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撫順市望花區(qū)中心小學 李淑梅
古語云: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
從教二十幾年,我一直在研究這樣一個問題,班主任是干什么的,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而這么多的工作光靠蠻力是不行的,要想干的好,就需要干的巧,因此,做個聰明的班主任尤為重要。
班主任的工作是千頭萬緒的,包括德育、少先隊、衛(wèi)生、體育、教學等,做藝術的班主任,首先需要的是熱情。只有一個有熱情的班主任,才會帶出一班有熱情的學生。班主任的工作就像搭梯子,學生的學習之路是漫長的,小學的梯子最重要,它是地基,只有地基牢固了,學生的學習路才會越走越長越走越好。介于班主任的工作性質,我們就要做好鋪墊,夯實基礎。每學年都要設計班級建設的總目標。比如“讓每個孩子享受優(yōu)質教育,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做最好的自己,創(chuàng)最優(yōu)的集體”“在學校做好學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會做好公民”等。每當學生有不足,我就拿出這個目標來約束他們,并悄悄地觀察著學生,有時學生犯錯誤,我就偷偷地聽學生之間的對話,有時學生之間的提醒也在學我的方法,提及這個班級總體目標。所以見到效果于是常年堅持下去。其實,這些總體目標有助于班級整體面貌的改變。同時,每學期也有階段目標。如“抓兩頭帶中間”“全面發(fā)展,學有特長”“心往一處想,話往一處說,勁往一處使”,從而全面提高班級的教育教學質量。每個人也要有長遠的目標。只有每個人都有了目標,有了努力的方向,才有實現(xiàn)目標的動力。
前蘇聯(lián)的一位教育學家曾說:“漂亮的孩子人人都愛,愛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師真正的愛?!弊鳛榘嘀魅蚊鎸ηР钊f別的學生,應該看到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全面地、辨證地認識學生。對學生要無微不至的關懷,不僅要愛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而且要愛后進生。每一個班集體的學生都有先進、中間、后進之分。班主任的工作要處處有創(chuàng)新,特別是對待差生上。要耐心的指導,孩子犯錯誤,不講大道理,和他真誠地談談,讓他先把內心的委屈一古腦兒掏空,然后再自我檢討,把他認識到的錯誤記在本子上存檔。同時我還善于利用活動來引領,在活動中,凝聚學生的思想,讓差生嘗試成功的快樂,從而真正地信服老師。有的老師說沒有什么活動可搞。實際上活動可以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可以從孩子的問題中來。比如現(xiàn)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我們就可以利用感恩節(jié)這個契機開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我教育學生要學會表達,未呈表達的愛不是真愛,所以我總是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讓學生去表達。記得有一次特殊的家長會,我不但邀請了學生家長參加,同時還邀請了班級學生參加,每個學生的身后坐著的是他們的家長,那次家長會教室里坐的滿滿的。并且會前我要求學生每人在一張紅紙上寫上一兩句感謝爸爸、媽媽的話語,要求最好是背下來。當家長聽到了孩子的感恩話語時淚水再也控制不住了……這次家長會不但教育了孩子,同時增進了孩子與家長之間關系。也使家長更加關心班級的活動,真正做到了老師、家長“心往一處想,話往一處說,勁往一處使”的局面。
班級是一個集體,而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他可以自發(fā)的形成風氣影響和同化學生,好的班級就要形成優(yōu)秀的作風,用集體的力量感染、教育、凈化學生心靈。充分的利用班會時間,每一次都有特定的主題,讓學生圍繞主題各抒已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生發(fā)表見解時,好的觀點大家認同;錯誤的觀點大家指正,在判斷的過程中自然的讓學生純潔心靈,初步確定了自己的價值觀。有了這個凈化過程,學生們了解了一定的道德準則,平時的言行舉止也隨之規(guī)范多了,問題也就相對減少了。他們自覺遵守紀律,積極向上,用自己學到的行為規(guī)則來判斷對和不對。在我設計的班會中還有一種是即興班會,如《值周快樂》《三好學生競選》《自發(fā)過三八婦女節(jié)》《攜手同行》……活動讓他們各方面得到鍛煉和成長。
班主任工作要體現(xiàn)一個“細”字,一日學習規(guī)范化上。早誦讀——背誦古詩文;細讀故事書。晚親子共讀——優(yōu)秀文學作品。養(yǎng)成愛讀、樂讀使讀書成為習慣。強調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關鍵在于“精氣神”。課堂上,坐姿、站姿和舉手的姿勢都要規(guī)范。真正做到“站入松,坐如鐘”。只要課堂上坐姿、站姿、端書的姿勢訓練好了,學生課堂的“精氣神”就有了。課間操時,訓練學生站隊的“精氣神”。從教室列隊走到操場要站齊走好,做操要有精神。經過一短時間的培訓,看著孩子們精神百倍,挺拔向上的精神面貌,做為班主任的我自豪感怎么會不油然而生。
有時我就想:我們教師的工作,每學期都是先定計劃,然后按計劃一項項工作按部就班去完成,到了期末,復習、考試,之后家長會匯報成績,最后放假,非常有規(guī)律。抓住了規(guī)律,我們老師可以很好的根據(jù)具體工作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這樣便于我們開展工作。我就想在日常的管理中能不能也讓學生抓住規(guī)律,讓學生在其中逐漸摸清我的一貫做法。這樣便于學生養(yǎng)成一定的習慣,掌握一定規(guī)律,形成一定能力。于是我在日常的管理中就這樣做了。讓學生了解到老師說話算話,管理有規(guī)矩。只要你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放大優(yōu)點,學生是會朝著老師教育的方向努力的。所以在我的工作中“讓學生了解我的一貫做法”已經成為了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