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新塘鎮(zhèn)第二小學 呂雪芬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班主任首先要愛學生,關(guān)心他們的人身安全,關(guān)心他們的生活、學習、思想,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學生生病了,我會打一個電話送上關(guān)切的問候;學生退步了,我及時家訪了解原因;天氣轉(zhuǎn)涼了,我提醒學生多穿衣服;學生出現(xiàn)家庭變故,我給予心靈的撫慰。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卻能讓學生的心靈撼動,無比溫暖。真誠的愛能觸動學生的心弦,架設(shè)起師生溝通的橋梁。我以前有個學生,因為患有癲癇癥而自卑,抬不起頭來,上課害怕與同學合作,下課不愿意與同學玩。我沒有嫌棄他,而是用慈母般的愛去溫暖他,發(fā)動同學主動同他玩,他的自卑心理消除了,變得活潑了。俗話說:“愛生之師受人愛?!睈凼且环N心與心的交換,你付出了真誠的愛,學生也會向你敞開心扉,給你以“愛”的回報。每當下課,學生走過來幫我捶背時,我就覺得當一名教師是多么幸福!
身教勝于言教,生活中我注意從細微處做起,以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做學生的表率,如:看到地上有紙團,我會彎下腰撿起來??吹綊甙?、課桌椅擺放不整齊,我會把它們擺整齊??吹缴险n有同學沒有課本,我會把同桌的課本放中間讓他們一起看……在老師潛移默化的熏陶、影響下,學生便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行為習慣。平時,我認真細致地做好班的工作,把工作細化落實到個人,如:圖書管理員、衛(wèi)生檢查員、門窗負責人、墻報組長等,放手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互相促進,在自主管理中實現(xiàn)自我教育。班主任還要時時保持一顆警惕、細膩的心,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有一次上課,我發(fā)現(xiàn)一個座位空著。一問,得知上一節(jié)課黃同學還在,下課就不知跑哪去了。我馬上發(fā)動同學們在校園中尋找。原來,他躲在廁所玩,不知道上課,真是虛驚一場。
對于后進生,班主任要偏愛他們,用放大鏡看他們的優(yōu)點,及時表揚、鼓勵,幫助其樹立信心,揚起前進的風帆。杜同學,是我四年級接手的一名學生,貪玩,懶惰,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四年級了,大字都認識不了幾個,他的字不是多筆就是少畫,每次堂聽都是不及格。經(jīng)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并不笨,成績差是因為他懶,沒有學習方法,對自己缺乏信心。于是,上課,我經(jīng)常提問他,表揚他語言表達能力強。他很高興,開始對我的課有興趣。課間,我找他談話,跟他講愛迪生小時候的故事,鼓勵他認真學習。托管課,我把他叫到身邊,幫他聽寫生字詞,教他記字的方法。他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我繼續(xù)一如既往地鼓勵他,幫助他,經(jīng)過一學期的努力,他的學習終于趕上來了。
特別調(diào)皮的學生是最讓班主任頭疼的,因為他們反復(fù)性強。即使這樣,我們也不能輕言放棄,要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例如:黃同學,無心向?qū)W,上課以擾亂課堂為快樂,下課經(jīng)常與同學打架。為了教育好他,我絞盡腦汁,但,收效甚微。我有過放棄他的念頭,但,一名教師的責任感讓我堅持了下來。我不厭其煩地與他談心,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苦口婆心地跟他講打架的危害。一次又一次地與其家長溝通。后來,我知道原來他媽媽與校長是同學,于是,我聯(lián)起校長之手一起教育他,與他約法三章。上課,我的目光總是望向他,提醒他要遵守紀律。他愛好體育活動,我就讓他當體育委員。他好動,課間就找他幫忙做事,讓他沒有打架的機會。他有一丁點進步就大力表揚他,還上報學校表揚他。在我不懈的努力下,他終于被感化了,畢業(yè)會考以89分的好成績畢業(yè)。我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這也是作為一名教師的欣慰吧。
教育離不開批評,批評要讓學生心服口服,這就需要教師有“慧心”,也就是有批評的藝術(shù)。如剛調(diào)了座位,楊同學坐到了第一組,她向我請求暫時坐到中間,原因是她的眼睛散光,眼鏡還沒有配回來。我同意了她的請求。她的同桌劉同學看到她調(diào)了位,馬上跑來找我說要調(diào)位,理由是眼睛散光,看不見。我看著他,想:好小子,這么自私,真會鉆空子,小小撿便宜的機會都不放過。我說:“你散光,有配眼鏡嗎?楊同學是眼鏡還沒有配回來才要求暫時坐中間。你能以眼睛散光就永遠坐在中間嗎?這樣同學會怎么看你?老師又怎么向全班同學交待呢?”他聽了,很不好意思,走了。第二天,我看到楊同學也坐回了第一組邊上的那個位置。我洞釋孩子的內(nèi)心,說到他心里去,讓他知難而退,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我只說:“不能”。那孩子就會不服氣:為什么楊同學可以換,而我不可以換?或者我當場拆穿他,批他一頓,那他就會對老師反感,產(chǎn)生對立的情緒,那以后老師的工作就會很難做。
人無完人,誰能無錯。特別是孩子,年齡小,不懂事,常常會犯錯,班主任要允許他們犯錯誤,多包容。孩子正是在不斷犯錯,不斷改正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對個別偏激的學生,班主任不能以身份強壓,更不能打擊報復(fù),要耐心細致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例如:陳同學,性格異常倔強,只看到別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對什么事都憤憤不平。誰得罪了他,就大打出手。一發(fā)起飆來,誰的話都不聽。一次,他又與同學打架,被叫到辦公室,他死不認錯,我沒說兩句,他就氣憤地揚長而去。我生氣極了,真想馬上沖過去,把他揪回來大批一頓。但我沒有這樣做,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強忍住心中的怒火,安慰自己:別跟小孩子一般見識,讓他去冷靜一下。我馬上聯(lián)系了家長,向他反映了陳同學的情況。家長趕過來,我們一起坐在花基旁促膝談心。我拉著陳同學的手跟他講人與人之間相處之道。他爸爸也不斷地教育他。陳同學流下了眼淚,表示:今后要聽從老師的教導(dǎo),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隨便與同學打架。學生會因老師的寬容而尊重他,陳同學對我是越來越尊重了。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肩負的責任是重大的,為了我們的學生,請做個“有心”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