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海林市大海林林業(yè)局第一小學 牛漫野
美國當代教育心理學家林格倫說:“作為教育心理學家,教師扮演的主要角色之一是人的關系的藝術家——用多樣的技巧和力量進行工作以產生刺激學習的情境?!苯逃榫呈怯晌覀兊男拍睢B(tài)度、期望和行為投射而成的,它必然蘊含著教師的價值追求、意愿、旨趣和個體所特有的方式。學習情境包括師生關系、課堂環(huán)境等。就構成良好的學習情境而言,在諸學科中,語文教學顯得尤為重要。課堂交往,簡言之,就是課堂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語言、感情的交流。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對話,對話的目的是為了改善交往。那么,怎樣營造良好的語文情境,積極改善師生的課堂對話,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呢?
真正的文學品牌是創(chuàng)造精神的成像,是審美心靈的記憶。它從精神來,往精神去,從心靈來,往心靈去。文學品牌因而是作家與讀者精神交通、心靈會合的契約。在閱讀中,“我”與文中形象相互進入、融合,成為一個新的存在,共同體驗、經歷著生活。在這一自由的世界中,文中形象(對象主體)成為“你”與“我”(自我主體)息息相通的另一個自我,二者合為一體:“我”快樂著“你”的快樂,悲傷著“你”的悲傷。正如左拉所言:文學作品的字里行間無不跳動著作者的心靈和頭腦,讀者才得以與這些優(yōu)秀的“心靈和頭腦”進行精神上的交流與溝通。要讓語文課堂與人類文化的長河連接起來,語文絕對離不開大閱讀,不光閱讀的量要大,閱讀的內容要寬泛,閱讀的品位還要高,要引導孩子與經典為友,用人類文化的精品來充實滋養(yǎng)孩子純樸的心靈,為他們打下一生發(fā)展的基礎。所以我們的語文課堂應成為與人類文化長河連接著的溪流,順著這條小溪,孩子們可以溯流而上,尋找語文的源頭,尋找知識的源頭,尋找生命的源頭。
情境的實質是主體所擁有的“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內在的、主體的”體驗、氛圍和人際互動,它有著許多主體能動性發(fā)揮的空間。它所觀照的是兒童內心的自由、愉悅、釋放、本真,追求的是讓兒童像兒童那樣在課堂生活。
現代教育理念倡導“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乃心術,心通藝通”。走近學生,拉近師生空間距離,縮短師生心理和思想上的距離,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你會發(fā)現那是一個廣闊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解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里找到突破口,走進學生心靈才能增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提高實效性。
學生閱讀“文本”是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學生與文本與作者對話的過程。教師與學生之間也是一種平等的對話關系。教師應該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氣氛,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閱讀的情緒化的“場”,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把“點撥”“啟發(fā)”“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閱讀”“理解”“領會”“體味”“品味”“感悟”還給學生。教師、學生、文本、環(huán)境四因素在“對話”的視域中就有可能構成持續(xù)交互作用的動態(tài)的語境,變成一種動態(tài)的、生長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這樣,鮮活的“對話”才會成為可能。
當我們設計好一份教案去上課時,常常被課堂中的一些突發(fā)事情所影響,于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搶時間”,去一一落實教案里的設計,這樣的做法,無疑是放棄了一部分學習困難的孩子,背離了“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理念,一堂堂課的放棄,讓原本學習就比較困難的孩子,慢慢地連學習的興趣也沒有了,這樣形成的一個惡性循環(huán)讓人深感擔憂!尊重,讓愛在細微處流淌。尊重每一個孩子學習的權利,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心理,尊重每一個孩子的行為言語。尊重如一條清澈的小溪,靜靜地流淌在每一個孩子的心里……
語文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就是生活的積聚與發(fā)抒。絢爛多姿的生活有形、有情、有境,是語文學習的不竭之源,是“夢”的發(fā)祥地。
生活是語文教學的家園,同時語文又是對日常平淡的無意識的生命的一種拋棄和對詩意生活的一種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內在于教育情境的教師和學生都應是詩意的存在者。李吉林老師曾深情地回憶起自己帶著學生看月亮的情景:夜幕降臨,孩子們跟著李老師來到濠河邊,靜候月亮緩緩升起。他們手拉著手,在晚風中歌唱,在月華中歌唱,其樂融融……這是詩意的生活,它除了讓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外,還讓他們多一點其他的經歷。今后不管是悲觀失望,還是步入古稀之年,他都不會忘記小時候在一起看月亮的情景,那一刻成為了一生中定格的美。
讓學生帶著理想,帶著憧憬,帶著對生活的熱愛與柔情,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走向更為寬廣、豐富和多樣的生活世界。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商品意識,我在班上舉辦了一次“交易會”,讓每個孩子帶一樣東西來賣,自己做廣告,自己賣,鼓勵賺到錢。為了好賣,同學們研究了“市場需求”,有的賣文具,有的賣新奇的玩具……交易會熱鬧非凡。學生在這個市場經濟時代樹立了基本的商業(yè)意識,發(fā)現了沉睡的商業(yè)潛能和與人交往的自信,體會到父母掙錢的艱辛,知道了買東西要研究市場的需要,意識到誠信的重要,知道了好的商品還要有好的宣傳,體會到了創(chuàng)意在商業(yè)中重要性……在學生的作文里你會找到這次“生活”體驗帶給孩子們的啟迪:“寫文章真有趣!”“把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寫出來,真痛快!”
當下的每一個場景都成為積極的生命流程中的驛站。師生關懷問辯,親密無間,循循善誘,相互熏陶,教學相長;使師生浸淫于一種豐富、和諧、光明、溫暖、純結、疏朗博大的氛圍之中。在這里,充分展開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彼此接納與寬容,自由交流、傾心對話成為常態(tài)。在晶瑩明澈、靜謐安祥的氛圍中,開啟幽閉的思緒,放飛囚禁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