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勇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qū)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科, 貴州 安順 561000)
西藥在過敏性鼻炎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劉 勇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qū)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科, 貴州 安順 561000)
目的對過敏性鼻炎應用西藥治療的具體情況進行研究。方法總結并分析不同西藥的藥理特征及不良反應,為患者提供最佳西藥治療選擇。結果需根據患者的癥狀對癥治療,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保證用藥的安全性。結論臨床用藥時,必須結合過敏性鼻炎的病理特征及患者本身,做到對癥、合理用藥,此外還需廣大醫(yī)務工作人員深入西藥研究,積累臨床用藥經驗。
過敏性鼻炎;西藥;研究
過敏性鼻炎在臨床上又稱為:變應性鼻炎,屬于慢性病之一。發(fā)病時患者的癥狀表現有:陣發(fā)性噴嚏、鼻塞、鼻癢、清水樣鼻涕,還有部分患者出現嗅覺減退現象,一旦治療效果不理想,極有可能誘發(fā)其他疾病,甚至喪失勞動力[1]。目前,臨床對過敏性鼻炎治療的方法有:避免接觸變應原、免疫治療、西醫(yī)治療、中醫(yī)治療等,現針對西藥在過敏性鼻炎治療中的具體情況展開探討,詳細內容如下論述。
1.1 減充血劑
從臨床實踐總結到,大部分過敏性鼻炎患者伴有鼻內充血癥狀,改善這一狀況也是治療的關鍵。減充血劑主要作用于患者鼻內,通過結合鼻粘膜血管壁的腎上腺能受體,使得鼻粘膜腫脹逐步減輕,緩解鼻塞及鼻內充血癥狀,一般情況下將藥物療程控制在7天以內。常用藥物如麻黃素、羥甲唑啉。但用藥減緩癥狀的同時還會出現鼻粘膜干燥、鼻內疼痛、心率過快等表現,所以,應用減充血劑時,務必要謹慎,尤其是合并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患者。
1.2 肥大細胞穩(wěn)定劑
肥大細胞穩(wěn)定劑在治療過敏性鼻炎時,主要通過阻斷肥大細胞表面磷酸酯酶A的激活作用來達到緩解患者癥狀的效果。其代表性藥物是色甘酸鈉。本品是一種抗過敏藥,能夠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抑制細胞膜的分裂,藥物進入人體后可迅速起效,減緩鼻塞、噴嚏、鼻癢等癥狀,部分患者有鼻內灼燒感,但不影響治療效果。所以,該藥物以安全性高,不良反應發(fā)生少的特征,在治療過敏性鼻炎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1.3 皮質激素
作為西藥治療方案的一種,皮質激素。此類藥物進入人體血液循環(huán)后,通常情況下與血中特異的蛋白結合,達到調控作用。臨床常見藥物有:布地奈德、曲安西龍、氯米松等,藥物可降低內皮和上皮細胞的通透性,使得鼻內不適癥狀得到緩解,但臨床研究發(fā)現,此類藥物可能導致患者出現鼻內灼燒感、噴嚏次數增加及鼻內出血等,尤其是兒童病群。所以,用藥時一定要注意[2]。
1.4 抗組胺藥
組胺是一種介質,具體是由速發(fā)變態(tài)反應過程中肥大細胞釋放產生,此類藥物的主要功效是抗過敏。分為一代、二代、三代。其中第一代組胺藥物有:撲爾敏,苯海拉明等,撲爾敏作為抗組胺藥最強之一,可迅速緩解患者鼻癢癥狀,并改善其他癥狀,但本品易出現乏力、困倦、頭暈、嗜睡等不良反應發(fā)生。苯海拉明具有抗組織胺H1受體的作用,適用于皮膚黏膜的過敏性疾病,有效制止過敏發(fā)作,減緩臨床癥狀。第二代組胺藥物有阿司米唑、特非那丁等,二代藥物以無鎮(zhèn)靜作用的特征逐漸代替了一代藥物。目前三代抗組胺藥如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藥物已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此類藥物適用于輕度持續(xù)性過敏性鼻炎者和輕度間歇性過敏性鼻炎者,藥物進入人體后,迅速起效的同時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反應相對比較少,但其他藥理特征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1.5 抗膽堿藥
此類藥物應用到過敏性鼻炎治療中,以阻滯膽堿受體的作用,能夠有效收縮患者鼻粘膜血管,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鼻勃膜乳液分泌鞘的形成,改善并減少鼻涕多的癥狀。但經長期臨床實踐發(fā)現,該藥物在改善患者鼻癢、減少噴嚏次數及鼻充血癥狀方面的效果不太理想,另外,用藥的同時患者還會出現鼻出血、鼻內干燥等現象,所以,用藥期間要做到針對性進行。
近年來,隨著城市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過敏性鼻炎的發(fā)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病理研究認為,該病的發(fā)病誘因有:遺傳因素、基因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兩大方面,患者分布于各個年齡段。大部分過敏性鼻炎患者由于長期受到疾病的困擾,給身體和心理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使得生活質量和健康指數較正常人相比明顯下降。目前,臨床對過敏性鼻炎尚無明確的治療方案,除上述西藥治療以外,中醫(yī)治療也在不斷研究當中[3]。
為了提高過敏性鼻炎的臨床治療效果,臨床醫(yī)生在加大研究力度的同時,用藥期間一定要結合藥物特征、安全性、療效及費用等因素綜合考慮,盡可能避免用藥期間對患者不同靶器官造成的損害,避免出現全身副作用,保證用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作為一名鼻科醫(yī)生,希望更多醫(yī)務工作人員參與到過敏性鼻炎的西藥治療研究當中來,不斷開發(fā)新藥品的應用,為患者減輕疾病痛苦,使得更多的過敏性疾病患者受益[4]。綜上所述,臨床用西藥進行治療時,必須結合過敏性鼻炎的病理特征及患者本身,做到對癥、合理用藥,不斷拓展西藥研究領域,為臨床積累更有效的用藥經驗,實現西醫(yī)治療見效快、不良反應少的一大飛躍。
[1] 韋木春.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0):497-498.
[2] 潘 瑩,符翠莉.過敏性鼻炎治療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0,19(11):120-122.
[3] 施曉亞,傅曉東.鼻敏方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中長期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06(24):83-84.
[4] 承偉康.過敏性鼻炎患者采用西藥治療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J].醫(yī)藥衛(wèi)生:全文版,2016(10):105-106.
本文編輯:彭晚林
R453
B
ISSN.2095-8242.2017.12.23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