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水稻生產(chǎn)有了飛速發(fā)展,栽培面積不斷擴大,成為我國主要的粳稻產(chǎn)區(qū)和商品糧基地,北林區(qū)作為我省的主要產(chǎn)量大縣,水稻生產(chǎn)的發(fā)展尤為重要,隨著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效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水稻生產(chǎn)已由過去注重擴大面積,提高單產(chǎn),增加總產(chǎn),轉(zhuǎn)向產(chǎn)量與產(chǎn)品質(zhì)量并重,注重經(jīng)濟效益的階段。開發(fā)優(yōu)質(zhì)米,以市場為導向,種植質(zhì)佳味美的優(yōu)質(zhì)大米,增加市場有效供給,引導消費,滿足城鄉(xiāng)人民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獲得更好的經(jīng)濟效益,是使水稻生產(chǎn)走上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高效軌道的重要手段與途徑,也是使水稻生產(chǎn)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的推動所在。根據(jù)我區(qū)的實際情況總結(jié)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優(yōu)質(zhì)稻谷綜合配套栽培技術(shù)。
一、品種選擇
選擇審定推廣的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抗病性強及分蘗力中上等的偏大穗型中早熟品種,二積溫帶主栽品種選用墾稻12,綏粳18號,三積溫帶選用龍粳50、龍粳51、龍粳52等品種。
二、高臺大棚育壯苗
1、規(guī)范化秧田
(1)本田建永久性50厘米高臺苗床地,鋼骨架大棚育秧,一般棚長80—100米,寬10—12.5米,高3.3米。大棚燕尾槽開閉式肩部通風或卷簾器肩部通風技術(shù),加強防風建設(shè),培育壯苗。
(2)扣棚
早扣棚、早化凍,保證種子播在暖床上,早生根、早發(fā)苗。3月20日前扣棚全部結(jié)束。
2、種子處理
(1)在鹽水選種之前5—7天選晴好天氣曬種2-3天,晚上蓋好,防止霜凍。然后,進行種子清選。
(2)鹽水選種
鹽水選種比重為1.13,即50公斤水加12—12.5公斤大粒鹽,充分溶解后,用新鮮雞蛋測試,雞蛋傾斜(橫浮在水面上露出5分硬幣大小即可)。為了保證鹽水比重保持在1.13范圍內(nèi),要經(jīng)常檢查、補充預先配好的濃鹽水。
(3)清水洗種
鹽水選后的種子用清水洗種兩遍,以洗凈種子表面附著的鹽分,要做到每洗3—4次種子更換一次清水。洗種時要嚴防混雜。
(4)種子包衣
于浸種前2天,每公斤種子用亮盾種衣劑3毫升兌20ml水稀釋成藥漿,倒入種子中進行充分攪拌,均勻著色后陰干3天以上,待浸種、催芽。
(5)浸種催芽
浸好種子的標志是種子穎殼表面顏色變深,種皮呈半透明狀態(tài),透過穎殼可以看到腹白和種胚,剝?nèi)シf殼米粒易折斷,手捻米粒成粉末,沒有生芯。浸好種子撈出后即可直接催芽。
三、播種
在氣溫穩(wěn)定6℃以上,棚內(nèi)溫度達到10-12℃以上開始播種,大棚育苗4月10日開始播種,最佳播期為4月15日-4月25日。每盤播芽種2.0—2.5兩,覆土一小時后沒返上潤的干土地方用細噴壺澆水接上底商。
四、秧田管理
1、溫度管理
播種至出苗期,增加覆蓋,密封保溫。出苗至一葉一心期,注意開始通風煉苗,棚內(nèi)溫度不超過28℃。秧苗一葉一心到二葉一心葉期,逐步增加通風量,棚溫控制在22-25℃,注意夜間凍害,嚴防高溫燒苗和秧苗徒長。秧苗在二葉一心到三葉一心葉期,溫度控制在20—22℃。大苗4葉期做到晝揭夜蓋,棚溫不超過20℃。遇到低溫凍害時,要增加覆蓋物,及時保溫,遇高溫大風天氣,采取遮蔭通風。
2、水分管理 出苗前保濕不積水,如發(fā)現(xiàn)積水干裂及時揭布晾床或澆水。一葉一心期開始澆水,但避免澆水過勤。二葉一心期以后,防止床干裂(早晨葉尖不吐水珠),及時補水。要選擇早晚澆水,一次性澆足澆透,避免中午高溫時澆水。
3、秧田除草:在秧苗1.5葉、雜草2-3葉時,每100平方米用10%千金乳油(氰氟草酯)10毫升加水噴霧,如果有闊葉性雜草加48%排草丹乳油每100平方米25毫升,兌水3—5公斤噴霧防治。杜絕秧田播后封閉滅草,嚴防除草劑藥害發(fā)生。
4、防止立枯?。?.5葉期,用20%移栽靈每平方米1—3毫升或30%瑞苗清每平方米1毫升兌水2—3公斤噴霧預防立枯病。苗床土壤PH值適應范圍在4.5-5.5,當達到6以上時應噴澆酸化水,即95%的濃硫酸1000倍液2-3kg/m2。
5、移栽前要做的工作:移栽前一天,帶磷,每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銨125—150克,少量噴水使肥料沾在苗床上;帶藥,70%艾美樂6—8克/百平方米兌水3公斤噴灑預防潛葉蠅。起秧、運秧按照當日插秧進度進行,不起隔夜秧,不插隔夜秧。
五、本田測土配方施肥
1、平整耕地,減少池梗面積。每池子在2000-3000平方米。
2、兩年翻耕一次,深度18—20厘米;每年秋天旋耕,深度15厘米,次年春天打漿作業(yè)。
3、增施農(nóng)肥,提高地力。每公頃施入優(yōu)質(zhì)農(nóng)肥15-30立方米,施尿素400-500斤、二銨200—300斤、硫酸鉀200-300斤,總量800-1100斤。施肥時期水耙前,施入尿素50%,二銨全量,50%的硫酸鉀;
六、機械插秧
1、插秧時間
當平均氣溫在13.5℃以上插秧為宜,高產(chǎn)插秧期5月15-25日。
2、插秧密度
插秧規(guī)格:9寸×4寸,每穴3-4株。機插秧深度一般不超過1.5cm。
七、本田管理
1、追肥
插秧返青后每公頃追尿素35%,七月上旬水稻倒三葉露尖期追尿素15%加硫酸鉀50%。
2、灌溉
插秧后水層2—3厘米,以提高水溫、地溫促進早生快發(fā),淺水層一直保持到分蘗高峰期,分蘗末期曬田控無效分蘗,分蘗末期曬田后實施間歇灌溉措施,即水層3-5cm,待水層達0水位,腳窩無水時灌下茬水,以利排毒、充氧,達到壯根保葉的作用。采用間歇灌溉除劍葉生長期遇17℃以下低溫灌17厘米以上深水護胎,一直進行到成熟期,8月末9月初水稻黃熟后排干。
3、本田除草
在水整地耙耢后水未澄清時,用12.5%的農(nóng)思它乳油每公頃3公斤甩施,保持水層5-7厘米,缺水補水?;蛘哂?0%的阿羅津乳油混合草克星毒土法均勻撒施。
插秧后針對田間雜草的不同種類,區(qū)別用藥。稗草多地塊在水稻插秧返青后每公頃用60%的馬歇特2.5公斤摻土200公斤撒施,或者在插后10-15天用阿羅津毒土施入要注意均勻。野慈姑等闊葉草多的地塊,選用排草丹加二甲四氯莖葉處理,或用草克星加撲草凈莖葉處理。
4、防治病蟲害
(1)防治稻瘟病,在選用抗病品種條件下,控制氮肥用量,加強稻瘟病的預測預報,控制發(fā)病中心。當田間發(fā)病達到防治指標時,于孕穗期采用三環(huán)唑或富士一號防治;破口、齊穗期應用25%施保克80ml+加收米(春雷霉素)100ml+米醋100ml/畝。
(2)防治紋枯病。于劍葉漏尖、水稻破口期、齊穗期畝用30%愛苗乳油15—20毫升,兌水噴霧防治。
(3)防治二化螟。二化螟以幼蟲在莖桿內(nèi)取食危害水稻,發(fā)生年份減產(chǎn)嚴重。在6月初到七月初,卵塊孵化高峰期,每畝用40%福戈水分散粒劑8克,兌水60斤噴霧防治。
(4)防治潛葉蠅和負泥蟲。一是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主,潛葉蠅危害嚴重地塊,排水曬田,二是在插秧前帶藥下地的基礎(chǔ)上,6月初每畝用40%福戈水分散粒劑8克,兌水60斤噴霧防治。人工掃除防治負泥蟲,或選用10%大功臣30-40g/畝對水噴霧滅蟲。
(5)稻搖蚊。在插秧田5月中下旬以幼蟲危害稻苗。直接危害水稻種子、芽和根,防治方法:排水曬田3-5天,也可用2.5%敵殺死乳劑300-450毫升對水600公斤,將水層落淺到1-2厘米時均勻噴霧。
八、收獲
積極發(fā)展機械收獲。黃化完熟率達95%以上為指標,適時收割,精收細打,減少割拉打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