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露
上海二期課改開展以來,在課程理念、目標、結構、標準、內容、實施和評價等方面,相比一期課改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和發(fā)展。但從2005年開始,沿用至今的初中英語教材,其所包含的信息量和素材已經(jīng)不能適應信息化時代詞匯量激增的變化,亦不能滿足學生汲取巨大語言信息的需求。如果教師只是單純使用現(xiàn)有教材,而不補充富有時代性、實踐性、實用性的英語教學資源,必將在全面提升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實踐能力、交際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遇到瓶頸。因此,為了尋找適合的優(yōu)質課程資源,彌補現(xiàn)有課本教材的不足,教師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able News Network,CNN)的素材有機地整合到英語教學中,經(jīng)實踐證明是一種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
一、CNN作為英語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
CNN是由特納廣播公司通過衛(wèi)星向有線電視網(wǎng)和衛(wèi)星電視用戶提供全天候的新聞節(jié)目。如果將CNN作為現(xiàn)今中學英語課程的資源,則有如下優(yōu)勢。
一是課程素材新。任何突發(fā)的新聞,CNN國際新聞網(wǎng)都會率先作現(xiàn)場報導,并且每天二十四小時作全球直播新聞報導。二是信息量大。目前的CNN共有4大版本,即歐洲版、亞洲版、拉美版和美國版,提供國際新聞和地區(qū)性新聞,一旦發(fā)生重大事件或突發(fā)事件,CNN廣播電視網(wǎng)就會聯(lián)合行動編寫第一手新聞。三是素材獲取容易。登陸官網(wǎng)就能獲取兼有文字、圖片、聲音和圖像的素材,有重要新聞站點、快速新聞站點、全政治新聞網(wǎng)頁,并提供用戶新聞網(wǎng)頁。四是CNN開辟了學生新聞英語視頻教學節(jié)目,該欄目已被美國全國教育協(xié)會和美國家長教師協(xié)會列為向各中小學校推薦的教育性電視節(jié)目。
綜合上述,擁有大量英語新聞素材、信息更新及時、獲取信息手段簡便,使CNN成為英語優(yōu)質課程資源的最佳選擇。
二、對CNN新聞素材的篩選
面對CNN提供的全球大量英語新聞集錦,教師要進行閱讀和篩選,選出符合學生學情的、學生感興趣的、具有教育意義的新聞。
1.符合學生學情的新聞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詞匯量及課程標準的要求,選取那些相對淺顯易懂的新聞。如六七年級學生詞匯量不大,每天利用5分鐘瀏覽CNN的主頁,學生首先會被新聞圖片吸引,思考可能發(fā)生的事件,無需教師過多解釋,學生會主動地猜測標題的意思,教師可借此機會加以適當?shù)囊龑?,?guī)范高頻詞的含義及讀音。
2.學生感興趣的新聞
教師要挑選那些時效性強,貼近學生校園生活的,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學習動力的新聞。比如,關于馬航兩架班機失事,CNN的報道比國內新聞媒體早,引起了學生的高度關注,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自主查詢并掌握了近20多個相關詞匯。后期隨著報道的深入,當教師再次展示新聞時,學生已將之前的生詞熟記于心,迅速讀懂了內容。再比如,CNN的娛樂欄目是學生的最愛,每逢奧斯卡、格萊美大獎頒獎期間,所有相關的新聞都是學生熱議的話題。
3.有教育意義的新聞
教師要選擇有助于在課堂內、學校里開展活動,有助于對學生的人格形成、個性養(yǎng)成、能力發(fā)展、認知觀念進行正確引導的新聞。教師利用這些新聞,帶領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探索世界的真相、尋找真正的自我,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例如,針對馬航飛機失事事件,學生們除了閱覽新聞報道之外,還思考了事件內在的起因,從而更加懂得了關愛生命、珍惜和平的重要性,這是在課本之外所獲得的寶貴的人生感悟。
三、對CNN新聞素材的再重構
對于篩選出的新聞素材,教師還要依據(jù)教學要求對其進行編排和設計,將新聞內容合理分解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從而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1.用新聞標題擴展詞匯量
新聞標題的解讀與學習是在每堂課5分鐘的熱身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幫助初中低年級學生積累詞匯、獲得信息、激發(fā)興趣的有效方式。比如,教師曾在某日的CNN首頁截取了6條新聞,內容涵蓋了娛樂、體育、教育、科學等諸多元素,其中涉及的詞匯有80%屬于初中學生應掌握的范圍。教師通過6~8篇新聞,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新聞的標題進行簡短的講解,既拓展了學生的詞匯量,也開闊了學生視野。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處于主動狀態(tài),學得積極,記得深刻。
2.以首要新聞概述訓練泛讀
每天CNN首要新聞的下方都有近40個詞的簡短概述,這些概述簡潔明了地闡明了事件發(fā)生的6個要素——時間、人物、地點、起因、經(jīng)過、結果。每天利用熱身環(huán)節(jié),八年級學生首先瀏覽6篇新聞標題,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看懂首要新聞的概述。比如,某日CNN關于美國陸軍少將在阿富汗被襲擊事件的新聞包括31個單詞的概述,清晰地交代了整個事件。其中所包含的初中生應掌握的詞匯有:U.S.,kill,believe,soldier,open,fire,training,one of the,highest,death,since;拓展詞匯有:general,Afghan,Afghanistan,gunman,facility,rank,military。
3.以優(yōu)秀新聞訓練精讀
英語教學要輻射更多知識,讓學生接觸不同的信息和篇章,形成自己的觀點。因此,教師可將CNN的新聞通過教學設計,依據(jù)素材的篇幅、生詞量、內容以及語法知識的要求,剪裁成適合學生的精讀文章。教師選材時,除了要考慮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還要對新聞內容進行宏觀把握,補充教科書上沒有的素材,側重對西方社會、文化、歷史等領域的介紹,以擴展學生知識面。比如,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到訪中國的一篇報道,所涉及的詞匯與語法都在初三學生能夠接受的范圍,整篇文章內容詳實,講述了米歇爾在中國訪問一周期間的所言所行,其中還有一段奧巴馬給海外留學青少年的寄語,很有意義。
美國教育學家約翰·杜威說過:“如果今天我們用昨天的方式教的話,我們就是在剝奪孩子的未來?!币虼?,教師除了教授學生語言技能,更要帶領學生體驗英語的歷史背景、思想觀念和文化內涵,并盡可能地在教學中滲透人文、生命、生存教育。教師把CNN英語新聞素材與課本教材有效整合,增添教材以外的體現(xiàn)西方傳統(tǒng)文化的輔助教學內容,引領學生體驗語言的功能性、交際性、實踐性,這樣,學生在理解語言精髓的同時,才能真正觸摸、感悟、體驗到這個奇妙的世界,開啟通往世界的大門。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