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如鵬
自2015年2月首次正式提出以來,習近平已在多次講話中
強調必須抓住“關鍵少數(shù)”。分析認為,當下中國治國理政
有很多方面,“關鍵少數(shù)”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著力點
中共十八大以來,“關鍵少數(shù)”是習近平治國理政的關鍵詞之一。新春伊始,在開年首次“黨課”上,習近平再次談及這個話題。
2月13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指出,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加強自律、慎獨慎微,經常對照黨章檢查自己的言行,加強黨性修養(yǎng),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自從2015年2月首次正式提出以來,習近平已在多次講話中強調必須抓住“關鍵少數(shù)”。分析認為,當下中國治國理政涉及方方面面,“關鍵少數(shù)”已經成為一個著力點。
“關鍵少數(shù)”一詞首次走進公眾視線,是在2015年2月2日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的開班式上。當時,習近平指出,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
在此之后,習近平在多個場合都對“關鍵少數(shù)”提出要求。比如,2015年3月的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和吉林代表團審議時,都強調要從嚴管好各級領導干部;2016年1月,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指出,要抓住“關鍵少數(shù)”,破解一把手監(jiān)督難題,領導干部責任越重大、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強監(jiān)督。
2016年10月,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上,習近平在講話中再次強調了“關鍵少數(shù)”的關鍵所在——“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抓好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而抓好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組成人員是關鍵”“把這部分人抓好了,能夠在全黨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辦了?!?/p>
不難看出,習近平說的“關鍵少數(shù)”指的是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領導干部。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高級干部主要指的是副部級以上干部,特別是中央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也就是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
“這個群體的干部雖然數(shù)量不多,只有300多人,但由于他們位高權重,在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中起著關鍵作用,所以如果能抓住這個‘牛鼻子,就能以上率下,進而撬動多數(shù)、帶動全黨?!痹S耀桐說。
2013年7月,在河北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習近平強調,“在黨內,誰有資格犯大錯誤?我看還是高級干部。高級干部一旦犯錯誤,造成的危害大,對黨的形象和威信損害大。我們絕大多數(shù)黨的高級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作風上是過硬的。但是,也有少數(shù)高級干部身居高位久了,慢慢疏遠了群眾,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脫離群眾的現(xiàn)象,個別的甚至違法亂紀、以權謀私、腐化墮落。高級干部必須時刻警醒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中央政治局處在黨和國家政治生活最高層,是“關鍵少數(shù)”中的關鍵少數(shù)。對于中央政治局,習近平說,全黨看著中央政治局,要求全黨做到的,中央政治局首先要做到。
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政治局連開兩天專題民主生活會,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政治局成員逐個發(fā)言。
習近平在會上強調,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不能有權力上、地位上的優(yōu)越感。無論公事私事,都要堅持黨性原則,都要加強自我約束,鼓勵和歡迎下級和身邊工作人員監(jiān)督,不折不扣執(zhí)行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
省部級領導干部是執(zhí)掌重要權力、承擔重大責任的“關鍵少數(shù)”。對于省部級干部,習近平告誡說,“要深學篤用”“要用好辯證法”“要創(chuàng)新手段”“要守住底線”……
中共十八大以來,每年年初,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都會如期“開課”。在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都會為學員們講授“第一課”,明方向、定遵循、聚共識。
回望中共十八大后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抓住“關鍵少數(shù)”,無疑是貫穿始終的關鍵一招。
2013年下半年開始,中央政治局率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央政治局常委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起點,2015年起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聚焦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2016年全面啟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則進一步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延伸到了所有基層黨組織和全體黨員。
作為“關鍵少數(shù)”的領導干部,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成為推動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發(fā)生根本性變化的關鍵。
在強化黨內監(jiān)督方面,“關鍵少數(shù)”同樣成為重點。中央紀委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共立案審查中管干部240人,是十七大期間審查中管干部總人數(shù)的3.6倍;處分廳局級干部6600余人,是十七大期間的3.2倍。
為了補足監(jiān)督短板,中共還密集亮出巡視“利劍”。從中央巡視到各省的巡視,均把各地黨政一把手作為巡視監(jiān)督的重點對象,土地出讓、工程建設、房地產開發(fā)等重點領域,成為巡視監(jiān)督的重點內容。通過巡視,對“關鍵少數(shù)”的腐敗行為進行了曝光,產生了更大的震懾力。
在對“關鍵少數(shù)”加強教育、監(jiān)督、懲處的同時,中共還對他們的生活待遇進行了約束。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規(guī)范黨和國家領導人有關待遇等文件,對黨和國家領導人辦公用房、住房、用車、交通、工作人員配備、休假休息等待遇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
根據(jù)這份文件規(guī)定,黨和國家領導人退下來要及時騰退辦公用房;不能超標準配備車輛、超規(guī)格乘坐交通工具,外出要輕車簡從,最大限度減少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按規(guī)定配備工作人員并加強教育管理,嚴格約束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壓縮赴外地休假休息時間,實行嚴格報批制度等。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這些規(guī)定觸及最高領導層的待遇問題,展示了中共高層改進作風、從嚴治黨的決心,“無疑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氣”。
這次政治局會議除了審議通過了規(guī)范黨和國家領導人有關待遇的文件外,還明確提出有關規(guī)定從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率先做起,并分批實施。莊德水認為,這也符合習近平一貫的原則: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求別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
為了長遠從根本上管理好“關鍵少數(shù)”,中共近幾年加快了制度建設,全方位扎緊制度籠子,更多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
事實上,十八大以來,中共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建制度和紀檢體制改革不僅節(jié)奏加快,更逐步向源頭治理、防患未然的更深層次挺進,對于“關鍵少數(shù)”的管理制度日趨嚴格。領導干部級別越高、位置越重要、權力越大,管理越嚴格,這充分體現(xiàn)了抓“關鍵少數(shù)”的精神。
據(jù)統(tǒng)計,中共十八大后的四年多,中共新形勢下管黨治黨的黨內法規(guī),包括兩部《準則》、25部《條例》。
兩部《準則》,是指2016年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之前頒布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25部《條例》,除了此前頒布的紀律處分條例、巡視工作條例等24部以外,還有在六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
一系列新舉措、新探索,對“關鍵少數(shù)”管好用好身邊的人,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素質,防止出現(xiàn)搞“一言堂”、任人唯親等傾向起到了切實有效的作用。
比如2015年10月印發(fā)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高標準。充分體現(xiàn)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又突出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提出比普通黨員更高的要求。
2016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兩個管黨治黨的重要文件:《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從會后的公報看,無論是《準則》還是《條例》,一個共同的指向就是要解決“關鍵少數(shù)”的問題。
據(jù)統(tǒng)計,全會公報提到“高級干部”多達10處,對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作出了多項約束。譬如,黨內監(jiān)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帶頭從諫如流、敢于直言;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態(tài)度曖昧。
中組部有關負責人會后就《準則》答記者問時還特別強調,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是對全黨提出的要求,也是全黨的共同任務,但最重要的是抓好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
在今年2月13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再次強調,貫徹《準則》《條例》,高級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凡是要求黨員、干部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黨員、干部不做的自己必須首先不做。
“種種跡象表明,一個領導人的職位越高,權力越大,腐敗概率不是越低,反而是越高?!眹倚姓W院教授汪玉凱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如何從制度層面解決好關鍵少數(shù)的問題,不在黨內造成有不受約束的特殊黨員、特殊領導,或者說把關鍵少數(shù)關進制度籠子里,已成為我們制度構建成功與否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