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峰
(桂林旅游學院,廣西桂林 541006)
從“共治天下”看宋代政治運行的轉變
——以南宋官僚抑制宦官為視角
何美峰
(桂林旅游學院,廣西桂林 541006)
宦官作為皇權附庸的“變態(tài)群體”,對歷史的影響幾乎乏善可陳,他們恃恩擅權,影響政府運行。然而,在專制集權進一步發(fā)展的宋代,卻沒有出現嚴重宦官亂政現象,究其原因,宋代 “共治天下”的治國之策對宦官干政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從“共治天下”這個角度探索南宋官僚群體對宦官干政的抑制情況,利于了解宋代“共治天下”的政治選擇及官僚群體主體地位的顯現,把握政治運行的轉變和治理思路的不同。
共治天下;宋代;官僚士大夫;宦官
“共治天下”是宋代政府運行、治國經略中的政治話語。在封建政治結構中,“共”意為共同的意思,“共治天下”即共同擁有或治理天下。但宋代所謂的“共治天下”非共有天下之意,更多強調的是官僚群體協助、輔助治理的意思,突出官僚士大夫在政府治理中的主導作用?!肮仓翁煜隆弊鳛橐环N政治選擇,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中國古代,是一種限于統治階層中的相對“民主和進步”。在這樣的政治環(huán)境下,以宰執(zhí)為首的官僚群體權勢得到擴大,他們通過封駁、進諫等形式迫使君主謹慎用權,如明道二年(1033),歐陽修就談道:“天子曰不可,宰相曰可;天子曰然,宰相曰不然……天子曰是,諫官曰非;天子曰必行,諫官曰必不可行”。[1]張希清先生在其文中,將此總結為諫官、宰相等官僚群體是與天子共治天下的。[2]宋仁宗就曾感嘆:“臺諫之言,豈敢不行!”[3]宋代關于“共治天下”的文獻記載較多,包括各類奏章、言事書等,這也說明君主與朝臣間權勢的變化及君主的包容。神宗朝程頤贊:“自三代而後后,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如百年無內亂、四圣百年受命之日,市不易肆、百年未嘗誅殺大臣、至誠以待夷狄?!盵4]
宋代選擇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原因,既是君主遠鑒唐末五代之禍的主動選擇,也是官僚士大夫主體性角色意識的顯現。由兵變得天下的宋太祖在建國初,就確定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治國策略,“興文教、抑武事”,[5]把文人治國定為祖宗法條。士大夫在這樣的政治環(huán)境下出則領兵作戰(zhàn),入則輔佐君王??梢哉f文人治國,成為宋代政治運行的主基調。另一方面,道釋等對儒學主體地位的沖擊,迫使儒學士大夫自覺肩負起復興重任,在政治上表現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6]的經世情懷,主體意識覺醒。
“共治天下”環(huán)境下,南宋官僚群體的主體意識得到進一步凸顯,體現在協助君主維護政府正常運行、處理官民關系、勸諫君主等各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南宋官僚群體對宦官群體的有效管理和糾治,具體體現在彈劾、論奏宦官干政行為,抵制宦官超遷除拜等方面,這是“共治天下”環(huán)境中的治理結果,也是宋代政治運行中與其他朝代相比所獨具的特點。
宦官干政是君主專制制度下衍生的政治現象,南宋宦官的干政活動雖未引起嚴重的“閹禍”,但干預政事的范圍仍然廣泛,政治方面,包括薦舉官僚、宮廷紛爭、干預朝議等,軍事方面,涵蓋督軍作戰(zhàn)、竊弄兵權。[7]官僚士大夫與宦官作為兩個不同的利益集團,雖有共謀利益、相互勾結的時候,但更多的是對抗、抵制。相對于其他朝代來說,南宋官僚士大夫在抑制宦官權勢方面成效突出,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宋代“共治天下”的治國之策。在這樣的祖宗家法下,以宰執(zhí)為首的官僚群體有效行使彈劾、進諫之權,讓宦官雖干政而不致“禍亂”。他們多從干政之害、不法行為、除官拜授等方面抨擊宦官,并進勸君主嚴防其亂政。楊時論宦官之害曰:“然此曹縱賢,亦不可用,但使之服掃除、通詔令可也。”[8]認為有的宦官雖然正直,但也不能授其差遣,否則,一些品性不端的官僚望風依附,禍亂朝政。建炎年間,御史中丞關瑴也以“宦禍”勸諫高宗“勿任以事,惟令掌門闌,供掃除而已?!辈⑶覍ⅰ肮俑呗毬?,曾經事任招權納寵者,屏之遠方”。[9]
在“共治天下”的政治環(huán)境下,南宋出現了一大批直言極諫的大臣,如滕珙、李椿、洪天錫、張九成等。他們常將宦官干政視為國之安危的首要因素。李椿在論奏宦官權勢擴張時,就勸誡君主“必有以制裁之”。[10]淳熙年間,滕珙則認為圣心正,便能禁絕宦官干政,只令其“守門傳命,供掃除之役”,以防其“淫巧于內,以蕩上心”。[11]理宗的洪天錫則多次表示恥與宦官為伍,并強調直接攻擊大宦官董宋臣,直言“不斥宋臣,必為圣德之累”。[12]
張邦煒先生就在其相關著作中談到:就勇于講話這一點來講,在中國封建時代的歷朝歷代中,宋朝的士大夫大概要數第一。[13]從朝臣勸諫君主嚴防宦官的角度看,確實如此。在封建政治中,宦官被視為君主的家臣,因此,宦官常借君主的寵信干政,而朝臣對宦官干政的抨擊和抵制,則是對君主權力的正面挑戰(zhàn)。這種情況,也只有在“共治天下”的宋代才能出現。
南宋朝臣對宦官不法行為的糾治和彈劾,詮釋了“共治天下”環(huán)境下,朝臣對宦官的有效管理,也體現以宰執(zhí)為首的官僚士大夫權勢的擴大。如“兩制官員”以封駁詞頭的形式,規(guī)勸君主謹慎用權。臺諫官員則對限制宦官差遣、恩蔭、恤典,彈劾宦官不法行為等都有很大的發(fā)言權。高宗朝時,宦官馮益“擅穿皇城便門”[10]為趙鼎、沈與求交章論奏。張去為則先后被杜莘老、陳俊卿彈劾不法事,結果兩者均被罷斥。由此可見,朝臣彈劾宦官力度大、效果強。孝宗朝權閹陳源受寵,有僭越之狀,被朝臣交章論劾,最終被“與一在外宮觀”。[14]而同朝的王德謙也因為人求官,與吳宗旦“相從慎密”,[10]最后被處死。理宗朝的權閹董宋臣雖被朝臣彈劾,均未獲罪,但被賈似道等權臣罷斥,以至于“子弟門客斂跡,不敢干朝政?!盵10]“但凡權臣當政,宦官很難專權”[13]這既說明不同的利益集團間的斗爭性,也說明官僚群體主體性增強的同時,權勢的擴大。
南宋宦官遷轉除拜都有嚴格規(guī)定,其磨堪年限都比文武官員強。因此,朝臣對宦官超遷除拜,往往予以強有力的打擊。如宦官張去為求為其父除拜一官,雖獲皇帝許可,但被朝臣封駁,并規(guī)勸“自古召亂不出于外戚之擾法,則出于內侍之干政”,[15]此后的馮益、王德謙等人也因超遷除拜而受抵制,此不贅述。
宋代君主奉行“共治天下”之策,官僚士大夫在這種環(huán)境中,不斷增強主體意識,突出治國理政主體地位,在限制君主濫用權力方面頗有成效,而君主也常以“不殺士大夫”、樂于受諫等標榜自己。南宋官僚群體借助北宋以來“共治天下”的有力環(huán)境,對宦官干政活動進行有效抑制,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宋代政治運行的明顯變化:一是從文武并治、武將專權轉向以文治國。這是武將專權造成的禍亂與士大夫主體意識覺醒(背后是君權神授觀念的轉變[16])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文人治國,使得官僚士大夫充滿歷史使命感,但過度取士,也造成“冗官、冗費”的局面。二是官僚群體對宦官勢力的有效抑制,使整個宋代成為馭閹的重要時期。官僚群體對宦官干政行為進行抨擊、彈劾,同時勸誡和提醒君主遠離宦官,使得宦官難以專權用事,而君主也多次頒布詔令要嚴防宦官弄權,可以說,君臣有效駕馭宦官,避免“閹禍”的出現。三是 “共治天下”體現出一定的“政治民主”。從“君主專制”轉向“君臣共治”是一種封建政治中的進步,體現宋代君主較其他朝代更加重視官僚群體在治理國政中的地位與作用。
[1]歐陽修.文忠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2]張希清.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范仲淹與慶歷新政[J].博覽全書,2010,10(10):10-13.
[3]朱弁.曲洧舊聞[M].北京:中華書局,2002.
[4]程頤,等.二程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1.
[5]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1995.
[6]陳均.九朝編年備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7]何美峰.南宋宦官預政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
[8]趙汝愚.宋朝諸臣奏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9]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0]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11]滕珙.經濟文衡[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12]周密.齊東野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3]張邦煒.宋代皇親與政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14]佚名.宋史全文[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
[15]朱熹,等.宋名臣言行錄[M].臺北:文海出版社,1956.
[16]程民生.論士大夫政治對皇權的限制[J].河南大學學報,1999,39(3):56-64.
[責任編輯賀良林]
Abstract: The impaction of the Eunuchs on the history is almost adverse effect. The authoritarian of the song dynasty have got further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are no serious phenomenon political interference. The reason is the policy of "cogoverning" with the scholar-bureaucrats. From this perspective to discovery the sanctions about the bureaucrats to the eunuchs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choice of "co-governing" and the prominence of the Bureaucrat’s dominant role. And that it can make for us to grasp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of Management concept.
Key words: Co-governing; The Song Dynasty; The Bureaucrats; The Eunuch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Operation in Song Dynasty——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Bureaucracy to Restrain the Eunuchs
HE Mei-Feng
(Guilin Tourism University, Guangxi Guilin 541006, China)
K245
A
1008-9128(2017)05-0077-02
10.13963/j.cnki.hhuxb.2017.05.020
2017-04-26
何美峰(1989-),男(瑤族),湖南永州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