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七臺河市第五小學 姜 華
新課程標準頒布以來,課堂教學改革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為突顯學生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我們學校構建了“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匯報展示—總結提升”的學科教學基本模式。其中“匯報展示”可以激發(fā)學生課堂教學中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是課堂教學模式的靈魂。但初期,學生卻很難適應,要么不敢展示,要么展示時音小面怯,效果很不好。經過一年多不斷地努力,學生有了極大的進步。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神態(tài)自若地進行展示呢,我進行了如下的嘗試。
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和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說、敢問,大膽質疑,勇于探索,在這樣的情境下教學,能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剛開始,學生在課堂展示時有很大的疑慮:怕出錯,更怕同學老師笑話,羞羞澀澀、不敢參與。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課堂上樹立“參與無錯”的思想。首先給學生們這樣一個信念:只要你敢參與,哪怕是你講錯了,就憑你參與課堂的勇敢精神,其他同學會給你掌聲,老師也會為你喝彩!對于能做到聲音洪亮、表達清楚的同學和能及時給予展示同學進行糾正、補充、質疑、評價的同學雙倍或更多加分。這樣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后,學生們漸漸地打消了思想顧慮,敢于在課堂上展示自己了。
在課堂上,針對不同情況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啟發(fā)誘導,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展示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展示。如提出一個問題后,教師附加一些激勵性的話語:“這個問題比上個問題更有難度,哪個勇敢的人敢于挑戰(zhàn)呢?”這樣就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當學生回答結束時,要盡量結合學生的回答給予客觀、中肯的評價。比如“你的想法很新穎”“你的見解與眾不同”等,這些激勵性的語言,能使學生的自我價值得到肯定,進而促使其積極上進,樂于展示。
教師在每個學習小組中先重點培養(yǎng)一批參與課堂展示的積極分子,為其他同學樹立起榜樣,發(fā)揮帶動示范作用。教師有意通過個別輔導,讓這些同學組成課堂展示的排頭兵,成為課堂展示的榜樣,也能激勵同組其他同學積極參與展示。
學生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能有所展示。否則,學生想展示,也展示不出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需要預習,一定要讓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首先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其次預習的任務在課前布置好,再者課堂上同學互相檢查,小組長記錄,老師評議。
在每次展示前,一定要給學生充足的思考、交流合作的時間,只有在小組內學生互幫互學合作好了,才能有一定的“成果”展示,組內的其他同學才能給予恰當?shù)难a充糾正。
首先從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方面入手。包括學生展示的語音、語調、語速,學生的手勢,姿態(tài)各個方面進行培訓,比如,展示時聲音洪亮,語速適中,面向大家。首先我來示范,告訴學生如果我是要展示的同學“我會這樣說……這樣做……”。然后讓學生反復演練,直至每個學生都能掌握。
我把前后四人并為一個四人合作小組,男女搭配,優(yōu)差搭配,動靜搭配,在四人小組中,選擇一位能力強的學生當組長,負責本組的學習工作。主要是布置合作學習任務,安排發(fā)言同學的順序,最后對本組發(fā)言進行總結。首先訓練組長該如何下達任務,如現(xiàn)在我們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是……下面誰先回答,還有誰補充,最后我來總結。我每次重點深入一個小組進行指導,然后請這一小組展示他們的研討合作過程,慢慢地學生就懂得了如何和組內同學進行真正的合作學習。小組內合作學習有實效,就能很好地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展示,匯報學習成果了。
如“解決問題”我會指導學生在匯報時先說清圖中告訴了我們哪些數(shù)學信息,可以提出一個什么數(shù)學問題?再匯報自已的解題思路,如何列式計算等。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可以提出質疑補充,也可以針對他們的書寫、講解進行評價。如計算題,重點指導學生說清計算方法或算理。
在展示時可根據(jù)匯報內容決定展示的形式。不只可以動口說,動筆寫,還可以動手操作,可以畫圖,可以演示??梢栽谧簧险故?,也可以到臺前展示,可以選一兩個代表,也可以小組成員一起匯報展示。
課堂上,教師應先對展示內容進行恰當分工:要求學生選取具有普遍性的、代表性的、出錯率高的、能歸納方法規(guī)律的問題重點進行展示,太難和太易的都不作為展示內容。展示過程教師要敢于“利用”學生,實現(xiàn)學生自身能力差異的資源共享,“兵教兵”“兵練兵”“兵帶兵”“兵強兵”。學生展示時,教師也要有一定的指導,如可以以手勢的形式提示,可以以微笑的方式肯定,可以讓其他學生隨時小聲提醒,也可以事先把展示時的注意點讓展示的學生詳細寫在小紙條上,隨時自我監(jiān)控,自我調整。
要真正調動學生的展示愿望,完善的考核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堂上,我要求每個學習小組的組長,每一節(jié)課都要做好統(tǒng)計工作,每天都要進行評比,并用符號記錄:回答出色:“☆”(優(yōu));回答較正確:“√”(良);勇于回答,但回答錯誤:“○”(較積極);沒有參與答題:“△”(不認真)。每周一小結,小組評選本組優(yōu)秀學員,由老師和同學評選優(yōu)秀合作小組。達到一定分數(shù)的同學和小組教師頒發(fā)獎狀和獎品。學生參與展示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對學生展示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我們要依據(jù)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年級,不同的課型,給予相應的指導,讓學生能說會寫、能演會跳,在課堂上神采飛揚。我相信,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展示能力就會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一定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