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秀
(貴定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貴州貴定 551300)
貴定縣大蒜套種玉米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shù)
李永秀
(貴定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貴州貴定 551300)
在我縣新巴鎮(zhèn)有大蒜種植的習慣和歷史,大蒜/玉米一年兩熟套作栽培,一般每畝產(chǎn)蒜薹100-150公斤,蒜頭300-350公斤,而玉米350-400公斤左右,按最低產(chǎn)量算,大蒜每畝產(chǎn)值3600元左右,經(jīng)濟效益比較好。
種植技術(shù):
1.1 種蒜選擇及處理
選用抗逆性好、抗病蟲能力強本地紫皮大蒜蒜種。種蒜要求具有該品種形態(tài)特征,蒜砣大,外觀籽實飽滿,蒜瓣大小均勻,無蟲眼,未霉爛。種子處理中摘除霉爛、有蟲眼的蒜瓣和蒜皮。播前采用藥劑浸種,浸種藥劑為500倍的25%多菌靈稀釋液,浸種時間為10-12小時,撈出后瀝干。
1.2 田塊選擇及處理
選擇周圍無工業(yè)“三廢”污染,無城市生活污染,土壤肥沃的田塊。施足底肥,中等肥力土地,每畝施用腐熟農(nóng)家肥2000公斤,餅肥150公斤,大蒜專用肥75公斤。整地開廂,廂寬1米,分帶,1.8尺種植大蒜2行。
1.3 播種
播種期為9月下旬,最遲不宜超過10月上旬,每畝播種量150公斤,要求深淺一致,覆土厚薄均勻。一般栽培開溝栽培,按株距將蒜瓣,從靠溝的一側(cè)依次排入。排完后再按行距開第二溝,用第二溝的土壤覆蓋第一溝,依次進行。株距10厘米,覆土3厘米。
1.4 田間管理
大蒜出苗后追施2-3次速效肥,當幼苗2片-3片葉時,追施一次速效肥,每畝施用腐熟稀糞水1500公斤,也可在稀糞水中加入尿素7.5公斤,在翌年2月追施第二次速效肥,每畝施尿素15公斤,3月上、中旬追施第三次,每畝施復(fù)混肥10公斤。大蒜葉枯病在發(fā)病初期每畝用200克75%百菌清可濕粉劑稀釋500倍防治1次。防治根蛆用40%辛硫磷1500倍液灌根防治1次。
玉米選用新中玉801和貴單8號優(yōu)良雜交玉米品種,于4月上旬播種,營養(yǎng)球或塑盤育苗移栽或直播于大蒜行間,移栽株距8寸,單株移栽,直播每穴播種2-3粒,每穴留2株,穴距1.5尺,畝栽2500株。施肥掌握“早施苗肥,中攻穗肥,后補粒肥”的施肥原則。底肥用腐熟廄肥有機肥1500-2000kg/畝,尿素、磷、鉀肥、硫酸鋅(1kg/畝)一次性施入,于移栽或直播前10天開溝施并覆土。移栽緩苗后早追提苗肥,用尿素兌清糞水1500kg/畝淋施,結(jié)合中耕除草。在12-13片全展葉,可見16-18片葉期,于玉米行間挖窩深施(10cm處),并結(jié)合培土施好穗肥,畝用復(fù)混肥15-25kg。吐絲散粉期追施粒肥,用磷酸二氫鉀100—150克/畝、加尿素0.5kg/畝兌水25kg,進行葉面噴施。
S513;S633.4
A
1003-1650(2017)04-01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