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薔
【摘要】 目的 評定高血壓以及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診斷工作中推行血生化指標聯(lián)合尿生化指標測定方案的臨床意義。方法 56例高血壓患者作為A組、55例糖尿病患者作為B組, 53例體檢者作C組, 測定所有入選對象的血生化指標以及尿生化指標, 并進行比較。結(jié)果 A組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5.7±4.6)mg/L、血清胱抑素C(2.70±0.80)mg/L、尿谷氨酰轉(zhuǎn)肽酶(120.5±26.3)U/L、尿微量白蛋白(46.1±20.6)mg/L、尿β2-微球蛋白(9.40±8.80)μg/ml;B組患者上述指標分別為(6.9±5.3)mg/L、(2.30±0.60)mg/L、(114.5±35.2)U/L、(40.3±12.6)mg/L、(13.30±11.00)μg/ml, 均高于C組體檢者的(1.0±
0.3)mg/L、(0.79±0.20)mg/L、(27.8±9.3)U/L、(9.1±2.6)mg/L、(0.14±0.03)μg/m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糖尿病以及高血壓早期腎損傷診斷工作中, 選擇測定血清β2-微球蛋白、尿谷氨酰轉(zhuǎn)肽酶、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標, 可對患者腎臟組織受損狀況進行早期診斷, 有助于避免終末腎病出現(xiàn)。
【關(guān)鍵詞】 高血壓;糖尿??;血生化指標;尿生化指標;早期腎損
為評定高血壓以及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診斷工作中推行血生化指標聯(lián)合尿生化指標測定方案的臨床意義, 研究篩選出2014年4月~2016年3月進入本縣醫(yī)院接受專業(yè)診斷的高血壓患者56例、糖尿病患者55例以及53例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測定其血生化指標以及尿生化指標, 再觀察檢查結(jié)果, 以期提升患者早期腎受損檢查工作的有效性。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篩選2014年4月~2016年3月進入本縣醫(yī)院接受專業(yè)診斷的56例高血壓患者作為A組, 男30例、女26例, 34.6~61.2歲, 平均年齡(43.5±5.9)歲;選取55例糖尿病患者作為B組, 男28例、女27例, 34.1~61.0歲, 平均年齡(43.2±5.9)歲;選取53例體檢者作為C組, 男27例、女26例, 34.0~60.6歲, 平均年齡(43.0±5.9)歲。三組研究對象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本次檢測工作所用設(shè)備有生化分析儀(貝克曼, 型號:AU5800)、尿液分析儀(希森美康, 型號:UF-1000i)等。尿谷氨酰轉(zhuǎn)肽酶選擇速率法進行測定;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選擇免疫比濁方案進行測定;血清胱抑素C選擇膠乳增強免疫透射比濁法進行測定;血清肌酐選擇酶法進行測定[1]。所有檢測程序均參考試劑說明書展開。
1. 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A組患者中:血尿素氮(6.3±5.2)mmol/L、血清肌酐(83.2±
10.8)μmol/L、血清β2-微球蛋白(5.7±4.6)mg/L、血清胱抑素C
(2.70±0.80)mg/L、尿谷氨酰轉(zhuǎn)肽酶(120.5±26.3)U/L、尿微量白蛋白(46.1±20.6)mg/L、尿β2-微球蛋白(9.40±8.80)μg/ml;
B組患者中, 上述指標分別是(6.2±5.0)mmol/L、(81.6±
12.5)μmol/L、(6.9±5.3)mg/L、(2.30±0.60)mg/L、(114.5±35.2)U/L、
(40.3±12.6)mg/L、(13.30±11.00)μg/ml;C組體檢者中, 上述指標分別是(5.4±2.4)mmol/L、(72.5±6.7)μmol/L、(1.0±0.3)mg/L、
(0.79±0.20)mg/L、(27.8±9.3)U/L、(9.1±2.6)mg/L、(0.14±
0.03)μg/ml, A組、B組血清β2-微球蛋白、尿谷氨酰轉(zhuǎn)肽酶、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標均高于C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但是血尿素氮以及血清肌酐等指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極易并發(fā)腎病, 若不加以干預, 患者腎臟組織的功能會逐漸衰弱, 直至出現(xiàn)衰竭現(xiàn)象。高血壓屬于臨床上十分多見的一種慢性疾病, 其主要靶向器官是腎臟組織, 該病癥不僅遷延期長, 而且還可能使機體腎臟組織中的小動脈出現(xiàn)硬化現(xiàn)象, 以至于患者管壁異常增厚, 同時管腔也變得異常狹窄, 從而導致腎實質(zhì)受損現(xiàn)象發(fā)生, 引起腎小動脈硬化征, 明顯加重患者病情[2-5]。一般而言, 如果腎臟病變組織進入至中晚期后, 就會表現(xiàn)出不可逆性特征, 除了會加大患者救治難度外, 還會對其預后造成嚴重影響, 所以需要展開早期診斷工作, 從而有效控制患者病情[6-8]。
血生化指標以及尿生化指標均屬于測定早期腎受損患者的常見方案, 具體涉及血清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尿谷氨酰轉(zhuǎn)肽酶、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β2-微球蛋白等。本次研究測定三組入選對象上述指標后, 發(fā)現(xiàn)A組、B組血清β2-微球蛋白、尿谷氨酰轉(zhuǎn)肽酶、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標均高于C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但是血尿素氮以及血清肌酐等指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上述指標均可用作判斷患者病情極其腎受損情況。其中, 尿β2-微球蛋白指數(shù)能夠?qū)Ω哐獕夯颊叩哪I受損情況進行客觀判斷;血清胱抑素C可用作判斷患者腎小球組織的濾過率;如果機體尿谷氨酰轉(zhuǎn)肽酶指數(shù)異常升高, 表明機體腎臟組織已經(jīng)明顯受損;若尿微量白蛋白指數(shù)異常升高, 表明患者腎小球組織濾過屏障中, 受損微量白蛋白的過濾量高于腎小管組織的吸收量[9-12]。
綜上所述, 糖尿病以及高血壓診斷工作中, 選擇測定血清β2-微球蛋白、尿谷氨酰轉(zhuǎn)肽酶、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標, 可對患者腎臟組織受損狀況進行早期診斷, 有助于避免終末腎病出現(xiàn)。
參考文獻
[1] 周麗杰. 尿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與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判斷糖尿病及高血壓早期腎損傷中的臨床意義.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3, 25(6):30-32.
[2] 張洪林. 聯(lián)合檢測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腎損傷中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 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 2014, 36(1):58-60.
[3] 曾虹. 聯(lián)合檢測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臨床應(yīng)用.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6, 20(7):1098-1099.
[4] 楊芳, 郭春霞. 血清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和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意義.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6, 43(10):73-75.
[5] 李紅麗. 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糖化血紅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中的價值. 陜西醫(yī)學雜志, 2013, 42(3):361-362.
[6] 崔淑芬. 血、尿生化指標聯(lián)合檢測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意義分析. 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5):26-27.
[7] 王玨. 血、尿生化指標聯(lián)合檢測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意義. 醫(yī)學信息旬刊, 2011, 24(2):350-351.
[8] 程鋼, 杜紅心, 林嵐,等. 高血壓、糖尿病早期腎損傷多項生化指標變化.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0, 24(7):716-717.
[9] 李佩霞, 許見釵, 李志海. 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壓患者早期腎損傷的敏感檢測指標.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2, 9(14):1697-1698.
[10] 白春洋. 四項生化指標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11, 13(11):1549-1550.
[11] 彭海英, 宗先旭, 裴莉. 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患者早期發(fā)現(xiàn)腎損傷中的診斷價值. 臨床軍醫(yī)雜志, 2015(6):648-649.
[12] 王中東, 黃麥華. 聯(lián)合檢測血清CYSC/ RBP、尿NAG及MALB在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早期腎損傷中的臨床應(yīng)用.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5, 22(11):1110-1112.
[收稿日期: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