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聰聰
(鄭州澍青醫(yī)學高等??茖W校,河南 鄭州 450064)
語用移情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付聰聰
(鄭州澍青醫(yī)學高等??茖W校,河南 鄭州 450064)
移情是英語教學中教師語言的重要形式。移情在教學中主要體現(xiàn)在:通過移情策略傳遞贊揚與鼓勵的情感,恰當?shù)厥褂梅钦Z言的暗示,使用模糊限制語,使用間接的表達方式糾錯。了解并發(fā)揮語用移情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
語用移情;移情策略;英語教學
近來,在英語教學中,移情變得越來越重要,受到很多英語教師的關注。移情是指設身處地理解他人感受的一種能力。多數(shù)語境下的人際交往需要說話人從對方的視角考慮問題,或從對方(物質、心理或情感方面的) 需要出發(fā),替別人著想,充分理解或滿足對方的需求,這是一種換位思考,也是移情。本質上,移情的目的在于實現(xiàn)交際雙方之間的情感趨同,意在縮短彼此間的心理距離,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或緩和人際關系,從而實現(xiàn)所期待的交際效果,這就是與語言使用有關的語用移情。何自然教授認為移情在語用學上指言語交際雙方情感溝通,能設想和理解對方用意。移情是語言交際中的重要情感因素,是溝通人們內心世界的情感紐帶。
1.1 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焦慮
焦慮的情緒對學習效果起到負面作用,因此,教師有必要使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以減少學習者的焦慮情緒,教師要盡力減少學生焦慮的負面影響。在移情策略的幫助下,很多學生感覺不像以前那么緊張,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已經消除了學習英語時的焦慮。教師的移情策略有利于減少學生學習英語時的焦慮情緒。
1.2 增強學生的自信
同樣的學習環(huán)境,有信心的語言學習者會更容易成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自己有信心的學生比沒有信心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成功。很多高職高專的學生都表示他們在英語課堂上缺乏勇氣和信心,當問到為什么不愿意參與課堂活動時,他們會說沒有足夠的信心并且擔心會犯錯誤。因此,在高職高專的英語課上,教師有必要使用移情策略。每一種移情策略對提高教學有效性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采用不同的移情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自信,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3 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總是被視為一個重要因素,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教學效果。和諧、積極的課堂氣氛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總是善于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積極的教學氛圍。學生們在無聊的、沒意思的課堂氣氛下,很難跟上教師講課的節(jié)奏,有的學生上課會開小差,可見課堂氣氛的重要性。在應用這些常見的移情策略后,教師很容易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積極的教學氛圍。通過建立一個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潛力,與此同時,教學效果也得到一個質的飛躍。
何自然的語用移情理論對移情策略研究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觀點。此外,他的理論也啟發(fā)了后來的研究。高職高專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在課堂上更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肯定,如果教師能很好地運用移情策略,以禮貌和溫柔的話語對待學生,學生會樂于學習。教師在與學生交談時應使用合適的語言,說話者應站在聽者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為聽者著想。教師語言的移情策略與教師語言的情感是統(tǒng)一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并在教學中使用移情策略,師生之間的關系將會和諧,可以避免和緩解沖突。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體現(xiàn)語用移情策略:(1)贊揚和鼓勵;(2)恰當?shù)厥褂梅钦Z言的暗示;(3)使用模糊限制語;(4)使用間接的表達方式。通過使用移情策略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1 贊揚和鼓勵
根據Brophy(1981)的定義,贊揚是指教師贊美學生的價值或者顯示對學生的欽佩。我們都知道贊揚是對學生的肯定,它可以激勵學生再接再厲。因此,教師應及時表揚學生,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請看下面的例子:
Teacher:John, you got the first place in the English Competition. Well done.
John: Thanks.
在這個對話中,學生在英語競賽中得了第一名,得到了教師的表揚。學生聽到自己受到了表揚,也非常的開心。當表揚學生的時候,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教師的贊揚表明他理解學生的感情、情緒、行為和思想,這有助于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表揚學生實際上反映了他們善解人意的意圖。因此,贊揚是一種常見的移情策略。
贊揚指的是教師對學生態(tài)度、觀點、興趣的認可。青春期的學生期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教師應該注意到這點,盡量使用積極的禮貌原則。教師應該表揚回答問題正確、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學生。教師可以說:你做的很好! 棒極了!完全正確……表揚的話語應該自然、真誠,不應該是程序化的,枯燥的。自然、真誠的話語使得學生有自信,有活力。教師對學生取得的進步感到高興,通過移情語言表揚他們,在英語教學中,經常使用鼓勵和表揚的語言,學生會感到愉悅,有成就感。
2.2 恰當?shù)厥褂梅钦Z言的暗示
在高職高專英語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們有兩種溝通的方式:言語交際和非言語交際。非言語交際指的是非言語的溝通,通過手勢或面部表情來表達交際的內容。換句話說,教師可以用肢體語言或運用面部表情等非語言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研究發(fā)現(xiàn),不僅教師的言語交流反映了善解人意的性格,教師的非語言交流也體現(xiàn)了善解人意的性格。事實上,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期望的眼神交流和一個合適的肢體語言都可以幫助學生們提高他們的信心,減少他們學習過程中的焦慮。因此,作為教師,不能只注重采用口頭的移情策略,而且也要認識到非語言暗示的重要性,嘗試適當?shù)厥褂梅钦Z言移情策略,非語言移情策略的有效性不應被忽視。
體態(tài)語是非語言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體態(tài)語指的是傳遞交際信息的表情和動作,包括姿勢、手勢、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語言手段,如點頭、搖頭、揮手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的情感極為重要,積極的情感如自尊、自信、開心、驚喜對學生有激勵的作用。教師通過眼神給學生鼓勵,用微笑給學生帶來信心,幫助學生消除心理壓力,讓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從而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非言語暗示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和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
2.3 使用模糊限制語
模糊限制語是一種語言策略,旨在避免對一些不正確的陳述或者不合理的要求做出讓步。模糊限制語使得表述方式看似間接、模糊,使得說話者免受傷害或者冒犯聽者。教師可以使用模糊限制語來避免與學生的對話過于直接和武斷,這有利于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并保護學生的臉面。當教師不同意學生們的觀點時,他們可以使用這些模糊限制語,比如:有一點、大約、可以說、稍微、大致上,等等,這樣可以避免直接拒絕學生。使用模糊限制語可以使教師的語調和表情有禮貌而且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說的話。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有時候不一定非常正確。這時,教師可以使用“你說的大致正確,但是有些地方還需要修改”,如果教師說“我說什么都是對的,你記住就行了”,教師雖然保護了自己的權威,但是這句話使師生間有了正面沖突。如果學生從其他途徑得到了正確答案,教師會很沒面子而且失去信任,學生也不再相信教師。這就使英語教學出現(xiàn)了負面的影響。比如在上翻譯課時,對于同一個句子,學生們可能給出不同的答案。這時,教師應耐心地解釋哪種翻譯方式比較好,而不應該簡單、粗魯?shù)胤穸▽W生的答案,這時使用模糊限制語能夠很好地處理這個問題。比如說:“這個句子的翻譯大體上是正確的”,“你把這個句子再稍微改動一下就更好了”。這里“大體上”“稍微”就是模糊限制語的表達方式。
2.4 使用間接的表達方式糾錯
劉世英(2004)指出,使用間接的方式表達思想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采用禮貌而不是命令的表達式。主要的間接方法包括使用禮貌的表達式,使用委婉的表達方式和使用虛擬語氣,使教師的語言變得更加有禮貌。何自然表示,直接的表達式在言語交際中是最失禮的表達式。相比之下,間接的表達式被認為是最有禮貌的表達式(何自然,1988)。當使用間接的方式表達思想時,教師顯示出他們對學生的理解、禮貌和耐心,可以避免一些直接表達式帶來的傷害。所有這些間接的方式反映了教師的善解人意,有助于維護學生的面子,縮小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因此,用間接的方式表達思想是另一個重要的移情策略。
在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時,很可能會犯錯誤。教師應該意識到犯錯誤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過程,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糾正學生所犯的錯誤。然而,糾錯并不是意味著教師用挖苦的評論和辱罵的話語。最理想的是學生能夠自己糾正錯誤;如果不能,教師可以幫助他們或者讓其他同學幫助他。糾錯能夠幫助學生弄清楚正確的語言表達方式,然而,糾錯時教師必須注意,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要用間接、委婉的方式進行糾錯,通過移情策略保護學生的面子。首先教師應該確保良好的課堂氣氛,犯錯誤的學生不能被嘲笑。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們不要害怕犯錯誤,我們從錯誤當中學到知識,得到提高。其次教師有時候也會犯錯誤,如果學生指出來,教師不能批評他,這樣會讓學生產生不安全的感覺。教師應避免使用責備的語言,比如:你犯錯誤多少次了?你在語法上犯了嚴重的錯誤。在全班學生面前用不耐煩的語氣說這些話是很不禮貌的,這會傷害學生的感情。如果學生沒有掌握所學的知識,教師逃避責任也是不公平的。教師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學生們“可能是我的錯誤,沒有在上節(jié)課上強調這個問題”,這顯示了教師的寬厚仁慈,也保護了學生的面子。
通過移情式教學,能夠在英語課堂上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學生們也愿意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同學之間相互幫助,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適當?shù)剡\用移情語言,不僅理解了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并且縮短了師生間的感情距離,更好地促進了英語教學。
[1]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何自然.言語交際中的語用移情[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1(4):11—15.
[3]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Brown H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ewJersey: Prentice Hall Inc,1980.
[5]Brophy.J. Teacher Praise: A Functional Analy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J].Spring,1981,51(1):5—32.
[6]冉永平.指示語選擇的語用視點、語用移情與離情[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9):331—337.
[7]劉世英.移情與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12):399—401.
責任編輯:富春凱
The Application of Pragmatic Empath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FU Cong-cong
(Zhengzhou Shuqing Med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0064, China)
Empathy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teachers’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Empathy in teaching mainly reflects in: delivering praise and encourage emotion by empathy strategies, using nonverbal cues appropriately, using hedges, correcting errors by using the indirect expression. It can help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n class by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mpathy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pragmatic empathy; empathy strategies; English teaching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1.042
2016-12-12
付聰聰(1985—),女,河南安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及語用學。
G642.0
1674-6341(2017)01-01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