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騙子眼里,老年人比魚肉還容易宰割
在律師王新亮接手的維權(quán)案件中:有老太太把留給孩子買房的90萬元投入非法集資,一度想自殺的;有半個村的老人被同一個騙子卷走了全部拆遷款的。對此,他曾感慨:“在騙子面前,老年人比魚肉還容易宰割?!?/p>
2016年7月,山東濟南的律師王新亮成立了老年人防詐騙維權(quán)服務(wù)中心,服務(wù)對象是被各種方式騙得吃虧上當?shù)睦先?,也因此接觸了千家萬戶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95歲的李偉民是位老紅軍、曾在國務(wù)院部委當過處長,從2016年5月開始,他在4個月內(nèi)遇到了4次電話詐騙。李偉民帶著哭腔對王新亮說:“咱們國家怎么了?”
行騙者宰割老人的主要道具,是“真心”和耐心。曾有老人找王新亮維權(quán)。他們參與每天簽到,聽“幸福課”免費送禮的活動。簽到第7天,主講人宣布要送大家價值80元的營養(yǎng)品,但每人交80元錢“買真心”,次日再將錢退還。十幾個老人沖上臺交錢,老人們也真的收到了包著80元的紅包。
此后,老人們交的“真心錢”水漲船高。簽到第57天,將要送出價值3980元的玉石鍋。老人們掀起了一波交錢熱潮。此后,“愛心團隊”消失。玉石鍋不過是網(wǎng)上售價100多元的大理石鍋。
王新亮對這種案件非常頭疼,很多老人被騙簽了顛倒黑白的合同。即使抓到騙子,對方也會堅稱這是愿打愿挨的買賣。
有時候,許多老人是被一卷免費衛(wèi)生紙、一斤免費雞蛋騙進賊窩。他見到,一些“破財”的老人患上失眠、焦慮癥、抑郁癥,還有老人堅信“遇事找政府”,被騙后走上了上訪路,變成了鬧訪者。
律師王新亮的老年人防詐騙維權(quán)服務(wù)中心,重點工作是走進社區(qū),向老人普及防詐騙知識。因為維權(quán)成功率太低,他希望預(yù)防為主,從源頭擠壓騙子的生存空間?!懊赓M公開課不要聽,免費小便宜不要占,遇事多與人商量?!蓖跣铝脸O蚶先酥v這三句口訣。圖為王新亮為社區(qū)老年人講解法律知識
維權(quán)久了,王新亮發(fā)現(xiàn),真正的附骨之疽是名目繁多的不正規(guī)保健品。
王新亮發(fā)現(xiàn),老人對神醫(yī)、秘方的奇特迷信,恰好被非法保健品產(chǎn)業(yè)鏈所利用。67歲的徐安邦老人為治療高血壓,按照一張宣傳彩頁上的聯(lián)系方式,致電“北京同仁堂”。接電話的是聲音蒼老的“胡老師”,聲稱自己已92歲,曾任“毛主席的保健醫(yī)師”。
“胡老師”建議他花3000元,專門配一服降血壓特效藥。匯款幾天后,徐安邦收到了4個沒有任何標簽的白色小藥瓶,唯一的標識是用黑色墨水筆在瓶蓋上標注的“1”“2”“3”“4”。
服藥第二天,老人心悸、頭暈,一測血壓成了低血壓,打電話質(zhì)問名醫(yī),卻無人接聽。
老人對保健品的固執(zhí)也無形擴大了與子女的裂痕。李偉民內(nèi)心也委屈,他說孩子整天為這些事“斗爭”自己,讓他特沒面子?,F(xiàn)在買了保健品只能偷偷藏起來吃。相比之下,那些賣保健品的后生雖然張口閉口就是“爹”“媽”,讓他覺得肉麻,可說的話確實“挺順氣兒”。
2016年4月,74歲的濟南老人李金玉向威海一家公司認繳了100萬元眾籌資金,時隔半年,她去領(lǐng)連本帶利的120萬元,卻發(fā)現(xiàn)收錢的那個人消失了。
她的合同里“巧妙”寫著:甲方公司委托乙方個人經(jīng)營,委托費用100萬元。匯款記錄則顯示,李金玉將100萬元匯給了一個陌生的女人。盡管她堅稱對方是威海那家公司的員工,可從法律上講,匯款給這家公司的事,已很難坐實。
“詐騙老年人,一定會許諾高利潤讓他們喪失理智。”濟南市歷下區(qū)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胡延年稱,集資詐騙往往承諾25%以上的年息。
按照胡延年的說法,濟南市歷下區(qū)一度有1700多家金融擔保理財機構(gòu),其中“幾十上百家”涉嫌金融犯罪,詐騙老人錢財?shù)檬帧?/p>
很多時候,上當者自己也不“急”。胡延年稱,他接觸的集資詐騙受害者大都不愛報警。很多人相信,騙子在外面,還能慢慢賺錢還債,抓進去就真沒希望了。
王新亮認識一位褚阿姨,正是出于這種心態(tài),錯失了三次挽回損失的機會。第一次,是免費購物騙局被戳穿的當晚,幾名老人報警,將騙子老板抓進了派出所。褚阿姨卻說“年輕人做事業(yè)很難”,不要落井下石。次日,她去集市買了些零食,順路去那家免費購物公司看看,正碰上被關(guān)了一晚放出來的老板。還沒等說話,蓬頭垢面的老板一把搶過她買的零食就往嘴里塞,一邊吃一邊喊:“餓死我了,我還有懷孕的老婆,你們是要逼死我嗎?”心疼的褚阿姨一句話沒問出口,臨走時還把剩下的零食留下了。
又過一個月,褚阿姨找律師要維權(quán)了。因為,這個騙子拿出剛出生的兒子的照片,表示打算借兒子“百日宴”時收禮金湊錢給大家還錢。她掏出300塊錢做賀禮,之后,那個年輕人再也沒出現(xiàn)過。
王新亮不贊成簡單將受騙老人歸結(jié)為“那代人沒文化”。在他幫助過的老人中,有干部,有教師也有科研工作者。
接觸老人久了,王新亮更愿意相信,在一個飛速發(fā)展卻又未富先老的社會里,每一代老人都可能變成落伍者。這意味著騙局稍一更新?lián)Q代,就能讓下一代人也陷入同樣境地。
“這不僅是時代的問題,更是每一代人的問題?!蓖跣铝琳f。
(《中國青年報》201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