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福
他或筆直站立,或盤腿而坐,或雙膝跪地,但始終靜默儒雅、沉著淡定,吹奏著空寂深邃的樂曲,強勁有力,直入人心。隨著電影《夜孔雀》劇情的發(fā)展,我知道他吹奏的樂器叫尺八,一種陌生的樂器。
蒼涼渾厚,清澈空靈,或高或低,婉轉(zhuǎn)自如,如寒夜里吹過竹林的一陣風(fēng),如此美妙的樂器發(fā)源于中國。尺八,一種吹管樂器,因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竹制、外切口、五孔,屬邊棱振動氣鳴吹管樂器。
尺八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流傳而來,盛行于漢唐,遣唐僧東傳國外,至宋朝末在中國逐漸消失。2005年的一天,重慶小伙易佳林偶爾聽到一首網(wǎng)絡(luò)曲子,深遠悠長的曲調(diào)飄蕩,那聲音一下子鉆進了他的耳朵。一時間他聽得入迷,竟感動得涕淚橫流。
易佳林在網(wǎng)上搜索,查到這首曲子是樂器尺八所奏。于是,他跑遍了重慶各大樂器行,但店家都沒聽說過尺八這一樂器。易佳林又在網(wǎng)上查找,看到有尺八出售,但價格讓人望而卻步,需要人民幣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
“自己動手做!”打定主意后,易佳林辭去大學(xué)教師之職,四處找資料,還跑到山林中找竹子,因不得其法,一次次失敗。就在這時,一位朋友從國外帶回一支尺八。易佳林欣喜若狂,厚著臉皮求借,朋友慷慨相借,易佳林如虎添翼,一點點琢磨,整整一年時間,一把現(xiàn)代尺八在易佳林手上誕生了!
尺八由竹子偏根部的材料制成,長一尺八寸,五孔七節(jié)。制作尺八對所用竹子的粗細、長度、節(jié)數(shù),要求都很高。竹子必須是3到5年生,低于3年不能采,超過5年又太老了。采回來后,還要放置3到5年,等竹子的性質(zhì)完全穩(wěn)定后,才能制作。而完成整個工藝,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最多時,易佳林一年找到了七根竹子,有一年卻連一根都沒找到。他說:“一根尺八,從生長到誕生需要6至10年時間,而且還要長度、竹節(jié)、孔節(jié)正好合適,這其中蘊含了一個‘緣字,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追求的境界。”
尺八的制作要求更是精中求精。竹腔里面有三十幾處變化,平均每平方厘米就要有一個凹凸,內(nèi)壁用大漆涂抹,用人力去打磨掉竹節(jié),一邊制作,一邊通過吹奏試驗音色,全部制作都由手工完成,勞神又勞力。
尺八的吹奏還需要有很深厚的內(nèi)力、氣息及技巧,對人的身體素質(zhì)要求非常高,吹尺八會消耗大量體力。因此,很多人在學(xué)習(xí)尺八一段時間后,因為覺得體力不支而自動放棄。易佳林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愛好是第一“功臣”,身體棒也是其中一個原因。通過7年的學(xué)習(xí)、交流,易佳林的尺八制作工藝和演奏技巧,開始在尺八界嶄露頭角。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次不經(jīng)意之舉,讓他成為了中國尺八第一人。
2016年,國際尺八大會,戴著眼鏡、神態(tài)沉靜的易佳林獨奏《嘉陵江之秋》《鬲溪梅令》,臺下掌聲雷動。大家紛紛感嘆:“中國尺八的味道非常霸道?!痹诓柘闼囊缰?,煮茶、吹尺八,那種聲音,蒼涼、曠遠、遼闊、荒寒、孤峭、深邃,仿佛縱深萬丈紅塵,又仿佛超塵脫俗,直指人心,甚至直擊靈魂。
“竹葉片片六朝事,聲聲尺八思千年。”千年之后,中國再次響起尺八撼人的樂曲。讓尺八復(fù)興,讓更多的人體味天籟之音的美,是易佳林再樸素不過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