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仰忠(西山煤電(集團)公司 總調度室,山西 太原 030053)
近距離煤層在我國所占比重很大,很多礦區(qū)都有近距煤層開采的問題,如西山礦區(qū)、大同礦區(qū)、淮南礦區(qū)、井陘礦區(qū)等。開采近距離煤層一般有3種方法,分別是逐層開采、聯(lián)合開采和合層開采。其中,逐層開采準備工作量增加,開采成本提高,特別是上煤層較薄時,很難保證礦井產(chǎn)量;合層開采雖然有提高煤炭產(chǎn)量、減少工作面搬家次數(shù)等優(yōu)點,但其開采的可行性受層間巖層影響較大,當層間巖層較厚或強度較高時,就會降低開采效率,提高煤炭含矸率,影響煤質。因此,在我國開采近距離煤層群時,大多仍采用聯(lián)合開采布置。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杜兒坪礦位于太原市西部,西山煤田東北部,與西銘礦、官地礦相鄰。井田長約10 km,寬約6.48 km,面積為69.7 km2,主要含煤地層為石炭系上統(tǒng)太原組和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主采煤層有2#、3#、8#、9#煤層,其中8#煤層厚度為1.90~6.06 m,平均3.58 m,9#煤層厚度為1.73~5.05 m,平均3.51 m,9#煤層上距8#煤層0.72~12.82 m,平均為9 m,層間巖層以泥巖和石灰?guī)r為主。
杜兒坪礦下組煤層現(xiàn)主要開采8#煤層,但從長遠來看,9#煤層將是礦井將來的主要資源。從研究與現(xiàn)場實踐來看,分層開采不但增加了礦井開拓與掘進的工作量,而且會導致9#煤層開采時頂板的管理困難。如8#、9#煤層滿足聯(lián)合開采條件,則能簡化生產(chǎn)過程,降低生產(chǎn)成本,提高生產(chǎn)效率。
根據(jù)杜兒坪礦8#、9#煤層頂?shù)装鍘r性可知,8#煤層的頂?shù)装鍘r層主要由泥巖、石灰?guī)r、細砂巖等組成。依據(jù)傳遞巖梁理論,單一煤層冒落帶高度可由式(1)求得:
(1)
式中:
Hm—冒落高度,m
M—采高,m;
SA—巖梁沉降值,取0.35~0.5;
KA—冒落巖層碎脹系數(shù),取1.3.
對于近距離煤層下煤層的冒落高度分為兩種情況,未冒通的情況下,仍可采用式(1)計算下煤層的冒高,但在已冒通的情況下,下煤層冒落高度不但包括層間巖層,還可能影響上煤層的未冒巖層。
對杜兒坪礦8#、9#煤層冒高分別計算,可得:
8#煤層:Hm=5.73~7.52 m
9#煤層:Hm=5.62~7.37 m
可以看出,9#煤層冒落高度小于層間巖層厚度(9 m),并未冒通上煤層。
按照滑移線場理論,支承壓力影響形成的底板最大破壞深度Dmax為:
(2)
最大深度的位置(距煤壁)為:
(3)
式中:
φ—底板巖石的內摩擦角,(°);
L—支承壓力的峰值位置,且有:
(4)
L=3.11 m
a0=8.18 m
Dmax=12.59 m
根據(jù)計算結果可知,8#煤層底板破壞深度最大為12.59 m,見圖1. 8#煤層底板破壞深度大于層間巖層平均厚度。所以9#煤層開挖前,頂板已經(jīng)受到損傷破壞。因此,9#煤在開采時必須加強頂板的控制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
圖1 8#煤層底板破壞范圍示意圖
近距離煤層聯(lián)合開采時,選擇的工作面錯距過大,則下煤層受采動影響時間較長,巷道維護難度增大,維護費用增加;選擇的工作面錯距過小,則上下煤層開采相互影響過大,造成生產(chǎn)的安全隱患。因此,必須根據(jù)工作面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同采錯距。
目前,選擇合理的工作面錯距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減壓區(qū)理論,另一種是穩(wěn)壓區(qū)理論。減壓區(qū)理論要求同采過程中,上煤層對底板的破壞深度小于層間巖層厚度,通過前面計算,可知這種方法不適合該地質情況,因此,本文將采用穩(wěn)壓區(qū)理論對工作面錯距進行合理推算。
穩(wěn)壓區(qū)理論認為,下煤層應在上煤層頂板冒落塌實,礦壓顯現(xiàn)逐漸穩(wěn)定后再開采,理論核心是上下煤層需足夠的錯距,避免下煤層受到上煤層的動壓影響。
根據(jù)穩(wěn)壓區(qū)理論,要保證8#煤層開采擾動不會傳遞到9#煤層,需要的最小工作面錯距為:
Xmin=Mcotδ+L+B=31.1~36.1 m
(5)
式中:
M—上下煤層層間距,m,取9;
δ—巖層移動角,(°),取55;
L—兩煤層工作面推進速度不均衡或上煤層工作面頂板垮落基本穩(wěn)定的安全距離,m,一般取20~25;
B—上煤層工作面最大控頂距,m,取4.8.
說明采用穩(wěn)壓區(qū)方案,兩煤層工作面錯距最小應為31.1~36.1 m.
3.2.1建立模型
根據(jù)8#、9#煤層實際地質情況,利用FLAC3D數(shù)值模擬軟件,建立數(shù)值模型,見圖2. 通過數(shù)值模擬,驗證工作面錯距是否合理。
圖2 數(shù)值模型
模型長250 m,寬200 m,高100 m,根據(jù)理論計算結果,將模擬錯距分別為20 m、25 m、30 m和35 m 4種方案下同采工作面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
3.2.2模擬結果分析
不同錯距下工作面垂直應力云圖見圖3,不同錯距下8#、9#煤層工作面前方支承壓力峰值折線圖見圖4. 分析圖3,圖4可知,錯距為20 m時,上下煤層開采相互影響,8#、9#煤層工作面前方支承壓力峰值最大;隨錯距增加,支承壓力峰值逐漸減小,錯距在35 m時,支承壓力峰值降至最小,且在錯距為25~35 m,支承壓力變化幅度很小。
因此,結合理論計算結果,初步確定聯(lián)合開采工作面合理錯距應為30~35 m.
通過理論分析和數(shù)值模擬,對西山煤電杜兒坪礦8#、9#煤層聯(lián)合開采可行性進行研究,結果表明:
1) 8#煤層冒落高度為5.73~7.52 m,9#煤層冒落高度為5.62~7.37 m. 下煤層開采時并未冒通層間巖層。
2) 8#煤層底板破壞深度為12.59 m,大于上下煤層間距,說明9#煤層開采前頂板就已經(jīng)受到損傷破壞。
圖3 不同錯距下垂直應力云圖
圖4 支承壓力峰值與錯距關系曲線圖
3) 通過穩(wěn)壓區(qū)理論和數(shù)值模擬驗證,認為在工作面錯距為30~35 m時,可以有效減少上下煤層開采的相互擾動。
綜合本文研究與相鄰礦井官地礦8#、9#煤層聯(lián)合開采的成功經(jīng)驗,認為在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后,杜兒坪礦8#、9#煤層聯(lián)合開采是具有可行性的。
[1] 任艷芳.淺埋深近距離煤層礦壓及覆巖運動規(guī)律研究[J/OL].煤炭科學技術,2015,43(7):11-14.
[2] 朱 濤,張百勝,馮國瑞,等.極近距離煤層下層煤采場頂板結構與控制[J].煤炭學報,2010,35(2):190-193.
[3] 孫春東,楊本生,劉 超.1.0 m極近距離煤層聯(lián)合開采礦壓規(guī)律[J].煤炭學報,2011,36(9):1423-1428.
[4] 楊 偉,劉長友,黃炳香,等.近距離煤層聯(lián)合開采條件下工作面合理錯距確定[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2,29(1):101-105.
[5] 嚴國超,胡耀青,宋選民,等.極近距離薄煤層群聯(lián)合開采常規(guī)錯距理論與物理模擬[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9,28(3):59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