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近年來保障房建設的壓力增大以及重大安全事故頻發(fā),政府回購商品房一直是社會熱議不斷的話題,但是社會對其行為性質認定鮮有關注。由于政府回購商品房涉及財產利益巨大,通過對政府回購商品房行為性質進行分析,有利于我們以后進一步思考如何有效、合理規(guī)制政府回購商品房行為。文章試著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以期對政府回購商品房行為有更清楚的認識。
關鍵詞:政府;回購行為;定性
目前,我國政府回購商品房的背景有兩個。一個是政府為解決建設保障房的壓力的同時調控商品房庫存而采取的政府回購,另一個是重大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導致商品房毀損或受周圍環(huán)境污染不適宜居住后居民要求政府回購。筆者認為前者是因政策導致下政府
作為商事主體進行的商事行為。而后者又可以因重大安全事故的歸責不同而分為基于政府侵權行為導致的以政府回購方式表現(xiàn)的侵權損害賠償承擔和政府基于人道主義救助的回購行為。
如果以政府是否具有過錯的角度來分析上述政府回購行為,我們又可以把上述行為分為實質性的政府采購行為以及侵權損害賠償型回購行為。筆者認為,從這個角度歸類,一方面有利于我們剖析回購行為本身的動機,另一方面從分類數(shù)量上也便于我們討論其中涉及的法律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 實質采購行為
無論政府是基于建設保障房的壓力還是是出于人道主義救助而采取的回購商品房的行為,政府作為無過錯方進行的回購商品房行為無異于政府采購行為,即各級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理由是:第一,政府回購主體是特定的,主要是中央以及地方各級政府部門與社會公共主體;第二,政府回購商品房的資金來源具有公共性,是由國家財政進行撥款的;第三,滿足采購對象的要求。由于政府采購活動的對象具有廣泛性,回購商品房自然符合其要求;第四,回購活動的非營利性。如前所述,回購商品品房之背景并無逐利性;第五,政府回購活動具有法定性。政府采購的基本特點之一就是進行法制化管理。這就決定了政府采購從方式、方法到采購的程序等各階段都必須遵守公平、公正、公開等競爭原則。但是許多學者、執(zhí)業(yè)者對此存疑。他們認為回購商品房并無法律依據(jù),該政策存在尋租空間。筆者認為,當我們把因政策性或基于人道主義的政府回購商品房行為作為政府采購行為的同時,執(zhí)法者就應當嚴格適用政府采購法等相關法律。必須要承認的是存在尋租空間是適用法律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個漏洞,但并不能否認回購商品房行為本身存在的法定性,二者并不矛盾。
當政府進行實質性采購商品房時,我們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1 土地出讓條件
為了保障回遷安置的順利進行,國土部門可以把回購商品房作為土地出讓的條件。具體來說,開發(fā)商和國土部門在出讓合同中約定,倘若開發(fā)商不能按期交付回遷安置房,國土部門作為出讓人有權解除出讓合同,無償收回該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成功出讓以后,國土部門按照既有的工程進度將回購款分期撥付給開發(fā)商?;刭徤唐贩坑糜诎仓没剡w房的價格一般由樓面地價建設造價成本組成,低于市場價,這種回遷安置房可以歸類為限價商品房。
1.2 公開招標方式
政府回購商品房用于保障房建設,必須恪守政府采購的相關規(guī)程,不得自導自買。即使是房價、地段完全符合保障房要求的樓房,非經公開招標程序也不能直接購買,一定要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政府回購的價格,可以參考同區(qū)域、同類型普通商品房的評估市場價格,但其購置成本不得高于限價房的招標開發(fā)成本。
1.3 嚴格回購條件
政府回購商品房用于保障房建設不得面積過大,防止高檔商品房被“包裝”成保障房從而引起社會分配不公與權力尋租。
1.4 嚴控問題房屋再次流入市場
政府回購因重大安全事故導致受損、污染的房屋,應當嚴格控制其再次流入市場,避免廣大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再次收到損害。
2 侵權損害賠償型政府回購行為
因重大安全事故導致商品房受損、污染嚴重不適宜居住的,且政府負有侵權責任的,從而政府進行回購的行為,筆者把它成為“侵權損害賠償型”政府回購行為。侵權損害賠償型回購行為有以下特征:第一,回購商品房以造成他人房屋受損嚴重或人身損害為前提。因重大事故導致居民商品房受損嚴重或周圍環(huán)境受污染嚴重不適宜居住的,是回購的前提條件之一。第二,侵權主體是政府。該重大安全事故的責任承擔主體是政府。第三,以一種回購商品房為內容的行為來承擔侵權責任。在該回購行為中,政府以回購受損商品房或周圍受污染嚴重的商品房為內容。
當政府進行侵權損害賠償型回購行為,我們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2.1 發(fā)揮金融機構保障作用,提高居民保險意識
以天津港爆炸為例,由于責任方之一的企業(yè)無力補償,附近居民要求政府回購商品房。先不說此案中政府是否擔責,事實上在涉及房屋的財產險中,家財險以及之前槍支實施的房貸險都是保費不高但頗具保障功能,為什么沒有讓居民重視,這是值得反思的。
2.2 公開、公平、公正原則進行回購
不同于實質性采購,損害賠償型回購雖然沒有招投標方式,但全程買賣野營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避免權力訓責,購置成本不得高于同區(qū)域同類商品房評估市場價格。
2.3 嚴控問題房屋再次流入市場
由于問題房屋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住房人身、財產安全,無論是實質性采購行為還是侵權賠償型回購行為,嚴控受損、受污染嚴重不適宜居住的房屋再次流入市場是政府遵守的底線。
參考文獻
[1]梁孝臣.政府回購商品房意圖何在[J].企業(yè)界,2015(2).
[2]高舒暢,李先華,黃士新.政府回購:保障房的另一條出路[J].中國法學,2011(8).
[3]宋佳.論我國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的完善[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周陳(1992-),男,漢,安徽,碩士,研究方向:商法和金融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