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偉
它是姍姍來遲的春天,輕輕的腳步聲喚醒了花兒含苞欲放的聲響,在靜靜的夜晚,芳菲著云后邊的那輪彎彎的月色。河塘里蛙鳴吟唱,幽幽的天籟聲,美化著倒映在水面上的點點星光,但愿童年的夢,一輩子都做不醒,留戀在過去的時光里?!对颇沁吺窃隆肥嵌嗝此监l(xiāng)的名字,它浪漫著我的情懷,使我眼前一亮,不得不撥云賞月,與志軍一起去重溫他的稚氣和童年。云和月是他對故鄉(xiāng)的牽掛,云和月伴著他的青春長大,那是他抹不去的記憶,那是他久久思念的老家。我和志軍相處幾十年,對他非常了解,他是性情中人,有剛有柔,剛柔相濟,他有志氣,不服輸,這源于他的聰慧和天賦,使他一點一點地飽經(jīng)風霜,并在萬花世界中嶄露端倪,閃耀光彩。童年的夢幻,奠定了他的底蘊,使他的地氣有根,在鄉(xiāng)土里發(fā)芽長出綠陰,挺拔成年輪。我很想讀懂他,但他已展翼無羈,想帶著我一起飛翔,可我卻無能為力,只好把他留給我的詩情,變成浪漫的回想,斟滿友情、斟滿歡笑、斟滿我們流逝的時光,舉杯歡暢。
年少的他,癡情的他,回鄉(xiāng)的路上流下淚兩行?!耙磺珊蛲?滿身泥巴身上穿/瓜香飄過三四里/饞聞娃聲藏地邊”(《老家龍江湖》)。黑土是養(yǎng)育他的襁褓,龍江是他成長的搖籃,那里的山水滋潤了他的稚心,那里的土地豐盈了他的童年。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鄉(xiāng)情戀一方魂,有多少殷切的思念,伴隨著我們歲歲年年?!疤ぱっ穳綦x鄉(xiāng)/不覺歲月鬢染霜/手棒童心歸故里/嬋娟不老明月光”(《思鄉(xiāng)》)。志軍對家鄉(xiāng)的愛太深,乃至一輩子不忘老家的味道。五十余年的光陰荏苒,他的童心猶在,他的眷戀依舊,看得出來他的摯心,有恩不報非君子,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都是他的最愛。志軍的這一點我非常贊許,難忘鄉(xiāng)愁就是對新生活的憧憬。踏踏實實的做人,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用自己的閃光點,照亮腳下的路,他是我的諍友,我怎能不讀懂他。似火的年華我們?nèi)记檫^,羅曼蒂克的浪漫我們曾有過。我醉他一日,他醉我三更,是他把我清醒在如夢的詩篇里。“冰雪脫殼漏春風/粒種貪戀黑土中/幾度暖陽綠不醒/情深曉諭枝頭紅”(《春種》)。綠色竟然喚不醒他的夢,因為他是冰雪脫殼的一抹紅。詩中的鄉(xiāng)土氣息熏染著我,使我也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一往情深,悄悄地走進他的意境,與他的詩情一起發(fā)芽生根,一起殷紅著故鄉(xiāng)那眷戀的春色?!对颇沁吺窃隆肥侵拒娝臀业囊豢|書香,也是摯友烙印我的一懷深情,讓我看清云后的那輪月光更加明亮,讓我望見他的虔誠釋放是那樣的幽思懷想,是那樣的飄逸倜儻。這就是我讀懂摯友的深情難忘,難忘在那思鄉(xiāng)的歲月里,難忘在那湛藍的天空上,愿他的羽翼自由飛翔!
詩的浪漫奔放,詩的激情蕩漾,無不在他的熱血中涌動。讀者、歌者、畫者,諸多的無聲旋律和色彩,時刻浸染著他無眠的夢魂。雖然他不是賽場上的第一,但他卻是賽道上的勇者。不服輸?shù)男愿?,使他的步履堅韌不拔,腳踏實地的向著憧憬和夢想走去。在茫茫的人海中,他浮出水面,彼岸的征程還有更大的駭浪等待他去征服。他把信念裝進行囊,他把理想扛在肩上,向著更大更險的激流揚帆,在洶涌澎湃的潮汐里,洗滌著自己的一生。成大志者,皆有大胸懷,海闊不過心寬,眼高裊瞰物小?!吨凵接^海》這首詩寫出了他的情致:“空高裊瞰舟山小/誰見海深浪吻礁/聞得香望普陀寺/只緣觀潮未細瞧”。人的氣質(zhì),人的品格,是滲透在詩里的,它是詩的風骨,把詩的氣韻支撐。志軍是手捧著黑土邁著離鄉(xiāng)的腳步,難舍眷戀地走進了大山的懷抱。他直爽憨厚,但卻有著剛毅倔犟的性格。他愛憎分明,眼不容沙,直面人生,坦蕩的胸襟使他把腳下的路,越走越寬闊。這首詩雖略顯平淡,但我解其意,鑲在詩里的影子,是我的夢幻,還是莊子的逍遙,莫非我錯把海燕的羽翼,當成了大鵬展翅。志軍的詩看似平淡,在平淡之里卻寓意匪淺。這是因為他把許多深邃的語意,都暗隱在平平淡淡里,令人難見他的詩情閃亮??伤鞘`不住的翅膀,在你閱覽的時空中早已展翼翱翔:“空高裊瞰舟山小,誰見海深浪吻礁”。志軍的許多詩,都帶著鄉(xiāng)俗的淳樸,泥土的芬芳,徜徉進他青春的歲月?!澳感5亩∠銟?伴著我的思念/母校的丁香樹/魂牽夢繞在身邊/問一聲丁香樹/你可曾知道/有一種情感把芬芳浸透我的心田”(《母校的丁香樹》)。樹下的年華在一天天長大,那棵丁香樹,是否還依舊俊美瀟灑?過去的小橋流水,還是否那般風景如畫?看似一首詩,聽似一支歌,雋秀的語言,優(yōu)美的旋律,無不浸染著青春的風采。他的情是夏日風景,他的愛在嚴冬不凍,他把巍峨的雪嶺山川,都吟誦在熾熱的詩情里。“皚皚的白雪/晶瑩的冰/香噴噴的美酒/醉了冰雪情/雪白的世界/有我一點相思痛/啊/把冰交給愛/把雪交給情/美麗的興安/遍地好風景”(《冰雪情》)。他是森林之子,寫興安大愛,慨浩瀚豪情。大山給了他風骨,江河給了他血脈,冰雪給了他激情,把心交給松,把身交給嶺,潔白的世界,遍地好風景。因為詩人對冰雪愛得太真、愛得太深、愛得太淳所以才由衷感嘆!“潔白的世界,有我一點相思痛”。一個“痛”字把全詩的情感染疼,這是多么強烈之愛,血色之情,赤裸裸地把自己的心身全部融進了冰雪世界。
好詩猶如陳釀,飄的是酒香,醉了的是真情,沉淀的是摯愛。久經(jīng)發(fā)酵的情感,終究會在詩人的筆墨中,凝集成思想的結晶,斑斕出色澤繽紛的光彩!一首好詩往往承載著詩人的氣質(zhì)和品格,呈現(xiàn)給人們的是詩品與人品的赤誠表達和真情流露,如邊防連隊一位戰(zhàn)士,在黑龍江中為了救人,獻出了年輕寶貴的生命。他把悲痛化作深情的旋律,含淚寫下歌詞《媽媽我沒有遠去》寄以深深的悼念。“遠山的青松哪一棵是你/為什么愛著那份橄欖綠/挺拔的英姿像界碑一樣屹立/守候著浪花向大海奔去/浪花呀浪花我告訴你/不要告訴媽媽/我已遠去的消息/媽媽呀媽媽我沒有遠去/我在媽媽的懷抱里/夜晚的星星哪一顆是你/為什么守望著這片黑土地/高高的山嶺是你不朽的身軀/哨所里有你永遠的記憶/戰(zhàn)友啊戰(zhàn)友我告訴你/請你告訴媽媽/春天里有我的花季/媽媽呀媽媽我沒有遠去/我在青春的歲月里”。這首詞,讀有詩的韻味,唱有歌的情感,把詩的語言、詞的韻律相融,能把詩寫的更凝練,更明了、更生動,既達到了詩和歌完美的結合,又體現(xiàn)出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tǒng)一。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是詞中的最大特點,戰(zhàn)士把十八歲的生命定格在歲月永恒的輪回里?!皯?zhàn)友啊戰(zhàn)友我告訴你/請你告訴媽媽/春天里有我的花季/媽媽呀媽媽我沒有遠去/我在青春的歲月里”。詩言志,“志”者,據(jù)孔穎達疏:“感物而動,乃呼為志”。其實就是指一種情緒意志,情緒包涵著情感、情致、情趣等諸方面,當情感升華到情致時,比之于情感來,顯得更為深沉、凝重,它是深刻的理性與濃郁的情感的融合,實現(xiàn)了理性認識的飛躍。志軍的詩明了而不淺薄、含蓄而不晦澀,且很注重意象的表達和對感知的陳述,讓人走進他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他的情懷?!拔异o靜的倚在窗前/凝望著天邊我許下的諾言/假如我給彎月插上白帆/就讓我蕩漾在你的心田/彎月的期盼/祈禱那遙遠的撫慰/讓我劃進你的心海/尋覓屬于我的那份情感/從此那輪憂傷的思念/就有了停泊的港灣”(《凝望》)。這是一首思念詩,寄思而情,感物而慨,仿佛詩中懸掛著一輪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憂傷,彎彎的思念。這是詩人有意創(chuàng)造這樣一種氛圍,引人入勝,使人遐想,沿著他的思緒,把那份久別的情感,停泊在“彎彎”的港灣。之所以叫“彎彎”,是因為那份情感,可能永遠不能再圓了,但這種殘缺是美麗的憂傷,是深情的懷念,余韻裊裊,幽思繾綣。
大凡優(yōu)秀的詩人,都掌握許多創(chuàng)作手法,如各種修辭手段的運用,發(fā)揮“通感”的藝術效應等。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有很多創(chuàng)作方法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中國古典美學,向來重視形與神的關系,反對單純追求形似,徒然模擬事物的外表,要求形神兼?zhèn)洌孕蝹魃?,使客觀事物和人的主觀感受融而為一。這種美學趣味的發(fā)展,為錯覺意識進入詩中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拓寬了詩的意境和審美視覺。如能把時空錯覺在詩中恰到好處的應用,更能突出詩的意境美的特征。試看志軍寫的《晚》:“寒風凍黑了夜晚/光明突然離開了房間/電視忘記了圖像/哭喊響在耳邊/蠟燭還沒有點燃/眼前一片黑暗/在這無光的世界/躍出了久違的童年/只有幾分鐘的黑暗/那是孩提的十年/苦苦思索過去/時光一天天色彩斑斕/燈光又一次出現(xiàn)/從過去又回到了今天/家庭變成了影院/哭喊變成了笑臉”。詩人在這里用意念的跳躍,時空的交換,使人產(chǎn)生錯覺,用蒙太奇手法,把人的感知從今天剪接回過去,然后,又從過去剪接回今天,給人留下既新穎又離奇的味道,很有品嚼,耐人尋思。
詩是反映生活的鏡子,必需與時俱進,并用正能量的陽光,燦爛著人們生活的每一天,透徹著時代的強音,感召著人們的心靈,讓不同的人都得到陽光的恩賜,在渴望中獲得生命的力量。正能量是志軍寫詩的主旋律,他不是用簡單的說教、口號等形式,而以互為相染,來達到彼此的共鳴。這種情感可謂是橋梁,它輸通著詩的血脈,撥動著心弦,把心靈之聲默默地傳遞,融入詩境,念之有情,讀之生感,使情和感融為一體,讓讀者與詩零距離接觸,深深地感受詩的魅力。志軍的《守望那遠山》一詩用語極具穿透力,感人肺腑,讀后久久難以釋懷,就像把詩針灸在人們的靈魂里,覺得血的涌動,心的潮聲,時不可遏地向外進發(fā),輻射著讀者的耳目和情致?!凹偃绨殉冀唤o藍天/不僅僅是讓藍天更加燦爛/那是為迎接噴薄的紅日/把我們內(nèi)心的激情點燃/正是那火一樣的熱情/正是那家一樣的溫暖/松嶺人民法院/動情了我心靈的詩篇”,“請把春天的腳步放慢/看一看您用汗水滋潤的綠葉/看一看您用心靈守望的遠山”。人們對法院并不陌生,但又總有那么一點怯而遠之的感覺,法官給人的印象是一副嚴肅冰冷的面孔,似乎總與他人有別,因為他們特殊的身份,多少與眾不同,這倒不足為奇。我沿著志軍的詩行,悄悄地跨過法院的第一道門檻,看到那神圣尊嚴的帽徽下,閃現(xiàn)的是一張張憨態(tài)可掬的笑臉,“來有迎聲,去有再見,一杯熱水,一碗湯面,只有您想不到的點點滴滴,沒有他們無法捂熱的情感”。詩寫的樸實坦誠,一杯熱水,雖沒有特意沏茶,卻顯得不矯作,非常自然地道出人民法官日常的待人作風。這說明在職業(yè)之外,法官也是正常過著七情六欲的生活,只不過法律的天平,在他們的心中永不傾斜?!凹偃缱哌M法庭感受刑事審判/有力地打擊震懾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法律告訴我/誰要敢于以身試法/自由將不會回到從前/法律的這一頭陽光燦爛/而法律的那一頭則在高墻的里面/那里不再有妻兒的嬉戲/不再有花前月下的呢喃/不再有深情的向往/只有你聽不到的——/老母親撕心裂肺的呼喊”。詩中的陽光是正能量的反射,反射到高墻內(nèi),那是一種情的寄思和欲盼,那是母親的溫暖,把正能量的陽光間接地投進你的心靈,叫你重新做人,重新獲得屬于你的那份光芒。撕心裂肺的呼喊,是血肉之情,是法律的尊嚴。該詩的感染力真是太強太大了,它可把情融化,令人潸然淚下,我不禁被詩情所感染,從內(nèi)心發(fā)出:怎不叫人為你稱口交贊!那聲母親泣血的呼喊,使多少人今夜無眠,抽絲剝繭,化蝶蛻變。
縱觀志軍的詩歌創(chuàng)作,可以說是獨辟蹊徑,他將詩、歌、圖,貫穿于他的審美視覺,給詩營造一個唯美的氛圍,歌融詩,詩兼圖,有聲、有情、有意、有畫,所以讀他的詩,不乏味,既有清風沁心,又有陳香潤唇的感覺,讓人在細品中咀嚼情韻,慢慢地濡染你的味蕾。他送給人的是慢熱型的菜肴,如果你是吃快餐的讀者,那就錯過了這碟小菜。只有細嚼慢咽,你才能感受到他:詞的旋律,詩的畫卷,無不讓人陶醉他詩歌藝術的審美意境里。志軍對藝術的執(zhí)著正在路上不懈地追求,他把千山萬水寫進詩行,他把春花雪月譜成心曲,他把人生感悟刻作版畫。我們從他的詩中,能讀到心語,聽見歌聲,看清色彩,這種心語、歌聲、色彩,滲浸進平淡的詩情里,混合出一種異香,別具風味,就像痛了的冰雪情、彎彎的月色、童年的蛙鳴,都有聲、有色、有情,無不引人入勝。他巧用詩語的平淡,來突出濃濃的“情”,這樣更能拉近讀者的視覺,在品賞中以淡濃“情”,叫人感受到這種情韻的悠然豁達,像雨后的春筍,帶著破土的馨香,節(jié)節(jié)拔高,淡淡釋放,余有回味。農(nóng)家菜要的就是這種純樸實在,不是豪華奢靡的那種感覺。志軍詩的品味,猶應如此,平淡不失本色,追求自然的那種美感,既不陽春白雪,也不下里巴人,雅俗共容,綠了芭蕉,紅了肥瘦,大有一番“獨居春色關不住,滿腹赤情任品讀”的勝景。再有志軍在古體詩創(chuàng)作方面,也是頗注重審美趣味的,很值得借顧一提。如對仗句式在他的詩中頻頻出現(xiàn),不仿摘幾句,供大家賞之:“分別一日似千載/重逢數(shù)月如幾宵”(《思念》),“不得一枕黃粱夢/笑從百歲到童年”(《倒流時光》),“溫泉煮沸千秋水/云冷霧寒半池冰”(《吉林天池》),“戲水提魚小橋下/笑聲回波蕩漪漣”(《湖畔少年》)。詩中有同義相對,反義相對,看出志軍寫詩造詣匪淺,不是一朝得之,凸顯他的詩藝日趨成熟,為興安文壇又添一抹光彩!
誠然,再好的詩,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就像玉石里存有瑕疵,雖無大礙,但讓人感到總是有那么一點不足,若用鏤空技法,雕刻一下將其剔出,留下完美,這就再好不過了。如果志軍的詩再多一些張力和彈性,把握好強弱對比,那么他的詩就會更加靈動,在平淡中更露情韻,彰顯風骨。志軍的詩與詞,早就在我心中留有頗深的烙印,他的創(chuàng)作從伊始就茁壯著我的眼目,綠了我的思緒,使我對他的作品,總有那么一種情懷,去品讀他,去審視他,用他的詩書寫我們共同的情感和志向,成為親如兄弟般的文朋藝友!我相信志軍的藝術修煉,會越來越至臻,他的詩情一定能填飽我們的饑腹。
志軍愛好廣泛,多才多藝,填詞、作曲、寫小說、刻版畫,諸多藝術融匯一體,奠定了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功底,天賦與勤奮使他這塊沃土充滿了生機。大山給了他巍峨,林海給了他浩瀚,大嶺的冰雪嚴寒著他的激情,八萬里秀水風光,浸染著他詩情的底色,令他大器晚成,厚積薄發(fā),在詩的一角方天,拈出一縷韻味,幽幽綿綿,菲菲裊裊。他不與牡丹斗艷,不與桂花爭香,恪守自己的風格,把詩情慢慢地加溫,窯煉自己的釉彩,定型自己的顏色,在平淡中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份光澤。我想《云那邊是月》,這個月無論是彎是圓,它已脫云而出,我們不必費解它的內(nèi)涵,把云讀散,月亮自然出來,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志軍那輪透明的詩心?!对颇沁吺窃隆?,是志軍多年來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的結晶,它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照亮著他前行的腳印,一步一個亮點的向著詩的意境里走去。他像山谷的小溪在默默地流淌,穿過叢林,繞過山崗,流入江河,奔向海洋,揚帆征風碧如波,杜鵑浴雪紅似火。希望他再接再厲,在今后的創(chuàng)作中,有更好的作品問世,獻給大興安嶺的父老鄉(xiāng)親,那時我們將看到,一個從黑土地上長大的孩子,會無掩飾地掏出心中的那輪月色,把燦爛的陽光,不留余暉折射在大嶺之巔!
本欄編輯 韓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