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羊街鎮(zhèn)大留所寄宿制完小 張金梅
林黛玉是一位超塵脫俗,多才多藝的絕世紅顏。然而卻患上了當年視為不治之癥的肺癆,兼傾國傾城與多愁多病于一身,贏得了古今讀者的唏噓贊嘆和人們的無限同情。《紅樓夢》中,凝聚著作者美好理想寄托的形象是林黛玉。林黛玉以她那清靈卓異,而又多疑、多妒、聰慧的性格特質(zhì)及其精神生活被人倍加贊嘆,敬仰;在世俗生活、為人處世領域又使人惟恐避之不及。
林黛玉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才女。因此,在“紅樓詩人”中最負詩名。時至今日,林黛玉詩中仍有許多名篇名句牽動著讀者的心。如那首《葬花吟》,全詩字字精辟,句句動人。聰明的黛玉憑著詩人的直覺,體會出了大自然、人生與無情的時間之間的關(guān)系。書中說寶玉喜歡聚,黛玉卻喜歡散,是因為她在聚時看到了散的可悲。同樣,她從紅顏看到了衰老時的可怕,從花朵盛開看到春殘花落時的可傷。也是這樣,使得她孤獨多思、敏感、多愁善感。
人際交往中,說話是用來傳情達意的,說暖人心的話,與人相處就會融洽;說嘲諷人,傷害人的話,人際關(guān)系必然惡化。然而,聰明絕頂?shù)牧主煊裨谂c人相處這方面并不出色。面對可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她只是警覺的睜大眼睛,把懷疑的目光投向每一個人。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無法改變的自我,但我們?nèi)匀豢梢栽谶@個“自我”中找出許多可以與他人溝通的東西。我們可以把不能與人溝通的東西暫時隱藏起來,把能與人溝通的充分展現(xiàn)出來,這樣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已像一灘水似的在人叢中化開了,與他們成了一體,成為他們所歡迎的人。而林黛玉的處世方法卻與之相反,她以自我為中心,而且鋒芒畢露,別人一不小心就會碰傷,因她而受傷的人多了,對她必然沒有好處。
就拿林黛玉與史湘云的關(guān)系來說吧:史湘云“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的外向性格,按理說是最好相處的,但林黛玉也不能獲得她的友誼。再比如,關(guān)于喝冷酒的事,賈寶玉想要喝冷酒,薛姨媽勸阻,薛寶釵用“講道理”的方法也來勸說賈寶玉,既順了母親之意,也暗示出愛護賈寶玉之心,言之有理加上語詞平和使寶玉由衷的感到這話有理,這情景被林黛玉看在眼里,賈寶玉聽了薛寶釵的話,使她的心里充滿了酸楚,但又不好立即發(fā)作。正好這時紫鵑打發(fā)小丫頭雪雁幫她送小手爐兒來,林黛玉立即抓住這個機會刻薄寶釵、寶玉。憑心而論,薛姨媽母女對賈寶玉的關(guān)心并不過分,在酒席上公開說的話并無什么偏心偏愛之意。黛玉為了不讓別人覬覦寶玉,為了維護自己,因而用刻薄的語言指桑罵槐,但這也實在不利于自己。林黛玉說話如此刻薄,句句不饒人,難怪她會如此的孤獨無助。
林黛玉是一個自由愛情的追求者,同時也是失敗者。她雖然一直在盡最大的努力追求她與賈寶玉的愛情,但是,她對自己或者賈寶玉卻不是很有信心。由于不能確定在賈寶玉心中的地位,常常表現(xiàn)得情緒過敏、反應偏激。
賈寶玉從父親處回來,“身邊佩物,一件不存”,但黛玉替他做的荷包卻安然無恙。當寶玉拿出荷包她就應該明白自己在寶玉心中的份量了。幸好寶玉能及時控制自己,這場風波才算平息。否則,又不知會引發(fā)怎樣的一場危機。林黛玉對賈寶玉的不信任,造成了她的悲觀情緒。她總是朝壞的方面去猜度,讓自己沉浸在悲觀失望之中,使生活變成了一汪苦水。黛玉聽說湘云在寶玉處,悄悄過來,察個究竟。剛走來,聽見湘云說經(jīng)濟事,寶玉又說:“林妹妹不說這樣的混帳話,若說這話,我也和她生分了?!绷主煊衤犃诉@話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嘆。依照常理黛玉對寶玉再無疑慮,二人今后的感情應該走上了坦途。但聰明絕頂?shù)镊煊?,在這短短的一霎間她的念頭已經(jīng)轉(zhuǎn)了幾轉(zhuǎn)。各種可能都盤算到了,最后她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寶玉以真心相待,原本心中不應該再有所疑慮,可偏偏又出了什么金玉之論。情緒悲觀,孤獨多思這是林黛玉一個致命的弱點,并使其身體和心靈倍受摧殘。林黛玉竟如此不善于與寶玉相處,可想而知與其他人更是如此。
林黛玉把薛寶釵視為自己的競爭對手,與之相處不合也就罷了。然而,她與丫鬟們也很難相處在一塊。她身邊的紫鵑是再為她著想不過的,紫鵑試圖推心置腹的同她交談,卻被她斥為“嚼什么蛆!”、“情辭試莽玉”后,紫鵑的話幾乎把林黛玉所想的都想到了,對目前的情況分析和對日后情況的推測可以說是準確無誤。內(nèi)心最深處被打動的黛玉,為此“直哭了一夜”。照理,這是她與紫鵑溝通最好的機會,她可以把心中無可言說的苦水徹底的倒出來,使壓抑在心中的苦悶宣泄出來。然而,她并沒有這么做,仍然封閉自己??上攵?,她竟是如此的壓抑自己的情感。紫鵑為何在此時提這件事,其實,林黛玉心中一清二楚。她拒人于千里之外,縱有千情萬緒,也只能藏在心頭。林黛玉強行壓制內(nèi)心的激烈情緒,既不能保持柔和平靜的心態(tài),也沒有可以傾訴內(nèi)心情感的伙伴;既不懂宣泄情感的重要,也不能為情緒找到合適的宣泄渠道。
林黛玉最主要的情緒是對失去寶玉的恐懼。經(jīng)常讓千愁萬緒折磨自己,卻沒有正確的宣泄渠道,百樣感受都埋在心里。連賈寶玉都知道:“你皆因不放心的緣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了。”然而,林黛玉日夜擔心的事還是不可避免的來了。當傻大姐把“寶二爺娶寶姑娘的事情”告訴林黛玉的時候,她的心里酸、甜、苦、辣、咸竟說不上是什么味兒來了。這樣強烈的情緒,對林黛玉原本就虛弱的身體簡直是催命劑。因此,她吐血,昏迷;最終,焚稿斷癡情,魂歸離恨天。
林黛玉催人淚下的悲劇,一方面是社會造成的,是那個封建大家庭,是那個不人道的環(huán)境,逼得她心力憔悴,奪走了她年青而美麗的生命;另一方面,是由于她性格所致,如果她敢于坦露自己的心跡,學會與他人真誠相待,交流情感;如果她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學會尋找宣泄情感的合適渠道,不要讓它郁積心中成為沉重的負擔,甚至影響到身體健康。這樣,也不致于使自己陷于孤立無援的境地,最終帶著無限的遺恨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