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豐清
(遼寧省農業(yè)廣播電視學校寬甸滿族自治縣分校,遼寧寬甸 118200)
養(yǎng)好仔豬的幾個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
趙豐清
(遼寧省農業(yè)廣播電視學校寬甸滿族自治縣分校,遼寧寬甸 118200)
加強仔豬的護理和飼養(yǎng),提高仔豬的成活率、生長發(fā)育速度、個體均勻度、斷奶窩重,是養(yǎng)豬生產的基礎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到養(yǎng)豬業(yè)的經濟效益,因此,養(yǎng)好仔豬的關鍵是:做好仔豬所需要的適宜溫度、濕度,吃足初乳,早期飲水、早期補料、及時補鐵、及時斷奶、及時防疫等環(huán)節(jié)工作。
新生仔豬高溫中樞沒發(fā)育完全,皮下無脂肪層,被毛稀少,體表面積大,散熱快,體溫容易降低,非常怕冷,特別在低溫環(huán)境里,仔豬易患低血糖、感冒、肺炎等疾病。因此,要做好仔豬的寒保溫工作。仔豬生長的最適宜環(huán)境溫度是:1~7日齡32~28℃;8~30日齡28~25℃;31~60日齡25~23℃、圈舍相對適宜濕度在50~60%,濕度過高會滋生細菌和病原微生物,在低溫和高溫高濕且空氣較差情況下,仔豬均易發(fā)病,應采取保暖、降溫、通風等措施來使空氣清新、通暢、干燥。妊娠母豬怕熱(適宜溫度是15~18℃),產房應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可為仔豬采取相應的保溫措施—仔豬保育箱。箱內裝250W的紅外線燈泡或鋪上電熱板,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在仔豬保育箱內鋪上柔軟的墊草,靠一窩仔豬的體溫來增加熱量,采用保溫箱可有效地避免仔豬凍死和被母豬踩死,并且能減少仔豬接觸糞便的機會。
產后3天內的母乳為初乳,含有豐富的抗體——免疫球蛋白,這些球蛋白占初乳蛋白質的50%,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D和多種生長因子。仔豬剛出生吃初乳容易吸收,增強仔豬的免疫力,24 小時后,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從每100毫升7-8克降到0.5克,及早吃上母豬初乳能提高仔豬的抗病力。因此在仔豬出生后2~3內人工固定乳頭,在固定乳頭時,應將體大者放在后面的乳頭上,體大者按摩乳房有力,可增加后部乳房的泌乳能力;將體小者放在前面奶多的乳頭上,可彌補先天不足。母豬所有乳頭盡量都不空,可使所有乳頭都得到充分的發(fā)育,提高母豬的利用效率,輔助幾次就可以固定乳頭。
早期飲水是為了讓仔豬盡早吃料。因為母乳較濃稠,易使仔豬產生口渴感,如果仔豬喝不到水,不僅影響消化代謝,還能引起皮毛干燥,不水靈。 早期飲水的方法:訓練仔豬飲水應在出生后3~4天開始。訓練的方法是要用溫糖水在人的看管下或停一次哺乳讓仔豬產生饑餓口渴感,讓仔豬飲用。仔豬的補水要清水,溫甜,冬季要用溫熱水。
早期補料是為了促進仔豬消化機能,補充仔豬的營養(yǎng),預防拉稀,促進消化器官的生長和發(fā)育,增強仔豬的抗病力和提高成活率。仔豬生后第一個月的增重主要靠母乳,第二個月母豬的泌乳量下降,仔豬所需的營養(yǎng)增多,母乳供應不上,就需要補充飼料來增重。有條件的可以在仔豬7日齡開始補料,條件差的養(yǎng)殖戶可以在10日齡左右開始補料。訓練得越早,開飼越快,采食也越多,消化吸收能力越強,日增重也越大。早期補料的方法:給仔豬補料應設制專門的補料欄,仔豬可以自由出入吃料,而母豬吃不到仔豬料,開始應補充仔豬愛吃的又容易消化的飼料。根據(jù)仔豬長牙發(fā)癢,想啃咬和喜歡甜味的飼料,可以將炒熟的粒料倒入補料槽內讓仔豬自主啃咬,也可以用少量的甜食人工放入仔豬口中,誘導其吃食,這樣反復訓練,仔豬就會很快學會自主吃食。自由采食訓練成功后,就改為全價配合飼料,全價飼料不僅要營養(yǎng)平衡,還要質地細膩有食好的口感。飼料配方(玉米、高粱、大麥各20%、熟豆餅18%、米糠10%、魚粉5%、麩皮5%、外加鹽0.3%),也可外加香味飼料(香油干渣)提高飼料的適口性。仔豬料有干粉料、濕拌料、顆粒料三種,顆粒料最好。沒有條件的豬場以濕拌料和干粉料為主,濕拌料(料與水的比例為1:1),每天要定時喂4-5次,晚上9-10點喂一次,漸漸改為4次。如果用干粉料,應和自由飲水相結合的飼喂方式效果更加理想,但是拌料槽和飲水槽要保持衛(wèi)生,每天用清水沖洗。
初生仔豬的體內備只有30~50mg,每日生產需要鐵7mg,而仔豬從母乳中每日僅獲得1mg的鐵。在母豬飼料中補鐵,不能增加母乳中的鐵含量。如果不補鐵,仔豬就會患上貧血癥。其癥狀是:精神委靡,皮膚和可視黏膜蒼白,被毛蓬亂無光澤,下痢,生長停滯,嚴重者死亡。 補鐵方法:在仔豬出生后2~3天內,頸部肌肉兩側分點注射糖苷鐵制劑100~200mg。若無條件注射,可在圈內角落里撒上一點兒干凈的紅土;或者在母豬乳頭上滴些硫酸亞鐵溶液。但注射鐵制劑是最為可靠的補鐵方法,效果也非常顯著。
6.1 斷乳時間:在生產中,60天斷奶的母豬每年只能產1.8窩;45天斷奶的母豬可年產2窩;28天斷奶的母豬可年產2.2窩以上。我國傳統(tǒng)養(yǎng)豬一般在45~60天斷奶;中等規(guī)模以上的養(yǎng)豬場都在28天左右斷奶;一些集約化的養(yǎng)豬場已將斷奶日齡提前至21日齡。
6.2 斷奶方法:有條件的豬場最好能做到逐漸斷奶,也就是在斷奶之前逐漸延長母豬和仔豬的分隔時間,但這在集約化豬場很難做到。斷奶時,應將母豬隔離,將仔豬留在原圈里繼續(xù)飼養(yǎng)一段時間,并且不要在此時并窩和更換飼料。
一般在仔豬出生20天防豬瘟(首免);出生55天(二免)豬瘟;斷奶后預防豬丹毒、豬肺疫和仔豬副傷寒;仔豬出生60天防口蹄疫,還要預防仔豬紅、黃、白痢和傳染性胃腸炎等腹瀉病??傊?,做好以上工作,利于仔豬健康成長,良好發(fā)育,提高仔豬的抗病能力和成活率從而養(yǎng)好仔豬,促進生豬生產的發(fā)展,增加經濟效益。
S858.28
A
1003-1650(2017)04-02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