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十中 周道芳
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預習可以掃除課堂學習的知識障礙,提高聽課效果;最重要的是能發(fā)展學生的自學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增強學生的獨立性。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杜郎口“預習——展示——反饋”三模塊都是把學生的課前預習放在首位。這些年來,英語教學改革仍然存在的弊端:目光聚集在了課堂形式上,課堂活動豐富多彩,使人眼花繚亂,而忽略了課前教學環(huán)節(jié)——預習。
農村英語語境很受限制,周圍生活環(huán)境中沒有英語標語、沒有英語活動以及英語對話,也更不會有外賓來訪,到處都是正宗的鄉(xiāng)土方言。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相當薄弱,農村優(yōu)生留失嚴重,家境好、成績好的學生都轉到城市就讀,留下的學生多數(shù)比較貪玩,留守兒童較多,無人監(jiān)管,所以學校的英語課堂成了農村學生接觸英語的唯一途徑,他們學英語都是都指望老師在課堂講解知識,自己只帶耳朵聽聽、記記筆記、背背單詞罷了。走出課堂,學生所學的英語就被忘在九霄云外,絕大多數(shù)學生根本沒有養(yǎng)成預習英語的習慣和沒有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
1.教師對預習認識不到位
在農村初中,一方面,部分老師認為:學生學習英語沒有預習的必要。另一方面,有的老師雖然要求學生預習,但常常是籠統(tǒng)地叫學生預習好下一節(jié)內容,缺乏針對性,沒有明確具體的預習任務,也不考慮學生個體是否能單獨完成此項預習任務,使得很多預習作業(yè)如同虛設。其實,預習是否有成效,關鍵在于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安排。
2.家庭無法監(jiān)護、輔導
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事實:在偏遠的農村中學,由于各種原因現(xiàn)在初中生的家長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更多學生的是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是過輩人或親戚、朋友,他們不便監(jiān)管或監(jiān)管不力,這是初中生英語課前預習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3.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意識
農村學生多數(shù)比較貪玩,家長無法監(jiān)管或監(jiān)管不力。英語預習方法是在課本上做些簡單的圈點、標記,或者用簡短的幾分鐘閱讀課本就行,預習也就成了只是看一遍課文而已,這種停留在一個淺顯的層次認識上,這樣的預習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
1.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初一學生由于大多數(shù)都不會預習,把預習放在課上,教師就先上好幾次預習的指導課。先安排好預習任務,領著學生開展預習。比如單元預習:先學習每單元的學習目標,從單詞、句型、語法三方面各個擊破,然后分四個步驟預習:第一步:根據(jù)音標拼讀單詞和根據(jù)圖片記憶單詞;第二步:朗讀并操練句型;第三步:學會通過看句型歸納語法要點;第四步:在書面表達中運用單詞、句型、語法,從而達成功能話題這一語言目標。條件好的或師資力量強的學??梢詫㈩A習內容精心設計和安排編制成《導學案》,提前發(fā)給學生,讓學生預習是做到有的放矢。這樣可以整體了解每單元的學習內容,然后通過課堂學習對比,深入把握語言目標。
2.固化模式,養(yǎng)成習慣
一段時間過后,建立合作學習小組模式。這時教師要慢慢放手,在充分了解學生不同情況的基礎上尤其是按照學生習慣、性別、成績等不同因數(shù)進行分組,每一組內都有不同層次、不同性格、不同特長的學生,構成強弱、性格互補、基本情況相似的小組,有利于小組間平等地展開競爭。每一小組內每個學生有責任,每個小組有合作交流、小組之間的展示、比賽讓學生要保持對預習的持久動力。最終形成完全放開式的、課下學生自主預習,這就是預習要達到的一種形式和結果要求。
針對農村學生無人輔導且不自覺的特點,在預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準備一個“預習本”,把預習內容寫在作業(yè)本上。雖有點費時,但便于檢查量化學生是否完成。以聽說課為例:農村學生不宜安排過多的教學內容,課堂容量不宜過大。《新目標》英語單元教學的第一課時從1a-1c就行。
目標要求: 能聽懂、朗讀、拼寫1a中的單詞,熟悉并聽懂1c中的句型。
具體操作:先看著音標拼讀單詞,注意元音字母的發(fā)音,模仿磁帶朗讀讀準語音、語調。句型預習稍難處理,由于農村學生在家預習,基本都沒有父母輔導,學生只有自己獨立朗讀,背誦;條件好點的家里備有磁帶,學生就可以聽讀。
預習體會和困惑:把自己的理解、體會或獨特見解寫在作業(yè)本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記錄下來。
1.嚴要求、多引導、勤督促、常鼓勵
對預習生詞,課上可以抽學生朗讀,對預習細致到位的學生應大力表揚,預習優(yōu)秀者課上可以請他當小老師示范講解。對于個別后進生,英語課如天外之聲,可就是這樣,他們每天還要坐在那里耐著性子聽,此時教師更要對他們特別關注,多給一些鍛煉機會點,表揚獎勵標準可適當放寬。
2.采用自評、小組評、師評的評價方式
過程評價基本上是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展示、討論、互相評價。首先小組內學生本人自我評價,接著小組長抽查組員預習情況,確定等次評比;然后小組間互查預習情況,展示小組之間相互評價。讓學生人人參與作業(yè)評價,使學生在參與中學會方法,通過對自已的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進行反思與評價,學會分析自己的不足,從而進一步端正學習態(tài)度,調整學習方法,爭取最佳學習效果。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鳖A習習慣形成過程中自學能力會逐步提高,進而可學會學習將終身受益。尤其在農村中學,任重道遠,因此,作為一線的農村英語教師們,要從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出發(f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是我們每一位初中英語教師的責任!