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桂梅
舒蘭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兒科 吉林省舒蘭市 132602
兒科靜脈穿刺中的心理護理分析
蔡桂梅
舒蘭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兒科 吉林省舒蘭市 132602
目的:研究兒科靜脈穿刺中實施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我院選擇2015年5月-2016年5月間診治的160例兒科靜脈穿刺的患兒,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的80例患兒實施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觀察組的80例患兒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兒一次性靜脈穿刺成功率、輸液依從性以及家長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結果:通過比較,觀察組患兒一次性靜脈穿刺成功率、輸液依從性以及家長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兒科靜脈穿刺的患兒依據(jù)其具體性格特點實施有針對性的洗禮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提升一次性靜脈穿刺成功幾率,提升輸液依從性,改善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態(tài)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兒科靜脈穿刺;心理護理;臨床分析
隨著現(xiàn)今醫(yī)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和轉(zhuǎn)變,兒科護理中實施心理護理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也逐漸的被廣大醫(yī)護人員所關注。對患兒實施心理護理對整個護理操作都起到促進的作用,特別是輸液靜脈穿刺的作用[1]。我院選擇2015年5月~2016年5月間診治的160例兒科靜脈穿刺的患兒,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基本資料
我院選擇2015年5月~2016年5月間診治的160例兒科靜脈穿刺的患兒,其中93例為男性,67例為女性;年齡在7個月~10歲之間,平均為(5.4±1.3)歲;疾病類型:84例為發(fā)熱,59例為腹瀉,16例為支氣管炎,1例為其它;將所選的患者均分為兩組,比較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基本信息,未見明顯差異,可以對比分析(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多與患兒家長溝通,對患兒進行語言安慰。觀察組患者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具體為:
(1)患者心理觀察及分型。在對患者實施靜脈穿刺前,需要護理人員對患兒的語言及行為表現(xiàn)進行分析,將患兒分為幾種類型,分別為內(nèi)向膽小型、勇敢型及不合作型[2]。
(2)環(huán)境營造。輸液室墻面可涂成粉紅色、天藍色及草綠色,也可以在墻面上懸掛玩具,粘貼漫畫等裝飾物,以此來緩解患兒的恐懼,通過環(huán)境來刺激患兒的視覺,轉(zhuǎn)變患兒的注意力,繼發(fā)患兒的好奇心。
(3)勇敢型患兒心理護理。這類患兒主要表現(xiàn)勇敢,但是在實施穿刺過程中依然有一些患兒由于疼痛導致穿刺未成功,因而在進行穿刺前要多對患兒實施稱贊性語言,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同時要讓家長在身邊陪伴,保證靜脈穿刺順利完成[3]。
(4)內(nèi)向膽小型患兒心理護理。在進行穿刺前要多與患兒交流,保持態(tài)度和藹,向家長簡單解釋穿刺的過程,同時做好患兒心理安慰,多給予肯定和鼓勵,給予誘導,同時鼓勵家長陪護和安慰,也可以在患兒旁邊展示玩具,講故事來分散患兒的注意力,但是要保證肢體固定。
(5)不合作型患兒的心理護理。這些患兒的心理護理難度較高,因而在實施護理操作是不可過于急躁,要讓患兒認真傾聽護理人員說話,與患兒成為朋友,可模仿患兒喜歡的動畫人物發(fā)音,與患兒討論動畫內(nèi)容,輕輕撫摸患兒的頭部來得到患兒的信任。在實施靜脈穿刺時,可讓勇敢型患兒首先做示范,通過多種方式得到患兒的配合,叮囑家長做好穿刺部位的固定,在穿刺過程中要告知患兒輸液的好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時采用SPSS15.0系統(tǒng)軟件,用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比較,觀察組患兒一次性靜脈穿刺成功的為114例,成功率為71.3%,輸液依從性良好的為108例,占67.5%,家長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為97.5%;對照組分別為50.0%,51.3%,77.5%;觀察組各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根據(jù)患兒對靜脈穿刺不配合的心理進行分析,主要有幾種,分別為對陌生環(huán)境恐懼,害怕疼痛及自身心理抗拒。相關研究指出,陌生環(huán)境因素及害怕疼痛是常見的兩個因素,然而自身心理抗拒主要表現(xiàn)為不合作的患兒,這種類型的患兒主要比較叛逆、調(diào)皮,對其它人的要求有所抗拒,對別人表現(xiàn)為不信任,因而得到這類患兒的信任對實施穿刺至關重要。另外,在穿刺過程中,要有家屬陪伴,在操作中對家長進行講解和教育。大部分家長對穿刺失敗心情急躁,容易表現(xiàn)出過激行為,護理人員要耐心向家長講解,多應用安慰性和保護性的語言,保持態(tài)度平和。在對患兒實施心理護理的操作中,需要護理人員對患兒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通過語言及行為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之后對患兒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在實施心理護理操作中,需要進行心理引導,不要應用抽象性語言致使患兒無法理解。在進行心理溝通是,應選擇具體的,簡短的詞匯進行溝通,對患兒的喜好進行了解,投其所好,這樣才能保證患兒與護理人員之間良好溝通,幫助靜脈穿刺順利實施。
本文通過比較,觀察組患兒一次性靜脈穿刺成功率、輸液依從性以及家長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心理護理對靜脈穿刺的患兒來說至關重要,是護理中不可缺少的。
綜上所述,兒科靜脈穿刺的患兒依據(jù)其具體性格特點實施有針對性的洗禮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提升一次性靜脈穿刺成功幾率,提升輸液依從性,改善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態(tài)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袁和芹,陳湘玉.心理干預對兒童靜脈穿刺效果的Meta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24(21):154-155.
[2]李麗英.如何提高一些特殊患者的靜脈穿刺的成功率[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26(23):714-715.
[3]邱道祿,鄧敏.細節(jié)護理對于提高兒科靜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34(08):91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