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偉發(fā)
農藥殘留、農藥零增長等話題一直都是行業(yè)內外談論的重點,面對日益嚴重的病蟲害抗性,農藥的未來到底該何去何從?
利用昆蟲獨有的信息素調控昆蟲
昆蟲在生長繁衍中會產生其獨有的物質——昆蟲生長調節(jié)劑,使用昆蟲生長調節(jié)劑可以有效調控昆蟲種群,大大減少農藥使用量,做到農藥使用的“減量”。同時,可確保環(huán)境健康、安全。昆蟲生長調節(jié)劑又可分為性信息素、集合信息素、引誘劑、驅避劑等。
滅殺幾十畝或幾十平方公里的害蟲往往要使用幾百克甚至幾千克的藥劑。然而,通過使用集合信息素,便可以將幾十畝甚至方圓數(shù)平方公里的昆蟲高密度的吸引到十幾平方米的地方,再一舉殲滅,此時可使藥劑減少幾個數(shù)量級,大大減少藥劑的用量,真正實現(xiàn)農藥使用的零增長。但這種信息素對光活性、手性純度要求極高,要合成這種信息素難度極大。目前,全球從幾十萬種昆蟲中得到的信息素不過百種。
從“異株克生物質”開發(fā)新除草劑
在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中,除草劑是市場類別最大、結構、品種最多的一類,也是對它們的作用機制研究得最為透徹的一類?,F(xiàn)今,要從結構上尋找新的除草劑品種及類別已十分困難。目前,開發(fā)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也是發(fā)展除草劑的重要方向。
植物都有排他特性,為了自身的生長和繁衍,它們往往會分泌能滅殺其他植物的物質,人們將其稱為“異株克生物質”。現(xiàn)有人通過提取并分析測定其結構再進一步經模擬合成或將其作為開發(fā)新除草劑的“先導化合物”。
抗病激活是未來殺菌劑發(fā)展方向
殺菌劑抗病激活作物病原菌是各大類有害生物中最為低等的一類,也最容易產生抗性。人類往往通過食用保健品,提高對病菌的抗病能力,即免疫力。有人將這種理念也應用到農作物的抗病能力上,通過使用某種物質來提升作物的防疫功能,引發(fā)或激活植物的抗病能力。
目前,學術上把這種物質稱之為“抗病激活劑”,如烯苯異噻唑及活化酯是當今最早上市的抗病激活劑品種。抗性是一切生物保護自己的必然行為或基本生理功能,抗病激活劑本身無殺菌或抑菌作用,它使用后可使作物不易染病,它的功能需經一定時間方能呈現(xiàn)。
利用生物特有功能開發(fā)農藥
抗性是一切生物保護自己的必然行為。不少生物的抗性形成往往與其基因及其自身形成的某種物質或酶有關。有人考慮可否通過提取或模擬制取這種物質作為抗御害蟲侵襲的有力武器,亦可作為測定開發(fā)新殺蟲劑的靶標。
以上所述物質如果能付之實際應用,可徹底改變傳統(tǒng)農藥的概念,真正使農藥從簡單的“殺死”變成能主動調節(jié)及控制有害生物的“調控”,制備和使用這類“農藥”正是人們所期待和翹盼的。毫無疑問,制備和使用這類“農藥”難度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