模式。對于學生的評價一定要在公平、公正、客觀、合理的基礎上結合社會實際去進行,既要有理論方面的評價,更要有實際實習的評估,另外也要包括學生的各項能力的評價,只有建立全面性的、綜合性的評價模式,才能保證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合格的人才,所以進行評價模式的建立時一定要本著科學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則來進行,既要保證學生的動腦能力得以培養(yǎng),更能確保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加強,把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學科的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理論知識、職業(yè)道德、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經驗豐富的全方位、高層次的復合性高端人才,成為商務界的精英。
總而言之,在網絡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電子商務以其不可逆轉之勢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要想適應新時代的變化,就要改變對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用與時俱進的精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進行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的改革,構建一套全新的教學理念,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出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周歡.“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yè)教學改革探析[J].通訊世界,2016,02:97-98.
[2]張欣.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02:53-54.
[3]陳文偉,郭立偉.高職院校跨境電子商務項目化課程開發(fā)探索[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2:52-55.
[4]陳翠翠.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市場,2016,45:176-177.
[5]張雪麗.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yè)教學改革研究[J].知音勵志,2016,2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