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巖
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
鄭友巖
對于黨員領導干部而言,當前與長遠的關系是一個必須慎重處理的關系。古人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秉h員領導干部肩負著管黨治黨的崇高使命,肩負著領導一個地方經(jīng)濟社會全面發(fā)展的重大責任,在處理當前與長遠的關系時,必須統(tǒng)籌兼顧、慎之又慎。
然而,在現(xiàn)實中,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對于當前與長遠關系的處理并不慎重,有的患“短視癥”,做決策、干工作只顧當前,心里盤算的是在任期之內快出政績,“我走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有的患“空疏病”,志大才疏,徒托空言,把發(fā)展藍圖描繪得美麗迷人,把遠景規(guī)劃設計得非常精彩,具體落實的事情則一概不管;有的患“狂躁癥”,既不謀長遠,又不顧當前,而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想起一出是一出,盲目決策,輕率拍板。黨員領導干部罹患這些病癥的病因,主要在于沒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利益觀,沒有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那么,怎樣才能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呢?
首先,應當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利益觀。這是黨員領導干部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關系的思想基礎。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屬于人民的,只能用來為黨盡責、為民造福。政績觀是權力觀最直接的反映,樹立了正確的權力觀,解決好“為誰創(chuàng)造政績、怎樣創(chuàng)造政績、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政績”的問題,就不會急功近利、追求表面政績、一心為自己的升遷鋪路。利益觀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我們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員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就要始終堅持個人利益服從于黨的利益、服從于人民的利益,始終堅持維護好、發(fā)展好、實現(xiàn)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其次,應當正確把握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的辯證關系。不能把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對立起來,而應當辯證看待二者關系,既要立足當前求實效,又要著眼長遠求長效。
立足當前求實效,就是要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與最大實際,聚精會神抓好發(fā)展這個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從宏觀來講,要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五大發(fā)展理念”,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從微觀來講,要搶抓機遇,直面挑戰(zhàn),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要立足發(fā)展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切實增強各項工作的現(xiàn)實針對性。
著眼長遠求長效,就是要著眼于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銳意進取,攻堅克難,譜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yè)歷史新篇章。一方面,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行動、凝聚奮進力量,進一步把握發(fā)展大勢、明確前進方向,進一步贏得發(fā)展新優(yōu)勢、開創(chuàng)事業(yè)新局面;另一方面,要在具體實踐中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以甘于寂寞的心態(tài)做那些細碎繁重、不為人知的實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做那些“一任接著一任干、一錘接著一錘敲”的難事,以攻堅克難的勇氣啃那些“硬骨頭”、除那些“攔路虎”。
習近平總書記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曾經(jīng)就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問題作出精辟分析:“我們做一切工作,都必須統(tǒng)籌兼顧,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我們強調求實效、謀長遠,求的不僅是一時之效,更有意義的是求得長遠之效。當前有成效、長遠可持續(xù)的事要放膽去做,當前不見效、長遠打基礎的事也要努力去做。千萬不要‘空前絕后’,出現(xiàn)‘前任的政績,后任的包袱’,甚至犯下不可補救的過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段話應該成為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