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攀學+李妮娜
玉屏簫笛既是精良的民族樂器,又是精美的工藝品,在中國樂器中獨樹一幟、堪稱一絕,常被當作禮品贈送或收藏。
傍晚時分,漫步舞陽河畔、侗家風雨橋上,悠揚簫聲隨風飄來,愛好音樂的男女老少手持簫笛,或獨奏,或合樂,引得市民和游人紛紛駐足觀賞。
“近年來,我們致力于傳承簫笛文化,壯大簫笛產業(yè)發(fā)展,玉屏簫笛知名度不斷提升?!庇衿磷灾慰h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紅春說。
“仙到玉屏留古調,客從海外訪知音”,成為了玉屏簫笛聲名遠播的寫照。
玉屏簫笛既是精良的民族樂器,又是精美的工藝品,在中國樂器中獨樹一幟、堪稱一絕,常被當作禮品贈送或收藏。
玉屏簫笛1913年獲英國倫敦國際工藝品展覽會銀獎,1915年獲美國舊金山太平洋博覽會金獎,是中國最先獲得國際大獎的民族民間樂器,與大方漆器、茅臺酒并稱“貴州三寶”。
2006年,“玉屏簫笛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使玉屏簫笛后繼有人,2007年,玉屏在縣職校成立了“簫笛人才培訓基地”,開設簫笛專業(yè),培養(yǎng)演奏和制作方面的人才,目前已培訓2萬余人次;啟動實施“簫笛文化進校園”工程,全縣三年級以上一二類中小學校均已開設簫笛課;先后從全國各大專業(yè)院校引進簫笛專業(yè)人才11人,充實簫笛人才隊伍;出臺《玉屏侗族自治縣簫笛制作、演奏拔尖人才評選管理實施辦法》,凡入選的拔尖人才可享受每月500元專家津貼待遇。
2015年2月23日,國內簫笛權威專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張維良選中姚茂順制作的一副簫笛走進英國倫敦唐寧街10號,并將其作為文化信物贈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同年3月16日,張維良教授攜他制作的簫登上東京藝術大學的舞臺現(xiàn)場吹奏樂曲,將玉屏簫笛神韻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為了使簫笛產業(yè)成為有源之泉,玉屏自治縣整合林業(yè)、扶貧、水利等項目資金建立了簫笛原材料基地,栽種1萬畝紫竹、金竹和楠竹,保障簫笛制作。
玉屏簫笛廠大膽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研制開發(fā)出了竹頭笛、竹根簫等多種特色簫笛產品。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澤松在原有簫笛品種基礎上研發(fā)出口哨笛、龍鳳禮品配套合裝、長短三口簫笛等新產品。2006年,劉澤松制作的“龍鳳扁簫”在多彩貴州旅游商品“兩賽一會”總決賽上被評為“貴州名創(chuàng)作品入圍獎”,成為銅仁地區(qū)指定旅游產品。2012年,玉屏簫笛研發(fā)生產基地被列為全省“十二五”規(guī)劃“十大文化產業(yè)基地”之一。
為進一步保護和發(fā)展簫笛文化產業(yè),今年,玉屏自治縣將茶花泉簫笛文化產業(yè)園核心建設項目—簫笛油茶博物館建設納入該縣2016年“八項工程”之一,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簫笛文化保護傳承與產業(yè)發(fā)展領導小組,落實400萬元發(fā)展專項資金,通過調整充實縣簫笛行業(yè)協(xié)會,帶動縣內簫笛企業(yè)抱團發(fā)展,做大做強簫笛文化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