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蕾蕾+高潔
摘要:隨著京張聯(lián)合申辦冬奧會的成功,其外宣翻譯工作越來越重要,通過外宣材料可以讓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張家口,但語用失誤的存在使外宣材料的理解不是那么順暢,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應該加入語用分析,在充分熟知目的語文化背景的情況下,采用順應目的語讀者習慣的表達方式對原文信息進行重構,以期獲得更好地翻譯效果,提升張家口的對外形象。
關鍵詞:外宣;語用失誤;翻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0-0073-02
京張聯(lián)合申辦冬奧會的成功進一步推動了京津冀旅游圈的建設和發(fā)展。張家口已將冬奧會的舉辦納入到整體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布局中,凸顯了張家口的特色,為奧林匹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體驗成為當?shù)厝说哪繕酥唬虼藢ν庑麄骶惋@得極為重要了。外宣翻譯的主要任務是對外宣傳張家口,為其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奠定基礎,實現(xiàn)“奧運帶動旅游,旅游促進奧運”的目標。高質量的譯文應基于外國人的理解力,正確使用外國人習慣的表達方式對張家口的基本情況進行描述,提高張家口的對外形象;反之,詞不達意的譯文極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從而對該地區(qū)的對外形象產(chǎn)生不良影響。
一、從語用學角度看外宣翻譯
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不同的語言形式可以用來表達同一種意思,所以需要考慮語言表達的得體性,即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恰當?shù)男问?。如果跨文化交際中產(chǎn)生的話語或語篇總是在缺乏對彼此社會文化傳統(tǒng)缺乏了解的情況下,并且總是慣于用母語的語言方式來表達目的語,則會影響交際的效果,甚至產(chǎn)生失敗的交際。Jerry Thomas(1983)[1]認為,當語言學習者在使用目的語時,使用的方式與該語言母語使用者的常用方式不一致時,失誤就產(chǎn)生了(這種失誤并非指語法上的錯誤)??缥幕Z用失誤可以分為語用語言失誤和社會語用失誤兩大類。
語用語言失誤是關于高度約定俗成的語言用法的問題,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交流者在忽略語境的情況下,將同一種語言形式在母語中的語用效力生搬硬套在了目的語中而引起的語用失誤。社交語用失誤是指學習者雖然掌握了目的語,但是并沒有真正把握目的語和母語之間的文化差異而導致的用語不當,進而引起的語用失誤。
外宣語篇旨在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讓世界更好地了解張家口,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要注重語用分析。以下將結合實例具體分析張家口外宣語篇中所遇到的語用失誤。
二、張家口外宣語篇中的語用失誤分析
外宣資料涉及范圍較廣,翻譯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文化內涵極其豐富的詞匯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詞匯空缺現(xiàn)象,翻譯結果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不盡人意的漏洞。筆者從語用失誤角度出發(fā),對外宣翻譯中出現(xiàn)的失誤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一)語用語言失誤
外宣語篇擔負著向外介紹宣傳的使命,具有說服性兼鼓動性,因此用詞必須經(jīng)過仔細斟酌才能有效傳遞信息;否則,如果譯者的翻譯方式不符合或違反了目的語的基本原則,則會造成語用語言失誤。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1.誤用目的語會造成表達不準確。外宣語篇英譯時,若譯者采用了不準確的表達方式,即與以英語為母語的讀者的表達習慣不一致,會導致語用失誤。例如,在城市的某些公共場所懸掛著“禁止攀爬”的中英文標識,其英譯為“Forbid Clamber Crawl”。這一譯文欠妥,不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其正確的譯法應為“No Climbing”。又如,某垃圾箱上“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的標識被翻譯成了“Retrievable”和“unretrievable”,這一譯法值得商討,retrievable是指經(jīng)過努力挽回之意,恰當?shù)淖g法應是“recyclable”和“non-recyclable”,因為“recyclable”是指“垃圾物品的再加工利用”。
2.生搬硬套母語的表達方式。翻譯過程中,譯者應熟練掌握中英文兩種語言的建構方式。如在景點的介紹中,中文:于是張果老讓他的神驢一蹄子將山踢開,頓時一股清涼的風飄過,從此以后這里一年四季都刮著柔和的清風。其譯文:...so Zhang Guolao asked his god donkey to kick the mountains and the mountains were open at once and there is a cool breeze in four seasons.在這段譯文中,譯者緊跟漢語的表達習慣,達到了表面上的“對等”,實際上英文表達的很松散。翻譯之前應先分析句義,將其重新組合使其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疤唛_”直接用詞組“kick away”表達就可以,但是譯文中將“踢”和“開”分別譯成了“kick”和“open”,顯得繁雜,沒有必要。原文中還接連用到了兩個“there be”句型,有重復之感;前后兩句都是指“風”,可以將兩句合并成帶有定語從句的復合句,這樣句子結構更加緊湊,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可翻譯如下:...so Zhang Guolao asked his god donkey to kick the mountains away and suddenly there was a cool breeze blowing from the valley,which blows through the year from then on.因此在外宣語翻譯的過程中,要運用英語的思維模式來思考,采用規(guī)范的表達,讓外國朋友能夠順暢的理解,避免交際中的語用失誤。
(二)社會語用失誤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二者緊密相關。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念必然會影響語言的表達方式,因此語用失誤不僅體現(xiàn)在語言層面,還表現(xiàn)在社會的語用層面。
1.在特定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中,張家口地區(qū)存在諸多民族特色鮮明的、地域風格突出的文化負載詞匯,這些表達在英語中幾乎找不到相對應的詞匯,因此會造成交流障礙,導致語言失誤?!按蚬鳌笔侨f全縣特有的漢族民俗舞蹈,迄今有150年的歷史,成為張家口地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如“萬全打棍”英譯為“Wanquan Cudgel”,外國朋友可能會比較迷惑,因為拼音“wanquan”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語言符號,“cudgel”在英語中是粗短棍的意思,所以這兩個詞組合在一起翻譯并沒有展現(xiàn)出“打棍”的魅力,故將其改譯為:cudgel in Wanquan county (a kind of folk dance peculiar to the Han nationality)。
2.在翻譯的過程中還應熟知英語的文化價值觀念,以使譯文順應英語的文化背景,如將“魚米之鄉(xiāng)”直譯為“a land of abundant fish and rice”的過程完全是按照中文的習慣來翻譯的,而未考慮英語的文化傳統(tǒng),因此會給讀者造成閱讀障礙。如果譯者了解西方文化,就會引用《圣經(jīng)》里的一句話來翻譯此句。在《出埃及記》里摩西受到在燃燒的荊棘中顯現(xiàn)的天使的指引,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進入迦南地,即“流奶與蜜之地”(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那個時候起這個短語就被西方人廣泛使用,形容繁榮、宜居的富裕之地。
三、改善外宣翻譯的策略
1.充分了解中英語言表達方式的差異。在翻譯過程中對句子結構進行適當?shù)闹亟ㄅc刪減。漢語的外宣材料相對于一般文章來說通常會含有較多的渲染氣氛的修飾語;而英語的表達側重直白、客觀。在翻譯時,要通過必要的重建與刪減來適應英語的表達習慣,這并不是譯者隨意為之,而是在忠實于原文、突出重點的情況下進行的必要修改。
2.豐富譯者的跨文化知識儲備。在外宣翻譯中,可通過加注釋的方式翻譯“中國特色”詞語,或通過類比,用外國人熟知的典故或事件來傳達原文的內容。比如,蔚縣拜燈山的民俗活動中,有兩個丑角“老媽子”和“老王八”,如果采取直譯法,外國人聽了會很迷惑,因此應將之譯為“the clowns”。
外宣翻譯能夠讓世界各國人民更好地了解張家口,將具有張家口特色的文化及各方面的最新動態(tài)介紹給世界。優(yōu)質的譯文能夠有效的傳遞原文的信息,減少語用失誤現(xiàn)象,因此在外宣翻譯的過程中,譯者應注重語用因素的分析,充分考慮英漢語言、思維方式與文化的差異,對語篇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做到譯文準確、易懂,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J].Applied Linguistics,1983.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for Publicity in Zhangjiakou with Its Successful Olympic Bid
RONG Lei-lei1,GAO Jie2
(1. Sifang College,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y,Shijiazhuang,Hebei 050000,China;
2. 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00,China)
Abstract:As Beijing and Zhangjiakou have won the right to host the 2022 Winter Olympic Games,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for publicity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eign publicity will contribute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Zhangjiakou worldwide. Yet pragmatic failure stands in the way of it. Thus,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agmatic analysi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and promote the image of Zhangjiakou,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to adapt to the native speakers' idiomatic ways of saying things with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Key words:foreign publicity;pragmatic failure;translation;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